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生物科学   3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贯叶连翘分泌结构的发育及其内含物积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正海  吕洪飞 《西北植物学报》2001,21(2):287-292,T008,T009
应用半薄切片和组织化学观察结果表明,贯叶连翘植物内具有分泌囊和分泌细胞团,叶片,萼片,花瓣中都存在2种分泌结构,分泌囊尚存在于果壁内,而分泌细胞团还在花药和茎棱中 ,2种分泌结构均起源于幼叶的基本分生组织内,其原始细胞形态相似,都垂周分裂为2子细胞,接着分别以不同分裂方式形成原始细胞群,并分化出鞘细胞,以后分 囊原始细胞群以裂生方式发育成由1层鞘细胞,1层上皮细胞包围着分泌腔组成的分泌囊,而分泌细胞团原始细胞群则继续增加细胞数目和体积发育成2-4层鞘细胞包围紧密排列的分泌细胞组成的分泌细胞团,其中给终未出现分泌腔,组织[化学试验表明,前者产生和贮存油类物质,而后者产生和贮存金丝桃素类物质。  相似文献   
12.
杉木小孢子囊败育过程中的胼胝质壁和孢粉素的消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杉木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在小孢子发生和发育过程中的小孢子囊内各种细胞的胼胝质和孢粉素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雄性不育株的小孢子囊发育迟缓,其败育可分为:无小孢子囊型,减数分裂I前中层细胞增生型和减数分裂I后中层细胞增生型等3种;其细胞壁厚薄不均,在其小孢子囊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淀粉粒缺乏或异常;在早期,其胼胝质壁较可育株的薄,发出的荧光较弱;发育后期,则具有胼胝质壁,直至细胞解体。不育株小孢子  相似文献   
13.
杉木雄性不育株和可育株雄球花与其叶的呼吸强度的相关性研究及嫁接对其呼吸强度的影响吕洪飞(浙江师范大学生物系,金华321004)李平(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余象煜(杭州大学生物系,杭州310028)何福基(浙江林学院,临安313000)STUDYONT...  相似文献   
14.
枇杷幼叶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枇杷幼叶灭菌条件及愈伤组织的诱导、胚状体的分化及植株再生.方法:用饱和漂白粉上清液和0.1%升汞对枇杷叶进行不同时间的灭菌处理;将幼叶切成小块,接种在附加6-BA、2,4-D、NAA的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结果:幼叶的灭菌处理以在饱和漂白粉上清液中浸泡15 min、在0.1%升汞中浸泡4 m...  相似文献   
15.
3种石斛属植物和细叶石仙桃的红外光谱分析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OMINI采样器直接迅速地测定3种石斛属常用原料药植物和常用伪品细叶石仙桃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细叶石仙桃与石斛属组3种植物茎叶的红外光谱图存在较大差异,亲缘关系较远,而石斛属组内种间红外光谱图的差异较小。其中,铁皮石斛茎的特征峰为1 254、1 416、1 5453、365 cm-1等,铁皮石斛叶的特征峰为914、1 061 cm-1等。研究表明,铜皮石斛与铁皮石斛具有相似的红外光谱图,它可作为药用石斛品种代用品,而细叶石仙桃则不能作为药用石斛的代用品。  相似文献   
16.
金丝桃属植物分泌结构的类型和金丝桃素含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整体透明,石蜡制片和半薄切片法,对金丝桃属(Hypericum L.)8组20种1变种植物的分泌结构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结果表明:该属植物的分泌结构可分泌细胞团和分泌囊两种类型,但在不同植物种和不同器官内,分泌结构的类型和分布密度存在差异,对上述植物的提取物进行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层析检测,结果表明,具有分泌细胞团的植物器官含有金丝桃素,而无分泌细胞团的植物器官,则不含金丝桃素,从而证明金丝桃素由分泌细胞团合成和贮藏,在前中,其金丝桃素的含量与其分泌细胞团密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贯叶连翘(Hypericum perforatum L.)是一种传统草药,在欧洲被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症。其重要的活性成分,金丝桃素类物质储存在茎、叶和花瓣的分泌细胞团中。本文应用组织化学及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体外培养的贯叶连翘叶肉细胞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以及细胞发育过程中金丝桃素类物质的积累、运输的情况,进一步探讨细胞的生长发育与次生代谢产物的关系。发现金丝桃素类物质产生于愈伤组织培养后期,在愈伤组织表面所形成的分泌细胞群中,最初在细胞质中形成,之后运输至液泡中积累,内质网参与了金丝桃素类物质的合成过程。这些结果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提高金丝桃素类物质含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元宝草的分泌结构与其次生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吕洪飞  刘文哲等 《西北植物学报》1999,19(6):111-115,T004
利用整体透明,石蜡掉片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元宝草不同器官中分泌结构的类型和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分泌结构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分泌细胞团,分泌囊及分泌道3类,并指出了3类分泌结构在各器官的分布位置和密度,组织化学试验表明,前者含金丝桃素等,后二者含挥发油,为此种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同时为该属植物的系统分类研究提供一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杉木(CunninghabotollooMIL()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对照)的枝条采自临安横贩林场。取硝酸还原酶(NR)活力最高的南向当年生侧枝,按体内法[苏梦云等.林业科技通讯,互986(7)。25」测定*R活力,同时进行细胞学观察[吕洪飞等.生命科学论文集.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189」,以确定其发育时期。结果(表1)如下:1.在杉木小抱子发生及其不同发育时期,雄性不育株和可育株叶片的NR活力都随其株龄的增大而减弱。说明幼树的营养生长较快,其叶的生理代谢较旺盛「周国津等.林业科技通讯,1985(2):6」。2.杉木雄性不育株与可…  相似文献   
20.
芦荟属植物叶内蒽醌类物质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蒽醌类物质是芦荟属(Aloe)植物叶内贮存的重要次生代谢物质,主要是芦荟素,高那特芦荟素,芦荟苦素和芦荟宁等。根据蒽醌类物质的理化性质,用2%-5%NaOH和5%Pb(CH3COO)2溶液对材料进行处理,再辅以荧光和超薄切片观察等多种方法,对芦荟叶内的4种主要蒽醌类物质进行了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蒽醌类物质在芦荟叶内的贮藏是多位点的。芦荟素和高那特芦荟素主要位于韧皮部的大型薄壁组织细胞之中;而芦荟苦素和芦荟宁主要位于维管束鞘细胞以及贮水组织与同化薄壁组织之间的1圈薄壁组织细胞之中,贮水组织细胞中不贮存蒽醌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