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业科学   1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稻曲病是一种水稻穗部病害,在世界各水稻主产区均有发生,已成为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也属于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稻曲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研究其病原菌致病机制,对找寻防治药物的特异性靶标具有重要作用,可为抗病分子育种提供新的思路,为稻曲病菌防治药剂研发提供新的靶标。本文综述了稻曲病菌侵染过程、致病相关基因功能研究、水稻响应稻曲病菌侵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策略。现有研究表明,稻曲病菌能成功侵染水稻孕穗期雄蕊的花丝引起发病。病原菌可通过抑制多个水稻免疫途径实现成功侵染;还可模仿胚珠受精激活水稻灌浆、糖代谢等途径为稻曲球的形成提供营养物质;全基因组测序完成和基因编辑技术在基因敲除中的成功应用,为稻曲病菌功能基因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稻曲病菌独特的侵染过程和营养利用机制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苄嘧磺隆与尿素混用对陌上菜吸收除草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4C-苄嘧磺隆与尿素混用,处理后1h,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 (Krock.) Philcox]植株的14C放射性计数达到高峰.然而,14C-苄嘧磺隆单用,陌上菜植株的14C放射性计数随时间延长而缓慢增加,直至48h仍显著低于1h的除草剂与尿素混和的14C放射性计数.处理后24h,14C-苄嘧磺隆在陌上菜植株中的分配以根系最高,茎次之,叶最低.14C-苄嘧磺隆+尿素浸根,促进陌上菜植株对除草剂的吸收,但涂抹叶片时,无论单用还是混用,陌上菜植株均不吸收除草剂.  相似文献   
13.
对近年来在江苏、安徽等省大面积发生的水稻小粒穗现象进行了症状描述、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有关预防小粒穗发生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5个水稻品种对水稻纹枯病菌鉴别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苗期接种法和大田成株期接种法,对5个具有不同纹枯病抗性的水稻品种Lemont、武育粳3号、Jasmine85、C418和YSBR1进行纹枯病抗性评价。苗期接种结果表明,30个来源不同的纹枯病菌接种5个品种后,5个品种苗期表现出明显的抗感差异,30个菌株之间致病力差异亦明显,且品种与菌株之间互作显著。根据聚类分析结果,从30个菌株中筛选出5个致病力不同的菌株(分别为GD118、C30、E67、YN7和YN3)进行水稻品种成株期抗性鉴定,发现水稻品种成株期的抗感差异亦显著。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农业部正式实施了四种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试点行动。从2月份开始,中国水稻研究所结合农业部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试点行动项目,在全国8省(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辽宁、黑龙江省)10县市开展了有关农民在水稻生产上采用的技术及与技术采用时最关心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用植物激活蛋白、植物基因激活剂、万保植物抗病蛋白等处理早籼稻品种中鉴99-38和中早25,比较了处理后的早籼稻在发芽、干物质重量、剑叶比重、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叶片主要酶活性、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稻谷产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植物激活蛋白和万保能通过诱导、激发、调节植物体内的一系列功能蛋白,启动植物防卫反应,激活植物的免疫系统,提高植物本身的免疫力,具有调节植物生长代谢系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调查了秋优838、特优253、特优273和天优6号4个水稻品种的水稻纹枯病病级与水稻产量损失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水稻品种的平均结实率随着病级的变化而变化,且0~7级的平均结实率差异极显著,说明我国目前使用的水稻纹枯病9级分级标准是合理的。秋优838、特优253、特优273和天优6号发生病害的病级(Y)与平均结实率(X1)的相关模型分别为:Y=25.6473—0.2639X1,Y=21.3188—0.21X1,Y=26.6618—0.2698X1和Y=25.4519—0.2756X1;病级(Y)与千粒重(X2)的相关模型分别为:Y=56.3323—1.9635X2,Y=51.4172—1.747X2,Y=88.6786—3.07927(2和Y=62.3624—2.1912X2。  相似文献   
18.
杂交稻混合种植利用多基因抗性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稻瘟病是最主要的世界性水稻病害,化学防治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防控措施。通过室内生测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试了多个特效药剂和广谱药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探讨了稻瘟病的最优防治适期和穗颈瘟、稻曲病兼防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三环唑仍然是预防穗颈瘟的特效杀菌剂,而嘧菌酯、肟菌酯·戊唑醇和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等广谱杀菌剂对叶瘟表现出更好的防控效果。始穗期是防治穗颈瘟的关键时期,在发病严重的情况下在齐穗期再施1次药是必要的。如果选用合适的药剂,破口前施药对穗颈瘟也有一定的防控作用。由于防治稻曲病的最佳施药时期是破口前,因此,一次施药兼防穗颈瘟和稻曲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