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0篇
生物科学   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近红外荧光蛋白因激发光和发射光波长位于近红外区,在动物组织中光吸收和光散射最低,更适宜于动物活体组织的深层成像.构建了一种携带近红外荧光蛋白(near-infrared fluorescent protein,iRFP)713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AAV-iRFP713,将重组表达质粒与辅助质粒共转染AAV-293细胞,包装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rAAV-iRFP713.重组腺相关病毒表达载体感染体外培养的癌细胞,48h后,荧光显微镜检测显示近红外荧光蛋白在癌细胞中高效表达,荧光明亮.重组腺相关病毒表达载体注射小鼠骨骼肌,48h后,用近红外荧光活体成像系统检测证明近红外荧光蛋白在小鼠骨骼肌中表达较强, 活体组织成像清晰.实验结果表明近红外荧光蛋白在体内体外均能很好地表达并荧光成像,为动物活体组织标记和成像的研究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52.
黑龙江黑木耳优良菌株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2012年春季初筛和秋季复筛基础上,对选出的4个野生黑木耳菌株和5个栽培品种,以及在多个木耳基地分离获得的7个菌株进行了进一步栽培比较试验。基于菌丝生长速度、长势、拮抗试验、抗菌试验、栽培农艺性状和产量等因素,最终从16个菌株中筛选出适合黑龙江栽培的优良菌株6个,其中野生菌株2个:A14和A15;栽培菌株4个:M23、M43、M44和M46。  相似文献   
53.
苯并恶唑嗪酮(benzoxazinoids,BXs)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次生代谢物,因其具有防御作用和化感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随着基因组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苯并恶唑嗪酮的生物合成在分子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介绍了苯并恶唑嗪酮概况、苯并恶唑嗪酮的功能以及苯并恶唑嗪酮生物合成参与基因及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54.
盆栽条件下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菌塘及其子实体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土壤中添加促进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菌丝及其宿主咖啡生长的营养液,用暗褐网柄牛肝菌纯培养种接种盆栽件下的咖啡苗根系,结果表明:92.5%以上的小粒咖啡(Coffea arabica)苗形成菌根,菌根上外延菌丝向根尖、侧根及根系周围的土壤延伸生长,与土粒相互交结形成菌塘。接种20天后,菌塘中子实体紧贴咖啡苗茎基或于咖啡苗株间生长,共生长162个子实体,发育成熟52个。子实体菌柄基部菌索与咖啡苗主根表面菌套连接。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sTim-3与CD4~+ 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在维吾尔族肺结核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收集肺结核患者45例和健康对照40例外周血,ELISA方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sTim-3、IFN-γ、IL-4、IL-17A和IL-22的含量,Pearson法分析肺结核患者血清中sTim-3与上述细胞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阳性和阴性组血清sTim-3、IL-4、IL-17A和IL-22含量均高于对照组,IFN-γ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 0. 05); sTim-3与IFN-γ负相关(r=-0. 473,P=0. 001),与IL-4正相关(r=0. 326,P=0. 029),与IL-17A、IL-22间均无相关性(P 0. 05)。[结论]肺结核患者体内sTim-3、IL-4、IL-17A和IL-22高表达,IFN-γ低表达,sTim-3与IFN-γ、IL-4具有相关性,sTim-3可能通过影响CD4~+ 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分泌参与维吾尔族肺结核的发病。  相似文献   
56.
22种禾本科植物叶片泡状细胞形态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徒手切片法和常规石蜡制片法观察了22种禾本科植物叶片的泡状细胞.结果表明:22种植物的泡状细胞可分为4种类型:水滴型、类圆型、石榴子型、鸡蛋型;每个泡状细胞组一般含3~7个泡状细胞;金狗尾近无泡状细胞,早熟禾仅具2个泡状细胞组,其他20种植物均具多个泡状细胞组;9种植物的泡状细胞组呈扇形排列,开度为直角或锐角,12种植物的泡状细胞组呈弧形排列,开度为钝角;13种植物主脉两侧无泡状细胞,9种植物主脉两侧具泡状细胞.禾本科植物叶片泡状细胞在形态、数目、分布位置等方面存在差异,可以为禾本科植物的分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7.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适应性广,产量高,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栽培方式多样,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第一大蔬菜作物。2012年全球产量达到1.62亿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产值超过550亿美元。番茄也是植物遗传、发育和生理研究的重要模式系统。番茄起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随着人类迁移和驯化逐渐传到中美洲和墨西哥一代,16世纪传到欧洲,在随后的几百年中番茄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不同的人工选择,产生了丰富的变异类型。番茄果实大小的变化是驯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今天人们食用的大果栽培番茄是由野生醋栗番茄(Solanum pimpinellifolium)驯化而来,野生番茄果实非常小,只有1~2g 重,经过人工的长期驯化,现代栽培番茄的果重是其祖先的100多倍。然而,番茄果实变大的人工驯化过程一直未有全面的研究,人类选择如何改变番茄基因组仍是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和评价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玉田县医院60例患有腹泻的儿童,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其中酪酸梭菌活菌散剂量为0.5g/次,3次/d,急性腹泻疗程为3~7d,慢性腹泻疗程为14~21d,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3.3%,有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显效率为46.7%,有效率为30.O%,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能迅速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和肠道生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9.
用暗褐网柄牛肝菌纯培养菌种, 接种盆栽及袋栽的小粒咖啡(Coffea arabica L.)苗、田 间小粒咖啡树的根系, 结果表明:接种 30 d~90 d , 子实体幼蕾紧靠苗(树)的茎基或于茎基四周土壤中生长子实体并发育成熟。子实体单生或丛生, 出菇至成熟3 d~4 d, 单个子实体重20.0 g~62.0 g; 小粒咖啡苗(树)的根茎、主根及侧根被茶褐色的菌索和菌膜包裹, 而根尖及靠近根尖的侧根上没有菌丝和菌索生长或生长很少; 盆栽小粒咖啡苗, 在接种90 d后其根系表面的菌索死亡。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在大肠杆菌中分段表达禽流感病毒聚合酶酸性蛋白(PA蛋白),探索PA基因中可能影响表达的区域。方法:构建分段缺失的PA蛋白突变体,用IPTG在大肠杆菌RosettaGamiB(DE3)中诱导表达,比较各突变体的表达效率。结果:N端缺失长度在143~408个氨基酸残基之间的9个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水平较高;而突变体PA/K(Δ1-40aa)、PA/M(Δ1-56aa)、PA/N(Δ41-56aa)和PA/P(Δ57-75aa)的表达水平很低;全长PA蛋白和缺失N端20个氨基酸残基的突变体PA/L则检测不到表达。结论:PA基因的61~225bp和325~426bp可能是影响PA蛋白表达的2个重要区域,为下一步表达全长PA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