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0篇
生物科学   2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2 毫秒
41.
硒镉处理对萝卜硒镉吸收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含量的硒、镉单一和复合作用对萝卜生长及其对硒、镉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硒(2.5~5.0 mg·kg-1)可以促进萝卜的生长,表现为萝卜发芽率提高43%、叶片SPAD值提高22%、生物量增加50%;镉单一污染时,镉显著抑制萝卜的生长(P0.05);土壤中硒的浓度低于1.5 mg·kg-1时对镉含量5.0 mg·kg-1具有拮抗作用,同时可以促进萝卜的生长;萝卜中硒的浓度随着土壤中硒的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对硒的富集效果明显,且地下部分对硒的吸收能力大于地上部分;土壤中硒浓度5.0 mg·kg-1时,5.0 mg·kg-1镉的存在不影响萝卜对硒的吸收;当土壤中硒的浓度为5.0~10.0 mg·kg-1时,镉的存在虽然影响萝卜对硒的吸收,但萝卜中硒的含量仍处于稳定积累状态;而当土壤中硒浓度≥10.0 mg·kg-1时,镉的存在会抑制萝卜对硒的吸收,且这种作用表现为地上部分强于地下部分;硒能显著降低萝卜对镉的吸收,且这种作用表现为地下部分强于地上部分。因此,在轻度镉污染的土壤中种植富硒萝卜,既能生产营养安全的富硒食品,又可实现污染农田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42.
鸡apoA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屠体性状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俊峰  张莹  吴桂琴  郑江霞  邓学梅  杨宁 《遗传》2008,30(5):607-612
以丝羽乌骨鸡和隐性白洛克正反交产生的F2代为实验群体, 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鸡载脂蛋白A5(apoA5)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 并将所发现的SNPs与体重、胸肌重、腿肌重、心脏重、肝脏重和腹脂重等屠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 鸡apoA5基因5′-调控区C-169T, 外显子2 C600T、T635C, 外显子3 C841G、C914T、C1142G、C1394T共7个突变位点。其中外显子2突变位点C600T、T635C对12周龄腹脂重、腹脂率、肝脏重和心脏重有显著影响(P<0.05), 根据PCR-SSCP的结果将其分为6种基因型(AA, AB, AC, BB, BC, CC): 其中CC型个体的腹脂重和腹脂率显著高于AA型、AB型、AC型、BB型、BC型 (P<0.05); AC型个体的肝脏重显著低于AA型、AB型、BB型、BC型和CC型的肝脏重(P<0.05); BC型个体的心脏重显著低于BB型的心脏重(P<0.05)。  相似文献   
43.
抗HSV-IICP22蛋白抗原多肽抗体对ICP22定位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CP22作为单纯疱疹病毒进入细胞后最早表达的蛋白之一,对于病毒的复制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由于抗原表位的同源性,使用完整的ICP22蛋白作为抗原难以获得特异性的抗体.通过氨基酸序列预测,ICP22蛋白1~36位氨基酸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将ICP22蛋白1-36位氨基酸偶联于GTS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小鼠,所制备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具有正常生理构象的ICP22蛋白.抗体检测结果显示,ICP22不但定位于细胞核内,而且还能够形成特殊的点状结构.  相似文献   
44.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和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我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A组,n=40)、艾司氯胺酮0.25 mg/kg组(B组,n=40)、艾司氯胺酮0.5 mg/kg组(C组,n=40)。比较三组组围术期指标、术后1、4、8、24 h和48 h的疼痛评定数字量表(NRS)评分及术前1天(PRE1)、术后第1天(POD1)、术后第2天(POD2)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和C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镇痛药物用量、补救镇痛例数小于A组,A组、B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C组(P<0.05)。B组、C组术后1 h的NR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术后4 h、8 h、24 h的NRS评分低于A组,术后4 h、8 h的NRS评分低于C组(P<0.05)。与组内PRE1相比,三组POD1的SAS、SDS评分均升高(P<0.05)。B组、C组POD1、POD2的SAS、SDS评分均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P<0.05)。与组内PRE1相比,A组POD2的SAS、SDS评分升高(P<0.05)。与组内PRE1相比,B组POD2的SDS与C组POD2的SAS、SDS均降低(P<0.05)。在T3时刻,B组和C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P<0.05);A组和B组术后头晕、苏醒延迟的发生率低于C组(P<0.05);三组术后苏醒期躁动和呼吸抑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5 mg/kg的艾司氯胺酮对减轻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改善负面情绪的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5.
4-羟基壬烯醛(HNE)修饰是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具有很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由于HNE修饰蛋白质在生物体内丰度普遍较低,在质谱分析前要先进行富集.本文介绍了目前富集HNE修饰蛋白质组的研究现状及其相关原理(主要富集方法:免疫亲和法、凝集素-亲和素富集法、氟固相萃取法和固相肼化学法),并总结了它们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研究HNE修饰蛋白质组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6.
王莉林  张莹 《生物技术》1996,6(6):11-13
含新城疫病毒F48E9株F基因的重组质粒pBFF经单酶切,双酶切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标准强毒株F48E5株的F基因与国外的一些强毒株相比有较大的差异,多出一个BamHI酶切位点,一个SeaI酶切位点,三个pstI酶切位点,少了一个pstI酶切位点。  相似文献   
47.
目的为探索抑癌基因OVCA1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阐明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构建OVCA1A34D突变体并探讨该位点突变对其生物半衰期的影响。方法以本实验室制备并保存的含有人OVCA1基因全长序列的质粒为模板,采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了GFP-tagged-OVCA1A34D突变体重组质粒,并经测序证实。应用脂质体法将突变体质粒转染入体外培养细胞,观察OVCA1A34D突变体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采用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抑制蛋白合成后检测OVCA1A34D基因突变对其蛋白生物半衰期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GFP-tagged-OVCA1A34D突变体重组质粒,并在细胞中成功表达。OVCA1A34D突变体蛋白的半衰期与野生体相比明显延长。结论 OVCA1A34D位点突变可导致其生物半衰期延长。  相似文献   
48.
张莹  孙立方  冉洪  冯云  张韫  郭起荣 《广西植物》2016,36(11):1325-1329
由于实验的材料、条件和技术的限制,关于竹类花粉形态、花粉管生长过程的研究十分少见。毛竹( Phyllostachys edulis)属于禾本科( Poaceae/Gramineae)竹亚科( Bambusoideae)植物,在我国广泛分布,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由于其独特的生殖生物学特性,即开花周期长、结籽率低,所以对其开花材料的获取十分困难。该研究在其独特的开花特性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观察,利用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荧光显微镜等,对毛竹的花粉形态、结构以及花粉管的萌发与生长动态进行了首次报道。结果表明:(1)毛竹花粉近球形,平均直径为61.00μm,属于大型孢子。(2)毛竹成熟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后,经过花粉与柱头的成功识别,开始萌发,并形成花粉管;随着花粉管的逐渐伸长生长,依次经过柱头和花柱,到达子房;约120 min后到达珠孔处,进入胚珠和胚囊,完成双受精作用。通过对毛竹花粉形态结构和花粉管生长至受精过程的动态观察,为毛竹花粉可授性、花粉生理、生化研究提供了实验技术准备。该研究结果完善和丰富了毛竹乃至整个禾本科植物在生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9.
本文简要叙述了松辽盆地泉头组三、四段的沉积特征,详细讨论了泉头组三、四段及其所属扶余、杨大城子油层介形类化石的分布,总结出划分油层和油层组的介形类标志化石。利用这些介形类标志化石可进一步将扶余油层细分为三个油层组,杨大城子油层细分为五个油层组,为油层细分层对比提供了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50.
本实验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LC2W进行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标记,用于研究干酪乳杆菌在肠道内的分布和定植状况,评价其作为益生菌的功能。首先,基于本实验室已有的干酪乳杆菌CRISPR/Cas9编辑质粒pLCNICK-1628构建重组质粒pLCNICK-1628-RFP,电转入干酪乳杆菌LC2W感受态细胞中,使干酪乳杆菌基因组中的LC2W-1628基因被红色荧光蛋白基因替换,从而使干酪乳杆菌LC2W能表达出红色荧光蛋白。得到红色荧光标记的干酪乳杆菌LC2W突变株后,测定了其荧光强度-OD600标准曲线,发现RFP在干酪乳杆菌LC2W中能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