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342篇
生物科学   98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昆虫血清素(5-羟色胺)受体已知有5个亚型。本文旨在系统分析昆虫5-羟色胺受体亚型蛋白的结构和进化关系。【方法】首先对文献报道已明确亚型7种昆虫的5-羟色胺受体(23个亚型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采用多序列比对和进化树构建的方法对NCBI数据库中推测可能为昆虫5-羟色胺受体蛋白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发现47个推测是昆虫5-羟色胺受体的蛋白序列中,有40个蛋白序列属于昆虫5-羟色胺受体,其余7个未能确认的昆虫5-羟色胺受体的蛋白序列都具有7个跨膜区域,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但不一定为5-羟色胺受体。【结论】本文对昆虫5-羟色胺受体蛋白的系统进化树分析,间接地证明了本文确认的昆虫5-羟色胺受体亚型注释信息的准确性,发现分类上同属一个目的昆虫5-HT受体序列的亲缘性较近。本研究为昆虫5-羟色胺受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2.
对太白贝母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为太白贝母的深入综合利用提供依据。采用超声波提取太白贝母粗多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建立料液比、时间、超声温度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典型性分析得出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为16 min,提取温度75℃,料液比为1∶15,总糖的含量为0.461%。试验表明,响应面法对太白贝母粗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是可行的,可用于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73.
秦岭宁陕县森林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蕾  上官周平 《西北植物学报》2011,31(11):2310-2320
以秦岭南坡中段宁陕县林区2003年二类森林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推荐使用的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从森林类型、林种、年龄和林分起源的角度,对该林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估算。结果显示:(1)宁陕县森林植被碳储量为12.31Tg(1Tg=1×1012 g),平均碳密度为66.36Mg/hm2(1Mg=1×106 g),其各乡镇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平衡。(2)各森林类型中针叶林总碳储量为0.71Tg,平均碳密度为64.11 Mg/hm2,阔叶林总碳储量为11.61Tg,占宁陕县总碳储量的94.3%,碳密度为67.65Mg/hm2。(3)各林种中防护林碳储量最大(8.13Tg),占宁陕县总碳储量的66%,特种用途林碳密度最大(81.43Mg/hm2)。(4)不同林分起源中,天然林碳储量为12.231Tg,占宁陕县总碳储量的99.3%,人工林碳储量较小。(5)不同年龄森林中未成熟森林(包括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碳储量为12.13Tg,占总碳储量的98.5%,近熟林碳密度最大(80.14Mg/hm2),幼龄林碳密度最小(39.85Mg/hm2)。研究表明,宁陕县森林具有较大的固碳能力和固碳潜力,其森林面积和蓄积是决定森林碳储量大小的重要因子,而森林碳密度的大小与森林类型、年龄组成和林分起源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4.
黑曲霉原生质体诱变选育果胶酶高产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UV和NTG诱变筛选获得了2株高产果胶酶突变株。以果胶酶产生菌黑曲霉EIM6为诱变材料,采用1.5%的溶壁酶和1.5%的纤维素酶处理其对教生长期菌丝体2h获得高质量的原生质体。采用UV25S或50μg/mL NTG诱变30min,构建原生质体突变库,经刚果红果胶平板筛选获得果胶酶突变株,通过液体深层培养复筛获得高产突变株EIM6-U11、EIM6-N5,酶活力分别从46598.08、46598.08U/mL提高至68596.57、68879.56U/mL,分别提高了47.21%、47.82%。连续8次传代经发酵测酶活力表明高产突变株EIM6-U11、EIM6-N5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75.
PⅡ蛋白是一种信号转导蛋白,存在于细菌、古细菌和植物中,该蛋白通过调节信号传导酶的活性来控制细胞内的碳、氮代谢.就PⅡ蛋白的结构、功能以及在细菌和植物中PⅡ蛋白的研究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76.
随着细胞分选和基因标记技术逐渐成熟,干细胞研究由原来的干细胞移植雏形—骨髓移植研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学科。作为机体内细胞更新最快的组织器官之一——小肠,其干细胞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小肠黏膜单层上皮细胞的简单结构和特有的昼夜更新节律,小肠干细胞成为继造血干细胞和皮肤干细胞之后新的研究热点。同时,由于部分肠道疾病导致的黏膜破坏,肠功能难以自我代偿,小肠干细胞移植为肠黏膜的再生和肠功能的恢复提供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77.
截至目前报道的中国块菌有28种,其中黑块菌4种,白块菌24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黑块菌类有印度块菌复合种和中国夏块菌,其中印度块菌复合种与欧洲法国黑孢块菌属于姊妹类群,中国夏块菌与欧洲夏块菌也是姊妹类群.虽然欧洲意大利白块菌在中国尚未找到、波氏块菌在中国的存在尚待最终确认,但是,最近的更多白块菌新种的发现,说...  相似文献   
78.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的离子通道往往是通过相互作用而非独立地发挥其功能的,例如,激活一种通道能够抑制或增强另一种通道的功能.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和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受体)分别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的受体.目前,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尤其是在中枢听觉系统中,关于这...  相似文献   
79.
脐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祖细胞,具备自我更新和增殖的能力,在特定条件诱导下可以分化为不同细胞,逐渐作为临床组织工程的来源细胞。近年来随着对脐血干细胞的不断研究,发现其在创面修复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成为创面临床治疗的一条新途径。本文从脐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采集与冻存、体外扩增等方面对创面修复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0.
嗜热酯酶APE1547催化活性的定向进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源于嗜热古菌Aeropyrum pernix的酯酶(APE1547)催化活性进行定向进化研究。利用APE1547特殊的稳定性,建立了准确的高通量高温酯酶筛选方法。对第一代随机突变库筛选获得了催化活性较野生型提高1.5倍的突变体M010,序列分析表明其氨基酸突变为R526S。从第二代突变库中筛选出的总活力提高5.8倍突变体M020,突变位点为R526S/E88G/A200T/I519L,其比活力与M010一致,但表达量比野生型提高约4倍。对M020酶学性质表征发现,其最适pH为8.5,比野生型向碱性偏移0.5;活性中心残基酸性基团的解离常数(pK1)由野生型的7.0提高至7.5。晶体结构分析表明,突变位点R526距离活性中心较近,将其突变为Ser降低了活性中心的极性,抑制了催化残基His的解离,使酸性基团的解离常数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