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0篇
生物科学   6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正2017年10月3日,笔者在陕西省定边县苟池(107°30'48″E,34°15'46″N)观察到8只小滨鹬Calidris minuta。经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中国鸟类志》(赵正阶,2001)、《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郑光美,2017)等相关学术著作及网络数据库,确认其为陕西省鸟类新纪录。小滨鹬属鸻形目Charadriiformes鹬科Scolopacidae。观察时,其在苟池(咸水)的水边觅食,进食时快速跑动,用嘴快速啄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淫羊藿苷对于体外分离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成骨分化以及成骨和破骨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分离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实验组细胞加入0.01 mg/L淫羊藿苷溶液。采用MTT法检测牙周膜细胞的增殖速率,采用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试剂盒评估牙周膜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分别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成骨相关的OCN、Runx2、BMP2以及破骨相关的RANKL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MTT结果揭示,淫羊藿苷显著提高了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速率(P0.05),也显著促进了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提升(P0.05),揭示其对于牙周膜细胞的成骨分化具有促进作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均表明,淫羊藿苷能够上调OCN、Runx2和BMP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并下调RANKL的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淫羊藿苷能够促进体外牙周膜细胞的增殖、成骨分化潜能和成骨功能活性。本研究有望为牙周炎治疗以及基于组织工程技术的牙周组织的损伤修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探讨重庆地区COVID-19疫情时空分布特征及扩散模式,以期未来为本地应对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积累经验。本文收集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官方数据,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空间计量分析,并实现区域分布可视化,描述性统计和社会因素相关分析采用SPSS 20.0和Graphpad Prism 7.0软件进行统计和作图。结果5个时间节点,重庆地区COVID-19累计报告发病率的Moran’s I值均为正值(均P<0.05);局部Getis-ord Gi*指数分析探测到渝东北高渝东南低的态势越发明显;标准差椭圆展布呈现东北-西南的空间格局,随时间的变化经历了扩散-极化-扩散-稳定的过程;重心走势呈现向西南(渝西片区)移动距离逐渐减弱态势,市内出行(r=0.449,P=0.007)和交通网络(rs=0.321,P=0.049)对COVID-19的流行具有正相关性。重庆地区COVID-19疫情存在空间聚集性,高发聚集区域集中在渝东北片区,GIS较好地揭示了疫情聚集性变化过程和传播的时空趋势,市内出行和交通网络2个社会因素对重庆地区疫情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肥胖症是当今危急人类健康的一大难题.研究肥胖的机制,并达到防御和治疗肥胖症是研究的最终目的.自2001年以来,研究发现,黑色素浓集激素受体2(melanin-concentrating hormone receptor-2, MCHR2) 与肥胖间存在紧密联系.但研究进展缓慢,主要瓶颈是没找到合适的动物模型.本课题通过对多种动物的筛选,首次发现豚鼠大脑中存在MCHR2的高度表达,并运用RT-PCR、Northern印迹和Western 印迹等方法进行了验证.这一结果为将豚鼠作为MCHR2功能研究的动物模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石敏  李冠楠  郑茜  刘凤丹  赵珊  蔡苗  朱勇 《昆虫学报》2019,62(10):1186-1196
【目的】农药施加不当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蚕桑业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本研究旨在评估大田喷洒有机磷农药乐果污染间作桑园可能导致对家蚕Bombyx mori正常发育的影响,以分析乐果对家蚕生殖腺的毒理损伤影响。【方法】以文献报道的乐果对家蚕幼虫的LD50为400 mg/L作为参考依据,给家蚕5龄幼虫添食不同浓度(0, 50, 100, 200和400 mg/L)乐果溶液浸叶处理的桑叶,测定乐果处理后5龄幼虫茧质和体重,雌、雄幼虫生殖腺中乐果残留含量和H2O2含量,抗氧化酶(SOD和CAT)活性及其mRNA表达。【结果】结果显示,乐果处理后家蚕5龄幼虫茧质和体重以及雌、雄幼虫生殖腺中乐果残留含量均具有浓度 效应关系。100~200 mg/L乐果浓度添食下,雌雄幼虫生殖腺中H2O2含量与对照(清水)相比均显著上升。随着添食浓度的增加,SOD和CAT活性都出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但均低于对照组。sod和cat的mRNA表达水平与相应的酶活性具有正相关性。通过HE染色以及生精囊的体外培养,观察到在乐果处理后雌、雄幼虫生殖腺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表现为形态畸形,细胞内空泡增大,生殖细胞数目相对减少,且随浓度的增加,生殖腺损伤越严重。【结论】本研究结果说明,采用乐果对家蚕的LD50以下浓度溶液浸叶添食于5龄幼虫,对家蚕生殖腺发育有毒理损伤的影响,这为从蚕业生产角度全面禁止大田使用乐果和加强农业生产区划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CD4~+T细胞基线值与长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免疫重建效果的相关性。方法:挑选进行长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120例,并按CD4~+T淋巴细胞计数基线值分为A组(≤100·μL~(-1))共66例和B组(100·μL~(-1))共54例,对两组患者的CD4~+T以及CD8~+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进行定期观察以及统计分析。结果:经抗病毒治疗后,B组患者各个阶段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回升水平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9个月内,B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回升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1,P=0.002);12个月后,两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幅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P=0.219,P=0.738);经抗病毒治疗后,两组组患者各个阶段的CD8~+T淋巴细胞计数回升水平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7,P=0.681,P=0.639,P=0.464,P=0.886,P=0.712)。结论: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受CD4~+T淋巴细胞基线高低的直接影响,而CD8~+T淋巴细胞计数的回升相对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紫杉醇-奈达铂联合同期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6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行盆腔三维适型放疗+腔内后装放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再行奈达铂、紫杉醇全身化疗。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随访一年,两组患者一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采用放疗联合紫杉醇+奈达铂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有效率高,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细胞色素P450(P450s, CYPs)超基因家族是由数量众多、 功能复杂的一类血红蛋白酶基因所组成, 对许多结构多样的外源与内源化合物起着氧化代谢的作用。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家蚕Bombyx mori基因组中P450s的数量与种类, 其数量比食腐昆虫和杂食性的植食昆虫少, 但比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多, 在基因组中大多呈串联重复排列, 基因结构与系统进化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家蚕与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P450s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 存在10对直向同源基因, 但CYP3与CYP4集团(Clan)的P450s表现出种属特异性扩增。家蚕P450s与其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合成代谢有关, 并涉及到对氟化物与杀虫剂抗性。家蚕作为鳞翅目昆虫的代表, 通过对其P450s的研究, 可望为其他昆虫, 特别是鳞翅目昆虫的生长发育研究和抗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模式动物中的研究表明,寿限延长与氧化胁迫耐受能力密切有关;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也发现晚花突变体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胁迫能力,但迄今为止未见有关拟南芥寿限延长突变体的研究报道。本文建立了用氧化剂甲基紫精筛选寿限延长突变体的方法,并对用该方法从经快中子诱变的拟南芥Columbia生态型M_2代群体中筛选获得的突变体SFNA-9-4进行分析,发现该突变体的抗氧化胁迫能力和寿限均显著增加。由此说明,用该方法筛选拟南芥寿限延长突变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人工饲养条件下安徽野生和自繁恒河猴的血液生化指标,并比较分析两种来源的恒河猴,雌、雄猴间以及感染BV阳性与阴性恒河猴生化指标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安徽野生和自繁恒河猴的14个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了相同性别的野生猴与自繁猴以及感染BV阳性与阴性恒河猴血液生化值的差异性。结果野生猴与自繁猴雄性的生化指标普遍高于雌性,野生猴碱性磷酸酶、甘油三脂和谷氨酰基转移酶雌雄间差异显著;自繁猴碱性磷酸酶、白蛋白、血清Ca、甘油三脂、肌酐和谷氨酰基转移酶雌雄间差异有显著性。除谷草转氨酶、尿素氮和血清总胆固醇外,感染BV阳性较感染BV阴性的恒河猴所得生化指标高。结论野生猴与自繁猴,雌雄间猴以及感染BV阳性与阴性猴的血液生化指标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