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9篇
农业科学   7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采用3种洗涤模式对蒸汽爆破预处理玉米秸秆进行脱毒,研究了其酶水解液的乙醇发酵性能,比较了不同用水量下逆流洗涤蒸汽爆破玉米秸秆酶水解液的乙醇发酵性能.结果表明,逆流洗涤脱除主要发酵抑制物的效果最好,批式分次洗涤效果次之,批式洗涤效果最差,3种洗涤方式对主要发酵抑制物乙酸的脱除率分别为100%、92.27%和77.66%.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经固液比1∶7.5(g∶ mL)逆流洗涤、酶水解和水解糖液浓缩后被酿酒酵母发酵24 h,糖利用率97.58%,乙醇得率93.74%.  相似文献   
62.
朝鲜鹌鹑屠宰性能及其与体重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丽 《经济动物学报》2012,16(3):172-176,180
选择7日龄的朝鲜鹌鹑300只(公、母各半),在相同管理条件下饲养至38日龄,每周定期称重,并在38日龄时随机抽取150只(公、母各半)进行屠宰,系统分析公、母鹑的体重及主要屠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除10日龄体重外,朝鲜母鹌鹑的体重均极显著地高于公鹌鹑(P<0.01);母鹑的宰前重、放血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重和胸肌重显著高于公鹑(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公、母鹑不同日龄体重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除母鹑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重、腿肌重及公鹑的屠宰率、半净膛率、胸肌重、腿肌重外,不同日龄体重与其他屠宰性状间多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63.
刘亚钊  王明利  杨春  修长柏 《草业科学》2012,29(7):1176-1181
为抓住机遇快速发展中国牧草种子产业,本研究首先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及地理分布等角度分析了中国牧草种子贸易现状,其次,探讨了中国牧草种子贸易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中国牧草种子贸易的未来趋势及启示。结果显示,中国牧草种子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加、牧草种子进口量短期内将会继续保持高位,但主要牧草品种终将依赖国内市场解决供应;而当前紧迫的任务则是推动进口草种制度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中国牧草种子专业化生产及实施科技兴草战略。  相似文献   
64.
旨在探讨枣果实裂果的机理,笔者采用石蜡切片法结合电镜扫描分析法,对壶瓶枣果白熟期后的阴面和阳面的果皮细胞层数、大小及果皮皮孔等微观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枣果的逐渐成熟,体积不断膨大,果皮细胞层数和果皮细胞大小均呈现"少-多-少"的单峰变化,进入完熟期后逐渐稳定。  相似文献   
65.
通过大田试验,设计3个不同氮肥水平(0、150、240kgN·hm-2)和两种不同施肥比例(基肥:分蘖肥:穗粒肥=40%:30%:30%、基肥:分蘖肥:穗粒肥=30%:20%:50%),研究了氮肥运筹对稻田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特征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田面水NH4+-N和总N浓度在施肥后第1d达到最大值,随后降低,在施肥后的第7d,分别降为峰值的7.88%~17.84%和29.71%~45.55%。施氮水平介于0~240Nkg·hm-2时,水稻产量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氮素的吸收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却随之降低。在高氮水平(240kgN·hm-2)下,与氮肥前移相比(基肥:分蘖肥:穗粒肥=40%:30%:30%),采用氮肥后移(基肥:分蘖肥:穗粒肥=30%:20%:50%)的施肥比例,水稻产量增加了6.2%、氮素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了30.49%和23.72%,而氮素生理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差异不显著,说明适宜的氮肥运筹可以增加水稻的产量,提高氮素的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减少氮素损失。  相似文献   
66.
比较了热浸提、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3种方法和水、乙醇、甲醇、丙酮4种不同溶剂对盐肤木叶多酚提取的影响.选择乙醇溶液和热浸提作为基本提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盐肤木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1∶15(g∶mL),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的粗多酚溶液离心后直接干燥得到粗多酚粉末或经过乙酸乙酯萃取分离,烘干分别得到乙酸乙酯相干粉和水相粗多酚干粉,接着对获得的粗提物进行了多酚纯度测定和抗氧化等生物学功能检测.结果显示,3种粗多酚纯度分别为:直接干燥的37.53%,水相的为19.26%,乙酸乙酯相的为59.44%.提取物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大于维生素C,略小于商品化茶多酚.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对早熟棉花种子萌发特性及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新陆早45号和新陆早65号为试材,设置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处理,测定棉种萌发过程中种胚相对含水量、发芽势、发芽率以及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随盐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0~15 h内相对含水量持续上升,15~60 h逐渐平缓,63 h时相对含水量有上升趋势。新陆早45号种子的相对含水量在不同盐浓度下表现为:0.2%比对照的相对含水量高,0.8%相对含水量最低;新陆早65号的不同浓度处理间无明显差异。吸水速率新陆早65号>新陆早45号,且相对含水量新陆早65号>新陆早45号;随盐浓度的增加,2个品种的发芽势均有下降;处理前60 h在0.2%、0.4%、0.6%和0.8%盐浓度处理下,新陆早65号的平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新陆早45号分别高出15%、19%、2%和13%,相同NaCl浓度胁迫的80 h内,新陆早65号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在0.2%、0.4%、0.6%和0.8...  相似文献   
68.
RB211-24G 型燃气发生器广泛应用于天然气管道压缩机组,由于设备不断改型、采购批次不同等原因,燃气发生器可调进口导向叶片部件在构型上存在差异,压缩机组现场控制系统在软硬件上也存在差异。作为燃气发生器的核心组成部分,可调进口导向叶片在燃气发生器启停机和正常运转过程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深入比较不同构型之间的差异,总结出莫格阀的控制特性,对不同控制系统软硬件进行对比,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系统改造方法。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可调进口导向叶片的有效控制,减少压缩机组空机位,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并提升管网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69.
荆半夏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SRAP技术对10种不同叶形荆半夏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40对SRAP引物中有39对表现多态性,共获得632条多态性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16.2个多态性条带。根据SRAP标记的结果,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遗传相似系数为0.105~0.978,将10种不同叶形荆半夏划分为5类:聚类结果很明显地将三叶荆半夏和五叶荆半夏区分为两大类;三叶半夏大类中又可分为4个亚类:Ⅰ类:无缺刻的耳叶形荆半夏、尖叶形荆半夏、圆叶形荆半夏、叠叶形荆半夏、窄芍药形荆半夏和芍药形荆半夏;Ⅱ类:耳叶形荆半夏(缺刻);Ⅲ类:宽狭叶形荆半夏;Ⅳ类:狭叶形荆半夏。该研究为半夏属植物的鉴定和遗传研究提供了新的DNA分子标记技术手段,并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荆半夏的遗传背景、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70.
Th IPK2 is an inositol polyphosphate kinase gene cloned from Thellungiella halophila that participates in diverse cellular processes. Drought is a major limiting factor in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 production.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 IPK2 gene could increase the drought resistance of transgenic wheat. The codon-optimized Th IPK2 gene was transferred into common wheat through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driven by either a constitutive maize ubiquitin promoter or a stress-inducible rd29 A promoter from Arabidopsis.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the foreign gene in the transformed plants. The transgenic expression of Th IPK2 in wheat led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drought tolerance compared to that observed in control plants. Compared to the wild type(WT) plants, the transgenic plants showed higher seed germination rates, better developed root systems, a higher relative water content(RWC) and total soluble sugar content, and less cell membrane damage under drought stress conditions. The expression profiles showed different expression patterns with the use of different promoters. The codon-optimized Th IPK2 gene is a candidate gene to enhance wheat drought stress tolerance by genetic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