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6篇
生物科学   26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用两系法杂交稻组合培矮 64s/E32、培矮 64s/9311、粤杂122和常规水稻品种粤香占、特三矮 2号为材料,1998年早季在广州研究了它们的透光率和对低光强适应性的差异后认为:1.生育期不同其直射光透光率的变化是分蘖期>始穗期<收割期,即透光率由大→小→大变化,它与叶片开张角随生育期变化的情况相对应,但与叶面积指数由小→大→小的变化相反。2.不同类型早籼稻在始穗后遮光处理降低透光率,生育期短的粤杂122、粤香占对低光强的适应性比其余组合或品种好,其单穗重降幅小。  相似文献   
52.
摘要 目的:探讨重度抑郁症(MDD)患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L1)、CC趋化因子11(CCL11)水平与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MDD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XCL1、CCL11水平、生活事件量表(LES)评定结果,采用Pearson法分析LES评定结果与CXCL1、CCL11水平的相关性。100例MDD患者根据有无自杀意念,分为自杀意念组(n=45)和无自杀意念组(n=55),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DD患者自杀意念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CXCL1、CCL11水平,负性事件刺激量、生活事件应激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正性事件刺激量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XCL1、CCL11水平与负性事件刺激量呈正相关(P<0.05);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MDD患者调查期间自杀意念发生率为45.00%,自杀意念组患者性别、自杀未遂史、病程、合并焦虑症状、精神质、神经质、内外向、掩饰性、CXCL1、CCL11、负性事件刺激量、生活事件应激总分与无自杀意念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精神质、神经质,血清CXCL1、CCL11水平,负性事件刺激量是MDD患者自杀意念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MDD患者血清CXCL1、CCL11水平升高,血清CXCL1、CCL11水平与负性事件刺激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MDD患者出现自杀意念的概率较高,且血清CXCL1、CCL11水平及负性事件刺激量等均是其自杀意念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工作中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3.
艳山姜为姜科山姜属植物,艳山姜(Alpinia zerumbet)的干燥成熟果实,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习用药物,艳山姜在贵州省的种植面积已超过130 hm~2,是贵州"南药"的第一大宗产品,也是治理石漠化的重要经济植物,其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亦是民间常用的香料植物资源。该研究采用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定方法,对艳山姜果实进行了系统的生药学研究,并对α-蒎烯、莰烯、β-蒎烯及1,8-桉叶油醇四个主要心血管药理活性成分进行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艳山姜果实性状鉴别特征为果皮见12~20条纵棱隆起,顶端具花被残基突起,种子团由白色隔膜分为3瓣,每瓣具种子8~20粒不等,较易散落。显微鉴别特征为:种子横切面具1~2列油细胞,外胚乳细胞含淀粉粒,并可见细小草酸钙方晶;果实粉末可见螺纹导管、草酸钙方晶、淀粉粒、石细胞等。气相色谱法测得艳山姜果实挥发油中α-蒎烯、莰烯、β-蒎烯及1,8-桉叶油醇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292%、3.966%、9.703%、27.171%。该研究的性状、显微鉴别方法准确、简单、易行,可作为艳山姜药材的鉴别依据;气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重现性好,测定结果精确可靠,可用于艳山姜果实挥发油的含量测定。该研究结果为艳山姜药材的鉴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4.
为了了解造成北柴胡(Bupleurum chinese)种子发芽率低、无胚率高等种子质量问题的原因, 本文对北柴胡花序分化进程的各个时期以及不同位置花序分化进程的差异进行了研究。根据观察结果,将北柴胡花序分化进程划分为初生期、小伞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生殖结构分化始期和花粉粒完熟期6个时期。同时, 发现各级次级花序均比上一级花序在分化进程上落后至 少1个时期。不同位置花序分化进程的不同步性是导致北柴胡种子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人工措施促进早分化的主茎及Ⅰ和Ⅱ级花序发育, 抑制晚发育的Ⅲ和Ⅳ级花序发育, 可望提高北柴胡的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55.
陕西圈养珍稀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及其形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年11~12月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中的珍稀野生动物进行了寄生虫感染情况及其种类、形态的观察.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碘液染色法对18种75头/只野生动物的粪便进行检查,对检出的寄生虫进行数码显微摄片.结果共检出11种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8.9%,以芽囊原虫(Blaaocyais sp.)、阿米巴原虫感染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56.
松针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采自四川夹江的马尾松叶(Pinus massonianaLams.)中分离得到二个化合物,经IR1、H NMR1、3C NMR、2D-NMR、MS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为ent-8,13-epoxylabd-14-en-19-oic acid(1)和槲皮素(2)。均为首次从马尾松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7.
【目的】驯化得到喜温嗜酸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caldus)SM-1在低于最适生长温度下具有较高生长活力的突变菌株,并认知喜温嗜酸硫杆菌在不同温度下的基因组可塑性。【方法】利用实验室长期进化实验对菌株进行3个温度的驯化:37、40、45°C。运用454测序技术对驯化获得的菌株进行基因组重测序,通过比较基因组分析驯化株基因组单核苷酸位点变化(SNPs),对包含位点变化的基因从功能上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可能与温度适应性相关的基因。【结果】通过不同温度下的长期驯化,得到了在低于最适生长温度下具有较高活力的菌株;重测序结果发现,SM-1基因组具有较好的可塑性,不同温度(37、40、45°C)生长的菌株中,基因组中分别有418、384和347个核苷酸位点发生累计变化,其中3个温度下有20个相同的非同义突变位点,分别分布于编码重金属和毒性抗性系统、DNA甲基化和蛋白乙酰化酶、核酸代谢相关酶类等相关基因上;相比而言,在低于最适生长温度(37、40°C)下生长菌株特有的位点变化涉及能量代谢、信号转导以及DNA/RNA稳定性相关基因;其中,2个低温菌株共同发生位点变化的基因有3个,其中两个编码转座相关的蛋白Atc_1031与Atc_1623,另一个编码假想蛋白Atc_1130,该蛋白分别与外膜蛋白组装因子B和二硫键形成蛋白具有23%和35%的相似性。另外,不同生长温度下相关蛋白中氨基酸的组成也发生变化。【结论】喜温嗜酸硫杆菌SM-1基因组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对于其基因组变化的研究结果为认识微生物温度适应性提供了组学数据。本研究揭示喜温嗜酸硫杆菌(At.caldus)SM-1可能通过多种途径适应向低温过渡生长,既包括微生物通用的环境适应机制,也存在菌株特有的温度适应途径。  相似文献   
58.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催化两分子超氧自由基歧化为分子氧和过氧化氢。超氧自由基被Mn3+SOD氧化成分子氧的反应以扩散的方式进行。超氧自由基被Mn2+SOD还原为过氧化氢的反应以快循环和慢循环两条途径平行进行。在慢循环途径中,Mn2+SOD与超氧自由基形成产物抑制复合物,然后该复合物被质子化而缓慢释放出过氧化氢。在快循环途径中,超氧自由基直接被Mn2+SOD转化为产物过氧化氢,快速循环有利于酶的复活与周转。本文提出温度是调节锰超氧化物歧化酶进入慢速或者快速循环催化途径的关键因素。随着在生理温度范围内的温度升高,慢速循环成为整个催化反应的主流,因而生理范围内的温度升高反而抑制该酶的活性。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双相酶促动力学特性可以用该酶保守活性中心的温度依赖性配位模型进行合理化解释。当温度降低时,1个水分子(或者OH-)接近Mn、甚至与Mn形成配位键,从而干扰超氧自由基与Mn形成配位键而避免形成产物抑制。因此在低温下该酶促反应主要在快循环通路中进行。最后阐述了几种化学修饰模式对...  相似文献   
59.
摘要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比阿培南对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的103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滴注比阿培南0.3 g ,每 8 h给药1次;观察组联合静脉滴注血必净50 mL,每天两次。检测两组的炎症因子:白介素-1(Interleukin-1, 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和IL-6水平,应激激素:皮质醇(Cortisol, Cor)、人血管紧张素Ⅰ(Human angiotensin I, AngⅠ)、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NE)和人血管紧张素Ⅱ(Human angiotensinⅡ, AngⅡ)水平,肺功能:第一秒最大呼气量(Maximum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FEV1)、FEV1%pred、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L-1、TNF-α、IL-6、Cor、AngⅠ、NE和AngⅡ水平水平均明显降低,FEV1、FEV1%pred和FEV1/FVC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比阿培南对重症肺炎有显著的疗效,不但能明显改善肺功能,还能有效抑制患者的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0.
干细胞(Stem Cells)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热门领域。本文对Derwent Innovation Index(DII)专利数据库收录的1975-2013年世界范围内申请的干细胞技术专利进行了数据计量分析,给出了干细胞专利的年度分布、地区分布、研发重点分布、机构分布等,揭示了已展现出明显优势的干细胞技术的创新现状和发展趋势,所得到的结果可为这种新技术的研发决策提供支持与依据。研究发现,干细胞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美国和中国对干细胞领域研究资助力度持续加大,美国和日本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正处新一轮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