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0篇
生物科学   1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分析探讨内镜括约肌切开与胆管切开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胆总管结石病人150例,65例为开放手术组,55例为内镜治疗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率、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开放手术组和内镜治疗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6.92%和98.18%;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95.8士14.6和51.32±22.76分钟;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77.25±48.67和28.23±18.96 mL;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23%和3.63%;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20.54±10.69和8.83±6.41天;住院费用分别为22312.04±4563.42和10518.42±5368.62元;两组间治疗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有效的优点,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正常SD大鼠54只,分正常组、损伤组和银杏内酯治疗组;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作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分别在伤后6 h、12 h、24 h、72 h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测NF-κB和COX-2在脊髓腰段的表达情况。结果:脊髓神经功能评定显示银杏内酯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较单纯损伤组有所改善;正常脊髓前角内NF-κB和COX-2有一定的基础表达。脊髓损伤后6 h脊髓神经元的胞浆及胞核内NF-κB和COX-2均先后表达上升,24 h达高峰,72 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给予银杏内酯治疗后,各时间点NF-κB和COX-2的表达上调幅度均降低。结论:急性脊髓损伤后,银杏内酯可通过控制NF-κB和COX-2的表达上调的幅度而抑制炎症反应,对脊髓受损神经元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3.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其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野外群落调查方法,探讨了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在坡向梯度上的变化格局及其关联性。结果显示:(1)从北坡到南坡,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呈递减趋势;坡度、照度、土温、pH呈递增趋势;土壤全氮、全磷在西坡明显低于其他各坡向;(2)物种多样性指数均由北坡向南坡依次递减;(3)一元性状功能多样性在各坡向间的差异显著(P<0.05),除LDMCFDrao外,其他功能性状均为北坡大于南坡;(4)多元性状功能丰富度与功能均匀度均由北坡向南坡呈递减的趋势,各坡向的功能均匀度差异性不显著。通过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发现,功能多样性指数的主要环境决定因子与限定因子均存在差异:功能丰富度、功能均匀度主要环境限定因子为pH,功能离散度主要环境限定因子为土温;功能离散度主要环境决定因子为土壤含水量;(5)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功能丰富度呈正线性相关,与功能离散度呈负线性相关,而与功能均匀度不相关。  相似文献   
44.
唐正露  韩敏敏  曹堃  李亮  李郁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11):4209-4220
[背景] 相较于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沙门氏菌(Salmonella)基因工程减毒活疫苗具有的优越性逐渐显现,研究也不断深入。[目的] 探究肠炎沙门氏菌G9菌株的4株基因缺失株G9(ΔhilA)、G9(ΔhilD)、G9(ΔssrABhilA)和G9(ΔssrABhilAhilD)的免疫效果及生物安全性。[方法] 以肠炎沙门氏菌基因缺失菌株G9(ΔhilA)、G9(ΔhilD)、G9(ΔssrABhilA)、G9(ΔssrABhilAhilD)及其亲本菌株G9的最佳免疫剂量接种小鼠后,利用间接ELISA法、流式细胞术、MTT法、小鼠攻毒试验及倾注平板法等对各缺失株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G9(ΔhilD)诱导血清IgG抗体效价最高,G9(ΔhilD)和G9(ΔssrABhilAhilD)产生肠黏膜IgA抗体效价最高,4株缺失菌诱导IL-4、IL-10、IFN-γ、TNF-β、MCP-1细胞因子的能力与亲本株G9差异不显著(P>0.05),产生的CD4+/CD3+、CD8+/CD3+ T细胞比率呈上升趋势,而且G9(ΔssrABhilA)和G9(ΔssrABhilAhilD)最高;G9(ΔssrABhilAhilD)诱发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最高;免疫小鼠后4株缺失株对G9攻毒提供的保护率为80%-100%,而且小鼠肝脏、脾脏及小肠绒毛无明显病理变化,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攻毒提供的保护率为50%-80%;接种后12 d,小鼠肝脏、脾脏及小肠中定殖的菌株能基本清除,而且在体外能连续稳定传代30代。[结论] G9(ΔhilA)、G9(ΔhilD)、G9(ΔssrABhilA)和G9(ΔssrABhilAhilD)对小鼠的免疫效果和生物安全性均良好,有成为肠炎沙门氏菌基因工程减毒活疫苗的可能。  相似文献   
45.
[背景] β-内酰胺类(β-lactams)抗生素是防治猪丹毒的常用药物,其中青霉素(Penicillin,PG)更是首选药物。[目的] 运用转录组学与蛋白质组学方法初步探究猪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E.rhusiopathiae)产生PG抗性的机制,为进一步开展E.rhusiopathiae耐药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K-B纸片法和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受试菌株AEr51、AEr31和AErS对26种抗生素的感受性及对PG、阿莫西林(AMX)和氨苄西林(AMP)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n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然后通过转录组学测序(RNA-Seq)技术和串联质谱标签法(Tandem Mass Tag,TMT)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进一步探究猪丹毒丝菌产生PG抗性的分子机制。[结果] AEr51、AEr31和AErS对26种抗生素耐药率分别为34.62%、26.92%和34.62%,其中AErS和AEr31对所有β-lactams抗生素敏感,而AEr51除对PG耐药外,对其他β-lactams抗生素均敏感;AEr51、AEr31和AErS对PG、AMX、AMP的MIC分别为32、4、2 μg/mL,0.25、0.50、0.50 μg/mL和0.125、0.500、0.250μg/mL;RNA-Seq分析显示AEr51/AErS比较组中共筛到668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434个、下调234个,AEr51/AEr31比较组中共筛到403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275个、下调128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代谢途径、ABC转运系统、β-内酰胺抗性、双组分信号传导系统等通路,而且与RT-qPCR验证结果基本一致;TMT分析显示AEr51/AErS比较组中共筛到167个差异蛋白,其中上调86个、下调81个,AEr51/AEr31比较组中共筛到159个差异蛋白,其中上调80个、下调79个,差异表达蛋白显著富集于微生物、氨基酸、碳、硫、嘧啶代谢等相关的代谢通路,而且与平行反应监视(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靶向验证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ABC转运系统、双组分信号传导系统、β-内酰胺抗性等通路在猪丹毒丝菌对青霉素耐药性产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伴随微生物、氨基酸、碳、硫、嘧啶代谢等生命过程。  相似文献   
46.
李亮  王君福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1,33(9):1070-1072, 1081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及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8月我院内科门诊治疗的84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锻炼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控制血糖。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630 mg/次,2次/d,温开水服用。两组患者连用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波动指标[日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标准差(SDBG)和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及脂质过氧化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脂质过氧化氢(LHP)、活性氧类物质(ROS)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MAGE、SDBG和LAGE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同时两组患者血清GSH-PX和T-AO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血清LHP和ROS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T2DM患者可改善其糖代谢指标水平,减少血糖波动程度,机制可能与其能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47.
猪肠道冠状病毒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致病因素,主要感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缺乏能模拟胃肠道高度复杂生理特性的体外研究模型,猪肠道冠状病毒感染与宿主肠上皮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能模拟肠道复杂的细胞类型及空间结构的体外模型——肠小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的细胞系相比,肠小体不仅能模拟肠的结构和功能,同时还保留宿主的遗传特性,有望成为研究宿主-肠道病原相互作用的一种理想模型。本文就猪肠道冠状病毒以及肠小体在肠道病原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猪肠道冠状病毒的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见解。  相似文献   
48.
DNA四面体纳米结构是一种通过精确巧妙的DNA序列设计,应用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由4条单链自动杂交结合而成的具有四面体形状的DNA三维纳米结构。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细胞膜通透性,同时制备较为简单且产率高、尺寸以及动态性均可调节,因而在微生物鉴定、医学诊断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基于此,介绍了DNA四面体纳米结构及其功能化修饰,综述了DNA四面体纳米结构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进展,以期为推动DNA四面体纳米结构的研究、拓宽其应用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究Cidec敲除(CIDEC-KO)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方法:随机分别挑选体重相近、2月龄5只野生型和5只Cidec敲除的雄性小鼠,收集两种基因型小鼠经高脂饲料16周喂养前后的新鲜粪便。提取粪便中的细菌基因组,对菌群基因组16S r RNA基因V4高变区进行测序,对数据进行PCoA分析、Alpha多样性分析及LEf Se分析。结果:属水平下的LEf Se分析显示,在普通饲料喂养条件下,Cidec缺失小鼠对比野生型小鼠粪便中PrevotellaceaUCG001属丰度显著上升,Blautia属、Streptococcus属、LachnospiraceaeUCG006属丰度显著下降。与同月龄同高脂喂养的野生型小鼠比,Cidec敲除小鼠粪便中RuminococcaceaeUCG014属丰度显著下降。进一步比较同一种基因型下饮食对肠道菌群的改变,发现在喂养高脂饲料后,某些属的丰度仅在Cidec缺失小鼠中发生显著变化,但是在野生型小鼠中未发现有显著变化,这些属包括:Alistipes属、Bacteroides属、Paraprevotella属、Streptococcus属、LachnospiraceaeUCG006属丰度显著上升。而喂养高脂后,仅在野生型小鼠中发现Peptococcus属和Ruminococcustorquesgroup属丰度的显著上升,以及Tyzzerella3属、Ruminiclostidium6属和A2属丰度的显著下降,在Cidec缺失小鼠粪便中并未发现这些属的丰度有显著变化。结论:高脂诱导下,对比野生型小鼠,某些同代谢综合征正相关的属只在Cidec缺失小鼠肠道菌群中丰度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50.
大多数国家对转基因生物研究与产业化日趋积极,把发展生物技术作为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战略选择,力求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革命的先机与制高点。随之而来的是公众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关注。转基因生物成分分析作为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基于PCR技术的转基因产品核酸成分分析是最经典、最广泛使用的方法。虽然此方法已普遍应用,但国内外鲜有较为全面的阐述此类分析测试要素的报道。为此,本综述对国内外相关方法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比对和研究,结合已有的分析测试实验室的经验,提出了PCR测试体系的关键要素主要是标准和指南、方法的确认、标准物质及能力验证等四个方面,且在文中简明扼要的论述了各个部分的要点,供转基因核酸成分分析及相关领域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