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42篇
生物科学   47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以甘薯(1pomoeabatatas(L.)Lam.)品种栗子香的胚性悬浮细胞为受体材料,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表达除草剂抗性基因bar基因的转HSl基因甘薯植株。共计380个遗传转化的胚性细胞团,在添加2mg/L2.4-D、100mg/L Carb和10mg/L Glu(glufosinate)的固体Ms培养基上选择培养9周后,得到了12个Glu抗性愈伤组织。将这些抗性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1mg/L ABA、100mg/L羧苄青霉素和10mg/L Glu的固体MS培养基上,其中的3个抗性愈伤组织再生出拟转基因植株。PCR鉴定它们为转基因植株。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HS1基因已整合到基因组中。转基因植株具有稳定的除草剂抗性。结薯观察实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结薯正常。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老年痴呆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循环酶法检测90例老年痴呆患者的血浆Hcy浓度,并与30例非痴呆患者作为同龄对照组血浆Hcy浓度进行比较;根据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评分将老年痴呆分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M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划分痴呆患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结果:AD、MD、VD组血浆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程度痴呆患者血浆Hcy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Hcy浓度越高,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越重。结论:高Hcy血症可能是老年期痴呆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且认知功能减退的程度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3.
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βγ-晶状体蛋白是主要分布于脊椎动物眼睛晶状体内的水溶性结构蛋白。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从微生物到高等哺乳动物都有过报道。微生物中发现的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主要作为环境胁迫应急蛋白,在恶劣环境中发挥对细菌的自我保护作用,如ProteinS。在哺乳动物中,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被推测能够参与胚胎的皮肤发育与分化调节,具有肿瘤抑制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黑色素瘤缺失蛋白。但是,对于它们的生化特性、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知之甚少。本文从蛋白结构、基因起源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简要介绍目前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4.
以人精囊腺cDNA为模板,用嵌套式PCR技术扩增出编码成熟人精液凝固蛋白I(semenogelin I,SgI)第85–136位氨基酸(SgI-52)的核苷酸序列并将其插入载体pMAL-p2X中,成功构建的表达载体pMAL-p2X/SgI-52转化大肠杆菌DH5α后,重组融合蛋白诱导表达于大肠杆菌周质中。经第X因子剪切及超滤处理,得到表达的重组SgI-52。质谱分析结果证明重组SgI-52为目的肽。重组人SgI-52对大肠杆菌ATCC25922标准株以及耐氨苄标准株ML-35P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分别为32.45以及46.30?μg/mL。我们的结果及相关研究提示在人精液液化过程中人精液凝固蛋白I的不同降解产物可能行使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索电针外周神经是否促进中枢神经损伤修复,为电针促进神经再生修复研究提供一点基础性参考.方法:24只SD成年雌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正常组,脊髓T11全横断损伤21天组和脊髓T11全横断后电针治疗2l天组.电针穴位选取外周足三里、悬钟和伏兔、三阴交,两组穴位隔日交替进行电针.2l天后,应用临床体感诱发仪比较三者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结果:CSEP检测发现电针21天与损伤21天比较,P1潜伏期及P1-N1波幅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二者与正常组相比,除P1-N1波幅未见明显差异外(P>0.05),P1潜伏期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促进神经损伤修复的关键是根据损伤类型选择相应的电针穴位,同时说明针刺外周神经不利于中枢神经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46.
从真核细胞蛋白酶体分子结构及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出发,阐述真核细胞蛋白酶体降解血红蛋白的分子机理,以探索出调控降解血红蛋白的有效途径,为畜禽血液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核酸扩增检测技术用于血液和原料血浆筛查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酸扩增检测技术是迄今为止检测病毒的最灵敏的方法,它可以明显缩短病毒抗体检测的“窗口期”,降低血源性病毒的传播危险,随着NAT技术在临床检测中应用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已经能够满足血液筛查的目的。此项技术已经在欧美等国家的血液中心和血液制品行业得到应用和推广。本文就有关近几年NAT技术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8.
两栖类皮肤抗菌多肽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赖仞  粱建国  张云 《动物学研究》2004,25(5):465-468
抗菌多肽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用于抵御细菌、真菌、病毒和原虫,在进化上是一类非常古老而有效的天然防御物质。两栖动物的后天获得性免疫系统与哺乳动物相比极为脆弱,它们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演化形成了一套非常有效的抵御微生物侵袭的防御系统,这套系统主要就是其裸露皮肤表面的抗菌多肽(又称初级免疫或者先天免疫系统)。本文结合本实验室近年的研究工作,对两栖类皮肤抗菌多肽的结构、功能及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9.
大豆根瘤菌的收集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豆开花到结荚初期 ,选择健壮的植株 ,在以主茎为中心的 1 5~ 2 0 cm的范围内小心扒开土壤 ,在主根基部的周围看到的瘤状物就是根瘤 ,根瘤的颜色多半粉红色。选择个大、饱满的瘤状物 ,用剪刀连根一起剪下 ,放入盒子里带回。注意勿使瘤状物表面损坏。然后再将土覆好 ,以减少对大豆生长的影响。将根瘤放在清水里浸泡 4~ 5 min,洗去泥土杂质。再浸在 75 %酒清中 4~ 5 min进行消毒 ,再用无菌水冲洗五六次洗去酒精。最后把根瘤放入消过毒的培养器中 ,用消过毒的镊子柄将其压破、捣碎 ,再加入少量无菌水 ,制成悬液 (消毒是避免其他细菌对观…  相似文献   
50.
蛇毒C-型凝集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李文辉  张云 《动物学研究》2003,24(2):151-160
蛇毒中含有丰富的非酶活性C-型凝集素蛋白,根据其结构及功能的差异,该类蛋白可分为Ca^2 依赖的有糖基识别活性的C-型真凝集素及无糖基识别活性的C-型凝集素样蛋白。C-型真凝集素的结构相似度高,而功能却较为单一,具有特异性糖结合活性;C-型凝集样蛋白的结构变异度大,活性亦具有多样性。后者能通过特异性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而作用于血液凝固系统及血小板,从而发挥抗凝或促凝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