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9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以H_2SO_3溶液处理小麦苗切段作为模式系统,以乙烷产生、K~ 外渗和叶绿素破坏作为组织受损伤的指标,研究了pH对植物受SO_2伤害的影响。试验结果指出,当处理溶液的pH值降低时,组织受害加重。pH主要是由于对溶液中存在的SO_3~(2-)、HSO_3~-和不解离的H_2SO_3分子这三种形式的分配的影响而起作用的。在pH2~5范围内HSO_3~-占优势,组织受害重;pH>5,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主要是SO_3~(2-)受害轻;pH<2,溶液中最多的是H_2SO_3,出现的严重损伤是由于强酸性引起,而不是由于H_2SO_3本身的作用。伤害和pH的关系曲线与依赖于pH的HSO_3~-分配曲线非常一致,高峰都在pH3~4,但和SO_3~(2-)s或不解离的H_2SO_3分子的分配曲线迥然不同。HSO_3~-是起毒害作用的主要因素,而SO_3~(2-)及H_2SO_3分子的毒性不大。  相似文献   
32.
用来自豇豆根瘤的脯氨酸合成酶△’-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cDNA作探针进行杂交分析,结果表明水稻中存在豇豆根瘤P5cs基因的同源序列,它在盐胁迫条件下转录水平提高。水稻高脯氨酸变异系杂交后代株系的脯氨酸含量和耐盐性均明显高于原始型。应用水稻高脯氨酸变异系为材料进行的试验,结果显示高脯氨酸特性和高耐盐性与此基因的存在及其转录水平的提高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3.
细胞分裂素对渍水小麦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与土壤渍水同时向小麦地上部喷洒细胞分裂素类物质显著减轻了渍害,表现为叶绿素的降解及类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均减慢。不同种类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减轻渍害的活性大小次序为:6-苄氨基嘌呤(6-BA)>玉米素>6-呋喃氨基嘌呤,无生理活性的嘌呤类衍生物6-甲基嘌呤则没有减轻渍害的作用。地上部喷施IAA和GA_3不能延缓因渍水引起的衰老加速,ABA处理则有加重渍害趋势。 比较了经6-BA处理与不处理的植株在渍水时的乙烯产生和衰老出现的时间进程。未经6-BA处理的植株受渍3天时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渍水诱导乙烯产生显著增加,约4天达到高峰。6-BA处理使植株叶绿素含量至少在受渍后5天内没有下降,而乙烯产生量大大地增加,高峰期同样也在受渍后4天。说明渍水引起乙烯增生和衰老加速是受渍小麦体内独立进行的两个过程,乙烯是衰老加速的促进剂,而不是触发这一过程的“板机”。 6-BA处理增加小麦幼苗乙烯产生是由于它提高了体内乙烯生物合成前体卜氨基环丙烷-1-羧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34.
小麦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随年龄增大而上升,同工酶谱也随不同叶层叶龄的增大而加强,并出现新的酶带。 SO_2熏气促进小麦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不同层次叶片比较,幼嫩叶片促进程度比老叶大些。SO_2熏气对小麦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某些酶带有加强作用,并能诱导产生新的酶带。同一叶片的前半叶伤害比后半叶重,过氧化物酶活性也以前半叶为大,说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提高与伤害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陆续报道了植物(包括小麦、水稻、辣椒、番茄、苜蓿以及一些葫芦科的植物等)接触SO_2或HSO_3~-以及发生伤害后产生乙烯和乙烷(Bressan等1979,Peiser等1979,李振国等,1980, 刘愚等1980,1982)。最近我们观察到烟草和上述这些植物不同,它的叶片接触SO_2或HSO_3~-和发生伤害后大量产生丙烯和丙烷。就我们所知,植物受SO_2或HSO_3~-作用和伤害过程中产生三碳烃类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6.
应英国牛津大学邀请,我于1982年8月2—5日在伦敦参加了“第一届国际大气污染物和植物代谢学术讨论会”。会后由皇家学会安排,参观了几个有关的科研机构。下面把会议情况作一简单介绍。这是一个小型学术会议,到会代表60余人,来自19个国家,主要为西欧和北美工业发达国家,包括英、法、德、意、爱尔兰、荷、比、丹、瑞士、瑞典、芬兰、波兰、南斯拉夫和美、加等国;来自亚洲的有印度3人,日本3人,我国1人,此外还有澳  相似文献   
37.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引起了自然科学上的变革,它把生物学从神造论一派的统治者手中解放出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者们欢迎达尔文的学说,认为它是第一个真正科学的有机界的发育理论,虽然它有不少缺点,但基本上是令人满意地解决了近代动植物种的自然起源的问题,因而也为阐明人类史前历史而树立了自然历史的基础。“达文文推翻了那认为动植物的种是彼此没有任何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而第一次把生物学放置到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来,确定了各物种底变更性以及其间的继承性一样。”  相似文献   
38.
大豆对SO2的适应性反应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相似文献   
39.
水稻高脯氨酸愈伤组织变异体的选择及其耐盐性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相似文献   
40.
二氧化硫对植物的伤害和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抗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SO_2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对植物的危害严重。研究SO_2对植物的影响已有百年以上历史,关于可见伤害症状的研究、对生长和各种生理过程的作用等方面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但是,对于它引起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