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83篇
生物科学   70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10篇
  1955年   9篇
  1954年   12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黑莓汁的理化特性及贮藏期营养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黑莓浓缩汁的理化特性及其营养成分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H3~4,波长511~514nm时,果汁色泽最佳;果汁抗氧化还原能力很弱,但具有很强的光和热的稳定性。0~4℃低温贮藏1年后,6种维生素的损失率都超过50%;含糖量损失407%;SOD活性和氨基酸含量分别损失10%和124%;含酸量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82.
The new technique of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was created in Gossypium, which could remarkably overcome abortion of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and hybrid sterility of F1. A large number of germplasm resources were obtained from seventy cross combinations among the cultivated species and between the cultivated and the 14 wild species, respectively. 8 varieties have been developed, of which 4 were from the cross combination of G . hirsutum×G . arboretum and the other are the first breed from the hybrids between G . hirsutum and 4 wild species, respectively. Of them Shiyuan 321 (jimian 24) is a new variety which had the highest increase in the national Yellow River Valley Regional test, with planting area added up to 933333 ha in the recent three years. The breeding system of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was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83.
关于煤的成因,普通都知道是经过下列的过程即植物→泥炭→褐炭→石炭。由植物变成石炭,有人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名生物化学的时期,第二个时期名动力化学的时期。第一个时期,主要的完全是细菌及其他最低级的微生物的工作。第二个时期是一种地质上的力量,此种力量使植物质发生化学的及物理的变化。此两个时期似和中国书上的所谓“菌解”和“炭化”两个名词大致符合。最近数十年来的研究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所谓煤层实在可以当作是一种“化石的泥炭层”来看。所谓泥炭最初是经过沼泽区域普通所谓“苔  相似文献   
84.
江苏乌桐系Lepidodendropsis hirmeri Lutz的发现与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國东部烏桐系的植物羣曾經德國高騰教授和斯行健研究,他們决定其地質時代屬於下石炭紀的最底部。根据斯行健1943年的論文(Sze,1943,第66頁),东亞下石炭紀的烏桐系的時代,应当相当於歐洲的Etroeungtion期。因为在歐洲方面,下石炭紀所發現的植物化石大部分是發現於Viséan期的,而在定为Etroeung tian期和Tournaisian期的地層中發現植物化石是非常稀少的,斯行健在1943年發表的論文第66頁中曾經提  相似文献   
85.
在古生物学报3卷4期所發表的論文中,作者已經指出:根据延長植物羣的組成分子的植物学上的性質,这一个植物羣是和东亞及世界各处的所謂瑞底克期至里阿斯期以及中侏罗紀的植物羣是完全不相同的。作者又會指出这一个植物羣是以刀Danaeopsis及Bernoullia为主的,根据植物羣在地層土的發生次序,顯然是較老于以Dictyophy-  相似文献   
86.
自从1950年日本古植物学家橘行一氏(Koichi Tachibana)在日本的岩手县(Iwate Prefecture)东祝郡(Higashiiwan-gun)的上泥盆纪的Nakakura(中仓)层发现Leptophloeum 化石后,这一属植物在中国于1951年陆续发现于湖北长阳的黄家磴层,江西安远的盘古山层,广东花县的打鼓岭层,甘肃天水的巴都系,其地层时代俱属于上泥盆纪。中国的上泥盆纪植物群曾经笔者描述于中国古生物志总号136册,新甲种第4号及中国科学第1卷第2期。1954年Leptophloeum 化石复发现于前宁夏省(现属于甘肃省)中宁县的上泥盆纪的红色硬砂岩层,此种重要发现复经笔者报道于古生物学报第2卷第2期及中国科学第3卷第1期。笔者在1952年所发表的论文中对于中国  相似文献   
87.
甘肃中宁县中石炭纪植物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一.绪言本文所研究的材料发现于前宁夏省中宁县大石头井(北纬37°40′,东艇105°30′)。这个地点离中宁县城西北约30公里。中宁县现已划归甘肃省。化石标本是石油管理总局潮水地质队1954年所采集的,队长是郝福顺同志。详细地层状况,我们还不明白,但根据化石种属以及根据这一个地点和土玻地区(离中宁县城东南约40公里)相距不过70公里的事实,我们相信当前的材料也是发现于土坡煤系的。土坡煤系的植物化石已经斯行健和李星学所描述,那篇论文的题目是“宁夏省古生代植物群”(Palaeozoic  相似文献   
88.
本文所讨论的一块化石是北京地质学院杨遵仪教授送来鉴定的。这块化石是张席禔、杨遵仪两教授以及前清华大学地学系学生在1949年所采集的。化石发现于山西北部大同附近的大同煤系,其时代属于下侏罗纪。根据叶的形态以及叶脉的型式,并且根据枝部的不规则地分义的状态,当前的标本几乎和北美下白垩纪初期的Potomac 层中所发现的Phyllocladoposis heterophylla Fontaine(1889,第204页,图版ⅩⅩⅩⅣ,图5;图版CLⅩⅥ,图4)是完全相一致的。Fontaine 1889年所给的关于  相似文献   
89.
赫勒教授在1927年所发表的“山西中部古生代植物化石”一书中曾描述几块楔叶属的子囊穗化石,定为一新种,名Bowmanites laxus,另外一种则定为Bowmanitessp.前者发现于太原附近的下石盒子系,后者则发现于上石盒子系。因为“孢子囊柄”的着生形态,赫勒教授相信他的标本很可能是属于楔叶属的。赫勒当时曾经指出:这些标本暂定其属名为Bowmanites,这个属名是Binney 1870年所创立的,这个属名后来仍被Solms-Laubach 1895年所应用,也曾经被Scott 应用于“Studies in Fossil  相似文献   
90.
1954年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杨敬之、王水两同志至山西东南部研究地层,在石盒子系地层中采集标本甚多,其中有一块分叉的蕨叶(Frond)化石,令人异常注意,本文系着重讨论这一块标本的。此标本系采自武乡县的蟠龙镇的上部石盒子系地层中。这一块分叉的蕨叶化石,显然是属于一种“种子蕨”Protoblechnumwongii Halle 的。这一块标本其蕨叶基部作分叉状态,分叉后其两个叉枝的宽度大致相等,共长度不明,在一个保存较长的叉枝上面,还着生一枚Pr.wongii 一种的羽片的基部(Pinnabase)。羽片虽仅仅保存着基部,但其形态及叶脉的型式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