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0篇
生物科学   16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渭北旱塬黑垆土8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下6种耕作方式,即连年翻耕(CT/CT)、免耕(NT/NT)、深松(ST/ST)和免耕/深松(NT/ST)、翻耕/免耕(CT/NT)、翻耕/深松(CT/ST)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T/CT相比,NT/NT、ST/ST及3种轮耕措施减小了土壤力稳性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NT/NT、ST/ST和NT/ST措施增加了20~50 cm土层>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WR0.25)和平均质量直径,降低了土壤团聚体结构破坏率(PAD).在0~10 cm土层,NT/ST、CT/NT、NT/NT和ST/ST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CT/CT处理.随着土层加深,各耕作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但3种单一耕作处理(ST/ST、NT/NT和CT/CT)下降幅度大于3种轮耕处理(CT/NT、ST/CT和NT/ST).与CT/CT相比,其他5种耕作方式均增加了农田0~200 cm土层的土壤蓄水量、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NT/ST处理作物产量和WUE分别显著提高了15.1%和27.5%.相关分析表明,玉米产量、WUE与0~200 cm土层生育期和休闲期的蓄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且生育期蓄水量与0~50 cm土层的WR0.25呈显著正相关,与PAD呈显著负相关;其中,20~50 cm土层的WR0.25、PAD与玉米产量、生育期蓄水量以及WUE关系最密切;生育期蓄水量和WUE还与0~10 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结构、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免耕/深松是最适宜于渭北旱塬区黑垆土春玉米种植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72.
师范专科生物学专业植物生理学实验课中的溶液培养(或砂基培养)是教学大纲中必做的实验内容。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实验,它是对矿质营养理论的验证,也是各种实验技能尤其是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学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该实验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在大纲和实验指导教材的范围内,将其它一些实验内容与溶液培养实验有序地结合起来,将原来一些互不相干的、分离的实验内容整合成一个系列实验。这一做法有助于提高实验课的质量。本文简要介绍我们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的做法和点滴体会。工系列实验组合师范专科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要求必做…  相似文献   
73.
本文阐述了作者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从培养学生学习PLC的兴出发,阐述了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顺序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思维模式对其今后工作的帮助。  相似文献   
74.
构建携带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基因(aiiA)的重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3.5K-aiiA,采用电转化方法转入毕赤酵母GS115,经营养缺陷型培养基、表型鉴定和高G418浓度筛选获得高拷贝表达盒的酵母转化子,用0.5%甲醇诱导表达,RT-PCR鉴定可检测到重组酵母中编码目的基因成熟肽的mRNA,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aiiA基因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用指示菌紫色杆菌CV026检测发现目的蛋白具有降解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的活性。  相似文献   
75.
胡杨Na+/H+反向运输载体(PeNHX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植物液泡膜上Na /H 反向运输载体(Na /H antiporterNHX)已被证明在盐胁迫中发挥关键作用,该研究旨在从胡杨中克隆获得耐盐相关的的完整cDNA序列,为进一步比较胡杨的耐盐基因的差异,探讨胡杨的耐盐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并为通过转基因手段提高木本植物的耐盐能力提供侯选基因。根据已发表NHX的同源基因序列,采用特异性引物扩增核心片段,并结合5’与3’RACE技术,成功地从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克隆获得PeNHX2,其cDNA全长1638bp。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与已发表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PtNHX基因在核酸水平及蛋白质水平上同源性均达到最高,依次为90.6%和88.25%。利用DNAMAN软件进一步分析得知,该基因与新疆盐生植物中所克隆获得的的犁苞滨藜(Atriplex dimorphostegia)AdNHX1、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CgNHX1、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KfNHX同源性也较高,核酸水平上依次为75.1%、74.8%、74.3%,蛋白质水平依次为78.3%、79.0%、78.3%。PeNHX2与NCBI已注册的部分PeNHX1序列,在核酸或蛋白质水平同源性(72.34%和73.72%)均较低,分析它们可能同属于胡杨NHX基因家族,相关生物学功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6.
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调察,明确了槐小卷Cydia trasias(Meyrick)在山东泰安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该虫在泰安1年3代,以幼虫蛀食国槐(Sophora japonicaL.)等槐属的叶柄及果荚,一头幼虫危害9~12个叶柄,群体爆发时造成大量叶柄脱落、秃枝、果荚变黑,影响国槐的观赏和经济价值。10月份以老熟幼虫在原蛀孔、树皮缝、果荚内越冬。  相似文献   
77.
丛枝菌根真菌对红花根围微生物多样性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对红花根围微生物多样性特征的影响.[方法]对红花接种Glomus mosseae、G.intraradices和混合菌(G.mosseae、G.intraradices、G.cladoideum、G.microagregatum、G.caledonium、G.etunicatum)3种AM真菌,采用传统的平板稀释涂布法对红花根围细菌、真菌、放线菌进行分离、培养、计数和鉴定,并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and conformational polymorphism,SSCP)分析技术对红花根围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3处理与对照组红花根围微生物总量表现为G.mosseae>G.intraradices>混合菌>对照,且接种处理红花根围微生物总量显著高于对照.对照组红花各生长期微生物总量均为0-5 cm>5 cm-10 cm>10 cm-20 cm,接种处理红花生长至种子成熟期时不同土层微生物数量发生变化,微生物总量为5 cm-10 cm>0-5 cm>10 cm-20 cm.聚类分析发现微生物出现接种红花类群与不接种红花类群两大分类类群.[结论]AM真菌从时间和空间上影响了红花根围微生物的多样性特征,对红花农业生产和分析生态系统中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8.
糖酵解是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细胞中葡萄糖分解产生能量的共同代谢途径,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作为糖酵解途径中的一种关键酶,被认为是只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管家基因产物。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GAPDH mRNA和蛋白质水平会随着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并具有不同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多元化的生理功能。本文综述逆境胁迫下GAPDH在不同生物体细胞中的不同功能的相关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9.
玛纳斯河流域扇缘带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物理性质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对生长在玛纳斯河流域扇缘带上的柽柳、盐穗木、白刺、猪毛菜4种植被类型下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1m剖面内柽柳土壤pH值、全盐含量、土壤容重最小,分别为8.75、0.97g/kg和1.42g/cm3;土壤有机质、含水率、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均最大,分别为9.04 g/kg、16.67%、45.57%和36.18%,表明柽柳能够显著降低土壤盐分,改善土壤结构.沿垂直剖面,4种植被类型在表层0-20 cm土壤盐分均达到最高,出现盐分“表聚”现象而形成“盐霜”;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含水率和土壤容重均呈显著性升高,土壤有机质、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均呈显著性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有机质是引起其他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的主要原因.相比空裸地,4种植被覆盖类型1 m剖面内土壤有机质、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均呈显著性提高,土壤容重显著性降低,有机质分别提高了162.94%、82.94%、85.59%和27.94%,总孔隙度分别提高了44.90%、20.83%、36.06%和15.80%,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了58.27%、30.71%、43.48%和25.72%,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18.86%、10.86%、17.14%和7.43%,表明干旱荒漠区盐碱土上生长的不同盐生植物能够显著改善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80.
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数学的乐趣和做人的道理。数学素养是公民必备的素质,因此要重视数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数学文化融入到数学的教育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