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生物科学   4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北京湿地维管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记录了分布于北京地区的典型湿地维管植物266种7变种1变型,共274个分类群,隶属于58科144属。从种一级的水平对这274个分类群进行分析,可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其中温带性质的种187种,为整个区系成分的主体,另有世界广布种45种,热带性质的种30种,中国特有种12种。就北京湿地维管植物区系特征而言,其种类组成与华北其他地区湿地存在着相似性,温带成分占优势地位,并存在一些古老孑遗种类及特有种。此外,还对区系成分中的受危种和外来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小五台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刘全儒  张潮  康慕谊 《植物研究》2004,24(4):499-506
小五台山位于河北省西北部, 共有种子植物97 科, 467 属, 1 148 种。种子植物属的区系成分复杂:温带成分占优势, 温带属280 属, 占总属数的69.31%。通过对小五台山和部分山地植物区系的属相似性比较, 结果显示:小五台山与东灵山、雾灵山十分相似, 与关帝山、太岳山有一定的相似性, 而与长白山、泰山、伏牛山、神农架相似性偏低。  相似文献   
13.
封面说明     
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隶属于兰科、杓兰属,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北京市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5。50cm。茎直立。基部叶鞘状;茎生叶互生,3—5枚,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0—16cm,宽6-8cm。花常单生,极罕2朵,紫红色,通常有暗色脉纹。外轮中萼片卵状椭圆形,合萼片卵形;  相似文献   
14.
海伦兜兰     
<正>海伦兜兰(Paphiopedilum helenae Aver.),为近年来新发现的兰科兜兰属植物,其突出的特点为中萼片黄色,花瓣橙色,狭长圆形或略带匙形,边缘直,唇瓣橙褐色,退化雄蕊为近圆形。1996年被首次报道,分布于越南北部高平省。我国2005年在广西西部发现有分布,并于2007年正式报道。海伦兜兰目前在我国的种群数量很少,报道的仅有35株,为地生兰,生长在石灰岩地貌近山顶处  相似文献   
15.
亨利兜兰     
亨利兜兰(Paphiopedilum henryanum Braem)为地生或半附生兰。植株丛生。叶基生,通常3枚,二列状;叶片狭长圆形,长12~17cm,宽1.2~1.7cm,先端钝,上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或有时在基部有淡紫色晕,背面有龙骨状突起,基部渐狭成叶柄状并对折而彼此套叠。花葶直立,绿色,长16~22cm,  相似文献   
16.
贺兰山木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格局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兰山位于中国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的过渡带,是研究干旱区山地物种多样性海拔格局的理想区域。该文通过样方法调查研究区的森林和灌丛群落,并运用广义可加模型分析物种多样性的海拔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海拔是物种丰富度的重要影响因子,一般能解释原始数据30%~40%的变差。2)对于森林和灌丛群落,草本植物都是群落中比例最高的物种, 而且决定了群落总物种丰富度的海拔分布格局。3)森林群落的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在中海拔区域最高,反映了中海拔区域相对优越的水热条件。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明显受到乔木层郁闭度的影响,有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趋势。4)灌丛群落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均呈单峰格局,皆因低海拔的干旱和高海拔的寒冷抑制了多数物种的生存,仅气候条件适宜的中海拔区域能够生存丰富的物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北部绣线菊属的花粉形态及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全儒  尹祖棠   《广西植物》1994,14(3):231-236
本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中国北部绣线菊属SpiraeaL.21种及6个变种的花粉形态,描述了外壁纹饰的形态特征,指出了外壁纹饰特征在分类上的意义。绣线菊属的花粉为球形至长球形,外壁纹饰为条网状至条纹状。外壁纹饰类型不具有属内分组意义,但对一些种类具有一定的分类价值。花粉形态支持将曲枣绣线菊S.flexuosaFisch。并入石蚕叶绣线菊S.chamoedryfoliaL.的观点[Maximowicz,C.J.(1879)、Rehder,Ai.(1940)],不同意将蒙古绣线菊毛枝变种S.mongolicaMaxim.var.tomentulosaYu提升为贺兰山绣线菊S.tomentulosa(Yu)Y.Z.Zhao[赵一之(1987)]。  相似文献   
18.
中条山混沟地区森林乔木种的数量分类与环境解释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中条山混沟地区森林植被调查资料的多元分析——TWINSPAN分类、CCA排序与环境解释,划分了该地区的植被类型,给出了植被与环境因子的定量关系。结果如下:1)40个样地可划分为青檀林(Form.Pteroceltis tatarinowii)、栾树林(Form. Koelreuteria paniculata)、槲栎林(Form. Quercus aliena)、栓皮栎林(Form. Quercus variabilis)、鹅耳枥+葛萝槭林(Form. Carpinus turczaninowii+Acer grosseri)、元宝槭+千金榆林(Form. Acer truncatum+Carpinus cordata)和辽东栎林(Form. Quercus liaotungensis)7种群落类型,体现了中条山地带性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特点。2)群落类型的划分主要反映了CCA排序第一、二轴的环境梯度,CCA排序第一轴突出反映了海拔与土壤养分梯度,第二轴与土壤pH值、湿度指数和坡度显著相关。总体来说,海拔和土壤因子是影响混沟地区乔木物种分布分异的最主要环境因子。3)环境因子和空间因子解释了物种格局变化的46.14%,其中环境因子占30.79%,空间因子占8.48%,空间因子和环境因子交互作用解释的部分占6.87%。良好的环境解释反映了调查取样和环境因子选取的合理性,同时也体现了混沟地区植被的原始性。  相似文献   
19.
紫斑牡丹     
<正>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S.G.HawLauener)T.HongJ.J.Li]为落叶灌木,植株高50~150 cm;小枝圆柱形,微具条棱,基部具鳞片状鞘。该种曾被作为牡丹的变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var.papaveracea(Andr.)Kerner],与牡丹的主要区别在于叶常为2~3回羽状复叶,小叶不分裂,稀不等2~4浅裂;花大,花瓣白色,内面基部具有深紫色斑块。紫斑牡丹星散分布于中国陕西  相似文献   
20.
以弯齿盾果草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芽为材料,在体视显微镜解剖观察的基础上使用扫描电镜对弯齿盾果草花序、花及果实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弯齿盾果草的花序是由最初的一个球形花序原基经过多次分裂形成的,且花序发生式样符合蝎尾状聚伞花序结构,而非通常所描述的镰状或螺状聚伞花序;花序发生过程中无单一主轴,花序轴是由侧枝连接而成,每一朵花原基有其对应的1枚苞片,下一花原基是从相邻的上一枚苞腋里发生,相邻两花原基交错互生。(2)花器官的发生是按照花萼原基、花冠原基、雄蕊原基和雌蕊原基的顺序发育,但雄蕊原基的花药部分发育速度要比花冠原基快,所以花器官的发育是按照花萼、雄蕊、花冠和雌蕊的顺序发育。(3)子房四深裂结构是由4个原基分别发育,而后相互靠拢而成。(4)小坚果表面的附属结构发生于子房发育后期,其背面的内外层突起分别是由生长较快的外部组织的边缘通过上部内缩和下部向外环状生长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