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4篇
生物科学   13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柑桔潜叶蛾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组建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将柑桔潜叶蛾种群按其生长发育顺序划分为卵(E)、1龄幼虫(L1)、2龄幼虫(L2)、3龄幼虫(L3)、4龄幼虫(L4)、蛹(P)、成虫(A)7个阶段,把各阶段的作用因子划分为相对独立的状态.根据田间调查及室内实验观察,记录各阶段的存活数,综合Beryman和宫下的方法,推算出各阶段各因子作用下的存活率,缩小了世代重叠给自种群生命表带来的误差,组建了柑桔潜叶蛾第9世代的自然种群生命表,得出其种群趋势指数为1.32,重要因子分析表明,影响柑桔潜叶蛾自然种群的重要因子是寄生性天敌.  相似文献   
102.
研究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经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预处理后,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杀虫剂敏感性的变化以及预处理对小菜蛾幼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谷胱甘肽的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苏云金杆菌预处理抗性小菜蛾幼虫后,其对甲胺磷、水胺硫磷和克百威的敏感性分别为未处理组的6.74、8.83和8.50倍;处理敏感小菜蛾幼虫后则分别为未处理组的2.96、1.69和3.88倍。苏云金杆菌预处理抗性小菜蛾,未处理组乙酰胆碱酯酶的Km和Vmax值分别为预处理组的1.86和1.56倍,所使用的6种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KI值,处理组为未处理组的1.80~2.66倍,苏云金杆菌预处理抗性小菜蛾对羧酸酯酶的Km、KI影响不大,但能显著地抑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并导致谷胱甘肽含量下降(对照分别为处理的2.02、1.76和1.66倍)。苏云金杆菌预处理敏感小菜蛾,对乙酰胆碱酯酶的Km、Vmax、KI值和羧酸酯酶的Km、KI值以及谷胱甘肽含量影响不大,但能显著地抑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对照分别为处理的1.54和1.64倍)。  相似文献   
103.
气象因子与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1年9月到2002年8月的气象资料和对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定位系统调查数据,分析了月平均气温、月极端高温、月极端低温、月降水量、每月日降水量大于0.1 mm的天数、月日照总时数和月平均相对湿度等7个气象要素与节肢动物群落及毛竹叶部主要害虫种群的关系。结果表明:气象因子与节肢动物群落的关系集中表现为月平均气温与林下层类群丰富度、竹冠层类群物种多样性的负相关;与毛竹叶部主要害虫种群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月平均相对湿度与毛竹害螨混合种群的负相关,以及每月日降水量大于0.1 mm的天数与蠕须盾蚧、刚竹毒蛾种群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4.
微卫星DNA标记作为一种多态性和稳定性高、重复性好、呈共显性的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昆虫学的研究中。本文介绍了微卫星DNA标记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并综述了近年来该技术在昆虫种群遗传结构及分化、生物学特性与习性、遗传图谱的构建、基因定位以及系统发生等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5.
农田非作物生境调控与害虫综合治理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就害虫综合治理的研究而言,农田生态系统可以区分出作物生境和邻近作物的非作物生境。昆虫从作物生境迁移到非作物生境,与作物生境缺乏食物或受人类栽培活动干扰而引起的自然迁移、转换寄主和寻求庇护场所有关。许多研究表明,与特定作物田块相联系的植被类型和结构可影响害虫及其天敌迁居的种类、数量和时间。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大田周围非作物生境的植被组成及特征来调控农业生态系统中害虫与天敌的相互关系,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控制效能。由于景观的空间格局对节肢动物的生物学特性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以景观为单元要比以同类作物的田块为单元更加适于害虫综合治理的研究和实施。在现代农业景观区域内重新引入和相嵌一些非栽培植物或廊道,可为众多有益节肢动物的繁殖、取食和避害提供多种类型的非作物栖境。  相似文献   
106.
人工神经网络在三化螟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应用神经网络对闽北四代三化螟的发生情况进行了预测,三化螟的预报可视作高维空间的非线性分类问题。利用BP网络的反向传播算法.我们对三化螟种群发生趋势进行预测,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7.
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age-stage, two-sex life table)简称两性生命表,是种群生态学研究与害虫治理中常用的重要理论与分析工具。根据两性生命表理论而设计的方便用户的软件TWOSEX-MSChart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用于昆虫种群研究的数据分析。两性生命表软件的分析功能是由许多的统计技术与计算机模拟方法作为数据分析的支撑,其中自我重复取样(bootstrap)是其重要技术之一。本文详述了bootstrap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优缺点及其在两性生命表分析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其理论基础多项式定理(multinomial theorem)在生命表研究中的应用。与常用统计方法相比,bootstrap不需要数据分布假设就可以对数据总体的分布特性进行统计和推断。在两性生命表分析中,bootstrap不仅可以估算种群参数或一般统计值的方差和标准误,同时利用paired bootstrap test还可以比较不同处理间的差异,准确显示种群的变异性。利用相同的自我重复取样样本(same bootstrap samples)可以正确计算昆虫的孵化率与不同繁殖型对种群参数的贡献,并...  相似文献   
108.
转双价基因抗虫杂交稻对华丽肖蛸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转双价基因(cry1Ac SCK)抗虫杂交稻(Ⅱ优科丰6号)饲喂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一定时间后,作为华丽肖蛸(Tetragnatha nitens)的猎物,研究转基因杂交稻经食物链对高营养级华丽肖蛸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华丽肖蛸连续7、14、21 d取食经Ⅱ优科丰6号饲喂后的稻纵卷叶螟,死亡率和平均产卵量较对照无显著差异;第1周的体重增长率明显高于对照,而第2周的体重增长率明显低于对照,到了第3周则差异不显著;7 d后的捕食量明显减少,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方程;其7和14d的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显著高于对照,而21d的无显著差异;羧酸脂酶比活力则在7、14、21d时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09.
以武夷肉桂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乌龙茶幼龄茶树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幼龄茶树对氮肥的需求不强烈,其新梢生物量、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以及茶叶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茶树新梢全氮、叶绿素、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茶树碳氮比随着施氮量增加而下降;但施氮并没有影响茶树总碳含量。老叶叶绿素含量、根全氮和硝态氮含量、新梢总糖含量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回归关系,适度施氮促进根对氮的吸收、老叶叶绿素合成和新梢总糖代谢,过度施氮则相反。新梢生物量与其硝态氮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负相关;根生物量与根碳氮比和新梢咖啡碱含量显著负相关;茎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与根含氮量显著正相关,但与新梢硝态氮和氨基酸含量显著负相关。过度施氮造成茶树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过度施氮极显著提高了茶树氨基酸代谢水平,使用于茶树生长的碳代谢产物(如总糖)减少,进而影响茶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0.
【背景】茶园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与茶园生境土壤营养循环密切相关,其组成及多样性可以作为健康茶园的一个生物指标。【方法】采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分子指纹图谱技术,检测安溪铁观音种植区不同海拔茶园根际土壤样本的细菌群落结构,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析其多样性,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其分布特征,利用蒙特卡罗检验和冗余分析分别揭示影响细菌群落分布的环境因子及细菌群落分布和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茶园根际土壤细菌的DGGE结果显示,检测到的14种主要细菌中有11种细菌是不可培养的,3种细菌是可培养的,分别属于根瘤菌属、中华根瘤菌属和苍白杆菌属。聚类分析得到,同一海拔梯度茶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相似。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400m海拔处茶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最高。蒙特卡罗检验分析得到环境因子协同作用对茶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贡献率为59.6%。冗余分析显示,茶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海拔密切相关。【结论与意义】茶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布与海拔梯度密切相关,考虑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细菌群落对茶园营养循环的影响,在铁观音的健康栽培和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