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生物科学   3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是最主要的趋化因子受体之一,在多种类型细胞中均有表达,包括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CXCR4与其配体——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也称CXCL12)结合,能介导多种与细胞趋化、细胞存活或增殖相关信号传导通路。CXCR4与SDF-1轴涉及肿瘤的恶性演进、血管生成、转移和存活。因此,阻断CXCR4与SDF-1轴及下游信号通路成为相关治疗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12.
植物的番茄红素及影响其形成的生理因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植物番茄红素的研究历史、生理功能、自然界分布、稳定性和提取方法及生物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番茄红素在植物中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13.
丁健  徐娟  张红艳 《生物技术》2004,14(6):30-32
研究了避光条件下柑橘皮类胡萝止素提取物与VC及VE在丙酮溶剂体系中的协同抗氧化性,初步探讨了协同效应产生的条件以及机理。结果表明,在VC浓度为100mg/mL,类胡萝卜素起始浓度与VC浓度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05时,或、VE浓度为O.384mg/mL,类胡萝卜素起始浓度与、VE浓度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5时,类胡萝卜素与VC或、VE在丙酮体系中存在显著的助氧化作用;当体系中VC或VE浓度较低时,随反应时间延长,VC或VE可促进类胡萝卜素的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14.
外周血CD34 ̄+CD33 ̄-细胞与CD34 ̄+CD33 ̄+细胞在体外增殖与分化方面的区别徐娟,王惠琴,田丁(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北京100053)中村嘉彦,荒平  (日本东海大学医学部输血中心)CD34抗原阳性造血细胞(CD34 ̄+)具有多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肝癌治疗中分别应用腹腔镜切除术与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从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肝癌患者中选取90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5例,B组45例,A组行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B组行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预后效果。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情况明显优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为6.67%,同B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A组局部复发率为20.00%,同B组8.89%比较,明显较高(P0.05),总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2、3年存活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肝癌治疗中,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与腹腔镜切除远期疗效均较好,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对预后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微生物细胞梯度稀释分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流控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集成化的微流控芯片在满足实验高通量的同时,还在微生物细胞分离领域呈现出独特的优势。本研究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了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玻片为材料的细菌细胞梯度稀释分离芯片。该芯片的核心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梯度网络来实现对细菌悬液的连续稀释,最终被分离的细菌细胞进入通道末端的存储孔内。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分离出的最少细菌细胞数低于10个。此芯片平台操作简单、耗时短、成本低,为微生物单细胞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七叶树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七叶树花药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雄蕊花药四室,花药壁完全分化时,从外到内依次是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表皮细胞1层,发育过程中始终存在;药室内壁在花药成熟时形成带状纤维层加厚;幼小花药壁的中层3~4层细胞,在花药发育成熟时退化消失;绒毡层1层细胞,发育类型为分泌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绒毡层开始退化解体,花药成熟完全消失,仅剩1层绒毡层膜.每一花药中有多列雄性孢原细胞,发生于幼小花药表皮下方;(2)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多呈正四面体排列;减数分裂过程中,小孢子母细胞外方被胼胝质壁所包被,小孢子形成后胼胝质壁逐渐消失.成熟花粉二细胞型,外形呈圆三角状,具三孔沟.  相似文献   
18.
第3代头孢耐药的阴沟肠杆菌AmpC酶及ESBLs的表型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3代头孢耐药的阴沟肠杆菌,了解阴沟肠杆菌对3代头孢耐药的机制,以利于耐药性的控制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4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来自各种标本对3代头孢耐药的阴沟肠杆菌165株,用三维试验检测ESBLs与AmpC酶。结果165株阴沟肠杆菌中,产ESBLs120株,占72.7%,产AmpC酶有40株,占24.2%,同时产2种酶的有1株,占0.6%,2种酶均不产的有4株,占2.5%。体外抗生素敏感试验显示,亚胺培南、头孢替坦、头孢吡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2%、66.0%、92.1%和92.1%,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率达到100%。结论该院对3代头孢耐药的阴沟肠杆菌主要产ESBLs,药物敏感试验表明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97.6%),头孢替坦次之(27.3%),而对其它抗菌药物敏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外泌体是直径在30-100 nm左右的囊泡结构。作为一种活细胞分泌的亚细胞成分,外泌体广泛参与细胞之间的交流,并可以作为干细胞的旁分泌因子来发挥生物学效应。研究发现外泌体可以参与皮肤组织修复与再生的各个过程,通过促进皮肤细胞的增殖迁移,促进血管新生,调节免疫反应来促进创伤愈合与皮肤组织再生,为进一步实现无细胞治疗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对于某些慢性创面,例如糖尿病性皮肤溃疡等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外泌体在皮肤修复与再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营养干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93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腹痛缓解时间、白细胞复常时间和血淀粉酶复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治疗前两组各免疫功能指标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lgG、lgM、lgA、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采用综合营养干预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