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49篇
生物科学   87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61.
罗炳卢 《生态科学》1996,15(1):112-114
探索生态园林城市的实践——深圳15年园林建设的回顾罗炳卢深圳特区惊人的建设成就,世人瞩目,无容置疑,且从理论的高度作过许多论述、总结。在这15年飞速发展年代里,深圳人对资源配置、利用,城市与自然共存,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花园式城市”或“园林城市”一...  相似文献   
862.
明确滨海湿地植物物种类型及其分布状况是实现滨海湿地精细化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基础,对于滨海湿地的保护管理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无人机可见光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在定量分析最优分割尺度与最优分类特征组合的基础上,应用面向对象-U-net深度学习方法对闽江河口湿地植物物种类型进行分类,并与K最近邻、决策树、随机森林和贝叶斯分类方法进行精度对比分析,以期为滨海湿地植物物种遥感精细分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提供方法借鉴与科学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面向对象-U-net深度学习方法提取不同滨海湿地植物物种类型的分类精度可达95.67%,总体精度较其他分类方法提高6.67%–13.67%, Kappa系数提高0.12–0.31,且分类整体性好。此外,实现植物物种光谱特征、形状特征、纹理特征与高度特征的最优特征选择对于有效提高湿地植物物种信息分类精度具有重要作用,应用最优分割尺度实现影像分割可提高整体分类效率。  相似文献   
863.
<正>为调查家庭内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传染,我们在日本冲绳的三个岛上调查了两组居民的HBV的传染特点。一组家庭组成是家庭中至少有一个人是HBsAg携带者,另一组家庭组成是家庭中无HBsAg携带者。  相似文献   
864.
将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融入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满足社会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学生学习产出为起点和核心,探索OBE理念下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目标的制定、教学的实施及考核方式的革新。以期通过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65.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功能性蔬菜,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及药理作用。辣椒尤其辣椒素在防治糖尿病领域的研究较多,但其辛辣特性限制了辣椒在降糖产业应用的范围及剂量。本研究从辣椒活性物质、提取物、辣椒饮食等方面阐述了辣椒的降糖活性。从产业化角度,建议选育辣椒素含量低而降糖效果好的辣椒,以期为降糖型辣椒的功能食品研发提供原料。  相似文献   
866.
小浆果中的多酚种类多且含量丰富,多羟基的结构特点使其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以及其它重要生物活性功效,是小浆果的营养、色泽、风味的重要贡献成分。本文综述了几种代表性小浆果的多酚类型、结构及其在生物体内活性功效的研究进展,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小浆果质量控制、综合利用和产业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7.
以额济纳胡杨林为研究对象,在秋季胡杨叶片转色不同时期,测定其叶色参数、色素含量,并分析同期的环境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及其与叶色参数、色素含量的相关性,探寻秋季额济纳胡杨叶片变色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胡杨叶片衰老及黄叶物候景观气象服务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在秋季额济纳胡杨叶片转色过程中,其叶色参数L^(*)、a^(*)、C^(*)值均呈逐渐上升趋势,b^(*)和h值先增大后减小,视觉上叶片颜色变化依次表现为绿色、浅黄、金黄和橘黄色。(2)胡杨叶片变色期间,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大幅度下降,叶黄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有缓慢上升再小幅下降趋势,花色素苷含量变化不大,可溶性糖含量也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少的态势;与变色始期相比,变色终期总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比值累计下降了97.5%。(3)在胡杨叶片变色同期,环境气温逐渐降低,气温日较差稳定维持在14℃左右,直接辐射量逐渐减弱,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先增大后减小,但总体表现为增大趋势,蒸发量逐渐减小。(4)在胡杨叶片转色期间,叶色参数L^(*)、a^(*)、b^(*)、C^(*)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以及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比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环境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与叶色参数L^(*)、a^(*)、b^(*)、C^(*)均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比值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空气相对湿度与叶黄素、类胡萝卜素含量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发现,额济纳胡杨叶片在衰老变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由浅到深的黄叶景观,这是叶绿素快速分解,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对升高的结果;气温是影响胡杨叶片衰老变黄的主要限制性气象因子,低温加速了叶绿素分解,较大的空气湿度有利于类胡萝卜素含量维持稳定,保持更长时间的黄叶景观。  相似文献   
868.
采用快速瑞氏-姬姆萨(Wright's-Giemsa's)染色法对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和沼水蛙(Hylarana guentheri)的外周血细胞进行观察,并与北部湾棱皮树蛙(Theloderma corticale)己有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三种蛙的血细胞均由红细胞、白...  相似文献   
869.
<正> 本文广泛地简述了氨基酸的应用。1.用于食品方面:介绍了配合饲料及强化食品问题。并对常用氨基酸;如L-谷氨酸、甘氨酸、L-半胱氨酸做了具体介绍。2.用于饲料方面:具体地介绍了蛋氮酸及赖氨酸的作用。3.用于医药方面:详细地介绍了氨基酸输液,同时也简要地介绍了复方氨基酸制剂以  相似文献   
870.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是具有土层薄和土被不连续等特征的生态脆弱区,人为过度干扰和土地不当利用导致了生境退化甚至石漠化的发生。从“九五”规划到“十三五”规划,为了有效抑制并逆转石漠化趋势,生态修复措施得到普遍的推广应用。“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从土壤微生物、原生动物、线虫、微节肢动物、蚯蚓和线蚓等方面,综述了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喀斯特生境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高于非喀斯特生境,原因是喀斯特具有较高的土壤pH和钙含量;(2)与非喀斯特生境相比,喀斯特生境土壤动物类群数相差不大而个体密度较低;(3)石漠化过程伴随着植被退化,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种类和功能多样性,土壤动物的个体密度和类群数也呈现降低趋势;(4)生态修复促进植被正向演替,土壤微生物量和酶类活性逐渐上升,真菌/细菌生物量比值增大,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和类群数增加,有利于土壤固碳和生态修复。因此,土壤生物多样性是适合指示喀斯特石漠化的生态修复的生物学指标。研究建议:(1)在传统分类鉴定基础上,结合宏基因组学、宏蛋白质组学和同位素标记等技术,完善生态修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