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7篇
生物科学   1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记述采自我国广西、贵州、浙江、福建的狭溪泥甲属4新种:腹突溪泥甲、平腹溪泥甲、东南溪泥甲和直胚溪泥甲。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82.
卧龙自然保护区黑熊种群生存力初步分析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依据黑熊种群的相关参数,借助旋涡软件(Vortex 8.21),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内黑熊的种群动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近亲繁殖和食物歉收,人类诱捕等灾害影响的情况下,卧龙黑熊种群数量100年间稳步增长;而在加入近亲繁殖和灾害等因素时,种群数据下降,据此,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3.
研究植物整体和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和氮利用效率(NUE)对氮添加的响应,有助于了解全球氮沉降背景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物碳、氮循环的变化。然而氮添加对植物生物量和NUE的影响是否一致,影响这种响应的主要因素仍不清楚。该研究收集整理了94篇已发表论文中有关中国氮添加实验的相关数据,使用meta分析定量评估了氮添加对植物生物量分配和NUE的影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氮添加在显著增加植物整体、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同时,也显著降低了不同部分的NUE,但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增加幅度(34.0%)高于地下生物量(5.3%),而地下部分NUE(29.9%)的下降幅度高于地上部分NUE (15.4%);(2)植物整体和不同部分生物量及其NUE对氮添加的响应在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氮肥形式、施氮水平、持续时间和水分条件下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对氮添加的响应明显高于其他生态系统类型;(3)影响植物整体、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效应值的最主要因素均为土壤总氮含量,植物整体和地上部分NUE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均为施氮量,而影响地下部分NUE效应值的最主要因素为氮肥形式。总之,植物生物量和NUE在氮添加条件下...  相似文献   
84.
河南南部早白垩世轮藻植物群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研究的材料是河南省首次发现的一个早白垩世轮藻植物群,它产自河南省确山县留庄公社西谭楼村井下地层和七棵树地面露头中,其构造位置属华北地台南缘任店盆地及其周缘。 留庄一带中生代晚期地层见于任2、任3等钻井。但仅于任2井见丰富的淡水生物  相似文献   
85.
【目的】从腐烂的褐藻中筛选一株海藻多糖降解菌,编号L206,分析其对不同多糖的降解能力。【方法】通过形态观察、生化单因子试验及16S r RNA基因鉴定细菌,DNS法测定海藻多糖降解酶活性等。【结果】海洋细菌L206,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生长对数期为3-21 h,适宜生长的Na Cl质量浓度为0-3%(质量体积比);通过16S r RNA基因鉴定为白色噬琼胶菌(Agarivorans albus);L206被海带粉诱导至72 h时,综合复合酶活力达到最大,其中淀粉酶活力最高(28.17 U/m L),木聚糖酶次之(23.83 U/m L)。【结论】白色噬琼胶菌L206是一株多能型多糖降解菌,对褐藻多糖有特殊的降解能力,具有潜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6.
用XholⅠ和SalⅠ分别双酶切植物表达载体pCAMB IA1300和含有目的基因的pMD19-T-BenA3,定向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CAMB IA1300-BenA3,将其导入农杆菌AGL-1。经PCR鉴定后,得到可用于绿僵菌转化的农杆菌双元载体。采用的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共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浓度的条件下,进行农杆菌介导绿僵菌的遗传转化,得到可以稳定性遗传的绿僵菌转化子,随机挑选转化子进行苯菌灵抗性基因的PCR扩增表明,绿僵菌转化子含有了苯菌灵抗性基因。该转化体系的建立,将有利于绿僵菌生防功能基因的克隆和作用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87.
目的:高尿酸血症与许多现代慢性疾病关系密切,本文旨在研究苹果多酚对高尿酸血症大鼠体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对Wistar大鼠灌胃酵母膏及氧嗪酸钾的方法,制作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再给其灌胃不同剂量苹果多酚.通过测定大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探讨苹果多酚对高尿酸血症大鼠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服用苹果多酚的高尿酸血症大鼠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脂质过氧化产物水平相对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是受高尿酸血症和苹果多酚摄入影响最大的抗氧化酶,模型组酶活显著升高,而苹果多酚可以抑制该酶活力因大量尿酸生成引发的升高现象.结论:苹果多酚在适当剂量水平可以显著提高高尿酸血症大鼠的总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同时抑制因大量尿酸生成而引发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升高,维护机体氧化还原平衡.  相似文献   
88.
野生动物调查是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基础。本研究以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为契机, 于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 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拟建川藏铁路(康定至巴塘段)沿线的兽类和鸟类进行了初步调查。共布设相机85台, 获得56台相机数据,累计获得20,440个相机工作日, 共获得独立有效照片3,656张, 其中野生兽类2,571张, 野生鸟类565张。记录到野生兽类与鸟类共57种, 其中兽类26种, 隶属5目12科, 鸟类31种, 隶属4目14科。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5种, 即金钱豹(Panthera pardus)、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荒漠猫(Felis bieti)、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和黄喉雉鹑(Tetraophasis szechenyii), 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棕熊(Ursus arctos)、猕猴(Macaca mulatta)等18种。被IUCN评估为濒危(EN)的物种2种, 即马麝和矮岩羊(Pseudois schaeferi); 易危(VU)和近危(NT)的物种分别为7种和5种。被CITES纳入附录I、附录II和附录III的物种分别为7种、8种和4种。兽类中相对多度指数(relative abundance index, RAI)最高的为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 RAI = 8.366), 鸟类中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为血雉(Ithaginis cruentus, RAI = 0.861)。本研究利用红外相机对拟建川藏铁路沿线(康定至巴塘段)非保护区区域进行兽类和鸟类的调查研究, 确定了物种丰富度较高的4处区域, 为后续铁路建设中的保护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用Real-Time PCR评价花生田间金龟子绿僵菌的存活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够对金龟子绿僵菌在花生田间的存活能力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通过比对真菌ITS序列,设计出针对金龟子绿僵菌的特异性引物,并建立金龟子绿僵菌Real-Time 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标准品在拷贝数为8.49×103–8.49×109copies/μ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3.257x+6.969,相关系数为R=0.9980,扩增效率E=102.8%,检出痕量为20个孢子/g土壤。以Real-Time PCR方法和平板稀释法,分别对花生根部施用金龟子绿僵菌后不同时期的土壤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测的金龟子绿僵菌数量变化趋势相似,施用的金龟子绿僵菌在根围与根际都呈现先快速下降后缓慢回升的趋势,90d时金龟子绿僵菌DNA量和CFU值均下降至初始的10%以下,之后出现回升;根际的金龟子绿僵菌相对地下降较慢而回升较快,在120d时可恢复到初始的52.17%和38.65%,显著高于根围的数量。试验建立的Real-Time PCR体系可用于金龟子绿僵菌土壤宿存的定量检测,而且适用于低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90.
本文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荷叶中三种阿朴啡类生物碱2-羟基-1-甲氧基阿朴啡、N-去甲荷叶碱及荷叶碱的含量,并比较了6个产地(湖南、湖北、浙江、陕西、贵州、北京)和5个采收期(北京6~10月)荷叶中这三种生物碱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产地荷叶生物碱含量差别明显,但均以荷叶碱为主,三者的总量在0.11%~1.15%之间,其中以浙江、贵州和湖南产荷叶中的三种生物碱含量较高,而湖北、陕西和北京产荷叶中生物碱含量较低。不同采收期对荷叶生物碱的含量也有较大影响,6月荷叶生物碱总量最高,随生长时间的延长,荷叶碱和N-去甲荷叶碱的含量降低,而2-羟基-1-甲氧基阿朴啡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