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3篇
生物科学   27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31.
目的:分析军队医院文职人员的社会性质及地位,调查现役干部对文职人员性质地位的认知情况,为开设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我院56名现役干部和78名文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汇总研究,分析医院文职人员的现状及干部对其性质地位的认知情况。结果:现役干部对文职人员缺乏足够的理解,存在受阻、延迟和弱化的现象;文职人员本身由于对自身权利义务认识不足以及在情感上难以融入军营,身份认同存在难度。结论:提高对军队文职人员的认识,充分发挥军队文职人员队伍的作用,必须提升文职人员的社会效应,加强教育管理,完善培养机制,多方面提升对军队文职人员的认知。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X 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survivin 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 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XIAP及survivin 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经 比较,肝癌组织中XAIP 及survivin 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IAP 和survivin 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的大 小无关,但随肿瘤的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且不同分化程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IAP 和survivin 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XIAP与Survivin 在肿瘤组织中的高表达在促进肿瘤发生、增殖、转移以及耐药,并且能够降低肿瘤的分化程度,增加肝癌的恶性 程度。此外,两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但两者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3.
摘要目的:近年来医务人员工作压力过重而引起的心理疾病日益突出,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研究针对军队医院医务人员的 心理压力及工作满意度情况展开调查,分析影响该群体心理健康的因素,探讨改善心理环境的有效方法,为提升军队医院管理提 供参考。方法:对我院312 名医务人员的基本资料、心理应激及工作满意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军队医院医务人员心理 健康的危险因素。结果: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敏感和偏执,工作中普遍不满的是工资福利、工作负荷、晋升 及人际关系。医务人员所处的岗位和职称等级不同,其心理压力与工作满意度也不同。临床医师与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均较高, 医技与行政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较高(P<0.05);初级职称与中级职称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较高,副高级职称与高级职称人员的工作 满意度较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军队医院的管理人员应完善管理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改善军队医院 医务人员的心理环境,促进医院的发展。  相似文献   
34.
目的:本研究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高血压心室肥厚患者左心房结构,探讨当左心结构发生变化时心脏功能所受到的影响,为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诊断提供检测及诊断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高血压心室肥厚患者7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经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为健康对照组,利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心功能和结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左心房内径(LAD)、心肌质量(LVMM)、舒张末容积(LVEDV)、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口舒张末期流速比值(E/A)。结果:两组间心室收缩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组LAD高于对照组,LVEF及E/A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Ⅰ期、Ⅱ期、Ⅲ期患者间比较,左房内径随血压的升高逐渐递增,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和二尖瓣口舒张期流速比值则逐渐递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直观的显示高血压心室肥厚患者左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对临床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5.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医院面临着自身管理体系和管理方式的重要革新。在新形势下,如何保证医疗质量管理更加规范、管理体系更加完善是医院管理者普遍重视的问题。医疗质量是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的核心、是医院竞争力的实质、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医院医疗质量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受益程度,也影响着医院自身的声誉和效益。因此,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可以有效地保证患者的利益,提高医院竞争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国防建设的需要,军队医院的职能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其不仅为军人提供医疗服务,也为地方群众就医提供便利。军队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直接关系着军人的健康保障,也影响着地方群众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军队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部队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与时俱进,顺应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同时,着眼于未来发展,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管理模式,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实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凋亡相关因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7月~2013年4月的53例肝细胞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一时期在医院体检的50例正常肝组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对两组患者的Caspase-8和Caspase-9mRNA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中caspase-8、caspase-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91%(45/53)、88.68%(47/53)和60.00%(30/50)、82.00%(41/50),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升高趋势,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癌细胞中caspase-8、caspase-9的较高表达显示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肝癌组织细胞增殖凋亡中具有一定作用,肝癌中caspase-8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均对于判断肝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Ⅰ期肠切除吻合术处理急性梗阻性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为普外科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1月实施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的59例急性梗阻性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择期接受结肠癌根治术的42例患者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除肿瘤大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肛门排气、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肿瘤复发率等。结果:与根治切除术组比较,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肿瘤切除率及淋巴结清扫情况优于根治切除术组,且手术切口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早于根治切除术组患者(P0.05);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肿瘤复发转移率均明显低于根治切除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两年的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用于急诊处理急性梗阻性结肠癌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缬沙坦和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7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缬沙坦组、吲达帕胺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27例。缬沙坦组患者采用口服缬沙坦单药治疗,吲达帕胺组患者采用口服吲达帕胺单药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缬沙坦+吲达帕胺缓释片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压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明显高于缬沙坦单药治疗组和吲达帕胺单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缬沙坦单药治疗组和吲达帕胺单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胶囊与吲哒帕胺缓释片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值得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本文针对乙肝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提出相应的干预方法,为提高乙肝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80位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针对两组对象的焦虑、抑郁、偏执等心理问题设计问卷调查,统计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病情重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高于病情轻、中度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治疗有影响,医护人员应积极的对乙肝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自信、摆脱心理障碍,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从而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配合手术治疗中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107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新辅助化疗组和对照组。新辅助化疗组采取术前辅助化疗,而对照组术前不接受化疗。观察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术后随访三年,记录两组患者的肿瘤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结果:新辅助化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66%,毒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89%;新辅助化疗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为5.08%,远处转移率为6.78%;对照组患者局部复发率为12.50%,远处转移率为18.75%。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肿瘤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中,术前对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具有明显的效果,患者近期疗效良好,毒副反应可耐受,且手术后的复发转移率相对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