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生物科学   52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草酸在提高大豆磷吸收利用及抗铝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将1mmol/L草酸(pH=6.0)加入到4种难溶性含磷化合物(FePO4、CaHPO4、AlPO4和磷矿粉)的水溶液中,其溶出磷的含量均显著提高,溶磷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首先增大,然后有所下降。水培条件下大豆利用磷矿粉中磷的能力很差,加入1mmol/L草酸(pH=6.0)能促进大豆对磷矿粉中磷的吸收利用,表明草酸可能通过螯溶磷矿粉中的磷而提高了其有效磷的含量。200μmol/L铝离子能显著抑制大豆根的生长,而60μmol/L草酸能基本解除其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黄瓜为材料 ,研究了草酸对植物根切段还原Fe(Ⅲ )EDTA的促进作用。在 2~ 14mmol/L范围内随着草酸浓度的加大 ,其促进作用不断提高 ;在 4h内随着反应时间的推移 ,Fe(Ⅲ )EDTA的还原量成线性上升趋势。进一步用完整根、粗酶提取液和提纯的质膜证明 :促进作用并非草酸本身作为电子供体直接或间接地加速了铁还原反应 ,而是形成的草酸铁螯合态是根中铁还原酶更有效的底物。整体根还原草酸铁的活力和质膜铁还原酶催化草酸铁的效率 (Vmax/Km)都远大于还原柠檬酸铁和Fe (Ⅲ )EDTA的活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是光合碳同化的关键酶,研究其降解机理对合理调控水稻生长后期光合衰退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用人为诱导植物衰老的方法,研究了Rubisco的降解机理,认为该酶降解之前,必需发生亚基间的交联聚合和向类囊体膜转移,这样在结构和空间上有利于水解酶的作用。我们用自然衰老叶片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Rubisco在降解过程中其比活基本保持恒定,意味着未发生酶的失活,也就是说酶结构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由此也可初步判断酶未发生亚基间的交联聚合(已证明亚基交联可导致酶失活)。接着用SDSPAGE和蛋白印迹技术证实了上述观点:Rubisco降解之前只有极少量的大亚基聚合体,随后同未聚合大亚基一起很快降解。此外,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酶分子在降解之前有少量与叶绿体膜结合,但降解过程中并未见膜结合蛋白增加。根据上述结果我们认为,亚基间交联聚合和向膜转移并非水稻叶片自然衰老时Rubisco降解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植物中草酸积累与光呼吸乙醇酸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几种C3 和C4 植物中草酸含量及相应的乙醇酸氧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叶片光呼吸强度及其关键酶活性大小与草酸积累量没有相关性 ;植物根中均能积累草酸 ,但未测出乙醇酸氧化酶活性。烟草根、叶中的草酸含量在不同生长时期差异明显 ,且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 (y =2 .5 6 5lnx 2 .137,r =0 .749,P <0 .0 0 1) ,说明根中草酸可能来自叶片。氧化乙醇酸的酶的活性与氧化乙醛酸的酶的活性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 (y =0 .2 41x 0 .0 0 6 ,r=0 .96 7,P <0 .0 0 0 1) ,进一步证实是乙醇酸氧化酶催化了两种底物的反应。烟草在不同生长期叶片中草酸总含量变化与相应的乙醇酸氧化酶活性变化亦没有相关性 ;低磷胁迫可显著诱导烟草根叶中的草酸形成和分泌 ,但并未影响乙醇酸氧化酶活性 ,进一步证明草酸积累与该酶活性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RT-PCR差异显示法,从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克隆了1个受冷抑制表达的cDNA片段.该片段序列与水稻叶绿体基因组编码ATP合酶CF0Ⅲ亚基的atpH基因完全同源,且覆盖了atpH基因编码区.以Northern杂交分析了水稻幼苗在冷处理不同时间后的atpH基因转录水平,结果表明,atpH基因的转录受冷抑制,在冷处理第1天就明显下降,第2天以后完全受抑制.  相似文献   
16.
从青菜叶片中纯化的GAO为淡黄色棒状或针状结晶,纯化度达129.3倍。NBS对GAO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不受pH的影响,抑制程度和 NBS浓度(0~10 μmol/L)呈线性关系;乙醇酸和草酸均能保护GAO免受NBS的抑制。NBS在全抑制浓度范围内并不降低OD_(280),但引起OD_(260)明显上升;当用乙醇酸保护GAO时,这种上升与酶的抑制同时消失。另外两种更专一的酪氨酸残基修饰剂NBSF和N—AI亦显著抑制GAO活性,底物乙醇酸对此有保护作用,N—AI抑制的GAO可被羟胺复活。  相似文献   
17.
植物中含有多种富含亮氨酸重复(leucine-rich repeats,LRRs)的蛋白质,这类蛋白质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抗病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在水稻中克隆到一个编码LRRs结构的基因OsLRR,以半定量RT-PCR检测了OsLRR在水稻不同组织和不同非生物胁迫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铝毒胁迫下OsLRR在抗铝和铝敏感水稻品种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OsLRR在水稻根、叶鞘和叶中都有较高表达。铝、砷、PEG6000和ABA可诱导水稻根中OsLRR的表达,而镉、硝普钠和铁则抑制其表达。只有盐胁迫能诱导叶片中OsLRR的表达。铝毒可以诱导抗铝和铝敏感水稻品种根中OsLRR的表达,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抗铝品种中OsLRR的表达逐渐加强,而铝敏感品种中OsLRR的表达则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8.
以杂交稻(汕优63)为试验材料,在木村B营养液中培养至三叶期,用草酸5mmol/L预处理水稻2d,再处以氧化胁迫(用0.1mmol/L浓度的活性氧诱发剂甲基紫精处理)。结果表明:MV诱发的氧化胁迫下,Rubisco及其它可溶性蛋白快速降解。草酸预处理可明显缓解Rubisco及其它可溶性蛋白的降解,降解速率分别降低1/3和1/2左右,植株经草酸处理后其叶片中几种抗氧化酶如AsA-POD、SOD、CA  相似文献   
19.
脯氨酸在不同的逆境条件下积累是一种普遍现象。如干旱、盐害、高温、低温、重金属毒害、病菌侵染、厌氧条件、营养胁迫、大气污染和UV-辐射等逆境都能导致植物体内脯氨酸积累。如何合理解释这种现象尚待研究。Hare和Cress(Plant Growth Regulation, 1997,21:79~102)综述大量文献认为,脯氨酸积累是在各种逆境条件下植物正常代谢被打乱后,转向一种新的代谢状态的结果,是植物体内能量状态和氧化还原势的综合反映。本文探讨黄瓜叶片感染炭疽病后,其内源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在局部叶与系统叶之间的差异。试验采用黄瓜 ( Cucumissativus )品种特选长春密刺为材料。挑大小均匀一致的黄瓜种子,用0.1%HgCl2溶液消毒浸种5 min,先后分别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冲洗干净后,于28C恒温培养箱中催芽;3 d后定植于瓦盆内,每盆种3株,营养土取自试验田。每天浇足自来水,在玻璃温室内,待长到第2片真叶完全展开时,进行接种处理。光照、温度依广州地区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