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生物科学   9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实验室和温室条件下,用从石菖蒲根茎中提取的挥发油经减压蒸馏获得的组分四,对稗草、鳢肠和水稻的萌发与生长进行了生物学效应测试。结果表明,在低浓度时促进供试植物的萌发和生长,而在高浓度时则抑制萌发和生长。实验室培养皿条件下,50~400mg/L浓度抑制作用产生并逐渐增加,400mg/L以上达到90%或更高。但是,温室盆钵条件下,3000mg/L时才出现抑制作用,在1000mg/L以下均表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2.
用内循环气升式反应器进行新疆紫草细胞生产阶段培养,当培养基浓度增加时,色素产率也随之提高,其数量及增长的幅度远大于悬浮培养。当接种量为180gFW/1,培养基为3倍的M9时能获得最大的色素产率:2.28g/l,是培养基非加倍时的5.4倍,太高的接种量不利于色素的合成。为降低成本而减少培养基中某些成份的用量时,要得到较高的色素产量,需同时调整其它成份的浓度。  相似文献   
53.
南京市秋季外来杂草定量调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吴海荣  强胜 《生物多样性》2003,11(5):432-438
利用样方法调查了南京市不同生境下外来杂草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处理了数据。结果表明 ,南京市秋季外来杂草有 11科 19属 2 1种 ,以菊科最多 ,多数来自美洲。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本市外来杂草分布、危害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干扰强度和土壤水分条件。依据这两个因素的不同 ,样点可划分为 4个聚类群 :聚类群I包括的样点均分布于旱地农田 ,外来杂草以反枝苋 (Amaranthusretroflexus)、波斯婆婆纳 (Veronicapersica)和喜旱莲子草 (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为优势种 ;聚类群Ⅱ的样点都是路边荒地等无人管理的或曾经是裸地的生境 ,以一年蓬 (Erigeronannuus)、野塘蒿 (Conyzabonariensis)和小白酒草 (Conyzacanadensis)为优势外来杂草 ;聚类群Ⅲ包含的样点以公园、景区为主 ,外来杂草种类最多 ,以豚草 (Ambrosiaartemisiifolia)、北美车前 (Plantagovirginica)、喜旱莲子草、钻形紫菀 (Astersubulatus)、一年蓬、野塘蒿和小白酒草等为优势种 ;聚类群Ⅳ的样点多是水边水田等土壤含水量较高的区域 ,优势外来杂草包括喜旱莲子草、钻形紫菀和南苜蓿 (Medicagohispida )。文章分析了各聚类群物种丰富度的差异 ,表明外来杂草的入侵对生物多样性有不利影响 ,最后对如何加强管理外来杂草提出几点  相似文献   
54.
五种藓类植物的孢子萌发与原丝体发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衣艳君  强胜 《植物学通报》2005,22(6):708-714
本文对中华缩叶藓(Ptychomitrium sinense)、狭叶缩叶藓(P.linearifolium)、威氏缩叶藓(P.wilsonii)、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和立碗藓(Physcomitrium sphaericum)5种国产藓类植物的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藓类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类型不同,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方式与藓类植物的生态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55.
链格孢菌毒素对紫茎泽兰的致病机理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以叶圆片法分析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毒素对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叶组织细胞膜透性、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链格孢菌毒素使紫茎泽兰叶组织细胞膜透性上升,Na^ 和K^ 渗漏量增加,膜脂过氧化加强,MDA含量上升;链格孢菌毒素处理的紫茎泽兰叶片中POD、APX和CAT的活性均较对照降低。  相似文献   
56.
以野生型莱茵藻和其抗除草剂突变体为材料,检测链格孢菌毒素在光合电子传递链上的作用位点和模式的结果表明,此种毒素抑制Q_A至Q_B的电子传递,是光系统Ⅱ抑制剂,其作用模式类似于苯酚类型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57.
植物冷驯化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  强胜 《植物学通报》2007,24(2):208-217
冷驯化是与提高植物抗冷性有关的生物化学及生理学过程,主要包括寒驯化(cool acclimation)和冻驯化(freezing acdimation)。在冷驯化过程中,植物体内许多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受到影响,已经克隆了大量的相关基因,它们组成复杂的分子调控网络。目前研究表明不依赖ABA的低温信号转导途径是植物冷驯化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CBF/DREB1是该调控过程的关键转录因子,与植物通过冷驯化而提高冰冻耐受能力密切相关。进一步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作物的耐冷性状。  相似文献   
58.
整体透明技术在植物生物学中的应用实例及其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建华  强胜 《植物学通报》2007,24(4):490-497
通过采用不同的透明剂和透明方法,对番茄(Lycopercicon esculenturm)侧根原基、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与一枝黄花(S.decurens)的亲和性识别反应和苏门白酒草(Conyza sumatrensis)的胚珠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提供了整体透明技术在植物生物学中的应用实例,简要回顾了该技术在植物生殖生物学中的应用和发展状况,分析了该技术在植物生物学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探讨了该技术应用中一些具体的技术环节,如透明剂的选择和使用以及与特殊用途显微镜的配合使用等方面的问题,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9.
作者创用了七级目测调查取样,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对夏收作物田杂草群落进行分类研究,揭示了安徽沿江圩丘农区夏收作物田杂草群落的分布规律主要受土壤类型和轮作制度制约。看麦娘杂草群落分布于水稻土田,猪殃殃,野燕麦杂草群落分布于丘岗区旱地,卷耳、婆婆纳杂草群落分布于灰潮土旱地。首次提出综合草害指数,用以评定杂草群落类型中每种杂草的危害性,从而,提出了不同土壤类型和轮作制度的田块中恶性杂草的定量化指标与防除策略。  相似文献   
60.
李儒海  强胜 《植物学通报》2010,45(6):739-743
介绍一种快速、简便的杂草果实解剖技术。以4种木质化程度高且能够漂浮的杂草果实为材料进行冰冻切片,经过材料固定、前处理、样品冷台固定、冷冻切片、展片、染色和观察并拍照等操作步骤,可以获得清晰的果实解剖照片,直观地揭示杂草果实适应漂浮的显微结构。杂草果实冰冻切片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对材料进行长时间的软化处理以及繁琐的脱水和包埋等过程。其关键环节是适宜的甘油浓度、冰冻温度和展片步骤。其中,15%的甘油浓度进行前处理最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