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业科学   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田间裂区试验结果表明,玉米雄性不育单交种与可育单交种按一定种子量比例(量比)掺和和以行数比例(行比)间种,均能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其中雄性不育单交种与可育单交种以量比3∶1的处理小区产量最高,其次是以行比4∶2的处理,但二者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2.
以种植在宁夏大学实验农场的7年生灵武长枣为材料,从植株的不同冠层采集成熟期的果实,测定上、中、下3个冠层果实的纵横径、果型指数、单果质量、不同冠层果实数、产量等指标,分析灵武长枣果实大小和形态差异,探究其果实外观性状指标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灵武长枣果实的纵横径、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均呈现正态分布,试验地果实纵径20~6...  相似文献   
63.
采用开放式和封闭式2种方式进行蚕沙堆沤,测定了堆沤过程中蚕沙各理化指标(含水率、温度、pH、有机碳、氮、磷、钾、腐殖酸以及发芽指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50 d的堆沤进程中,封闭式堆沤发酵温度低、发酵速度慢,各时期理化指标变化平稳;开放式堆沤经历2次升温期,第1次温度高(50 ℃以上持续9 d),第2次温度低,温度对各个时期理化指标的波动造成较大影响;蚕沙经过20 d的开放式堆沤可基本达到有机肥的技术标准,蚕沙有机碳质量分数为352.41 g/kg,w(C)/w(N)为11.01,总养分(N + P2O5 + K2O)质量分数为81.2 g/kg, pH 7.14,发芽指数>50%.  相似文献   
64.
65.
为明确泰山茶园害虫种类及主要害虫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茶园害虫43种,分属2纲7目27科.主要害虫有小贯小绿叶蝉、茶蚜、黑刺粉虱及绿盲蝽.小贯小绿叶蝉全年有2个高峰期,分别在6月上旬和8月上旬;茶蚜全年有2个高峰期,在5月上旬和9月中上旬;黑刺粉虱从4月初至11月初,各种虫态均可见;绿盲蝽的盛发期在5月份.  相似文献   
66.
以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和幼虫为试材,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和成虫药膜法,测定几种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和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二嗪磷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具有较高的活性,为59.05mg/kg,其次为阿维菌素,为72.89mg/kg;对成虫测定结果表明,联苯菊酯、马拉硫磷对成虫活性高于噻虫嗪、烯啶虫胺,分别为0.30、0.15mg/kg,对成虫表现出良好的活性。二嗪磷、阿维菌素、联苯菊酯、马拉硫磷可以作为韭菜迟眼蕈蚊幼虫、成虫期防治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67.
孙竹波  刘震  马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27-13428
[目的]为防治栝楼根结线虫提供方法支持。[方法]分别以98%棉隆微粒剂3、5%威百亩水剂、根肥得、甲壳胺0、.5%阿维菌素乳油为供试药剂,在肥城市王瓜店镇进行了防治栝楼根结线虫试验。[结果]用98%棉隆微粒剂203、04、0 g/m2处理后,栝楼病株率分别下降27.34%4、8.00%、53.34%,其防治效果分别达57.38%7、2.73%7、4.24%。用35%威百亩水剂69、1、2 g/m2处理后,栝楼病株率分别下降25.33%4、0.00%3、7.00%,其防治效果分别达50.50%6、7.33%、68.89%。甲壳胺和根肥得的使用剂量不变的条件下,加入4.56、.07、.5 g/m2阿维菌素,栝楼病株率分别下降28.00%4、1.34%、44.00%,其防治效果分别达53.91%、69.53%、71.09%。[结论]使用98%棉隆微粒剂和35%威百亩水剂防治栝楼根结线虫的适宜剂量分别高于30、9 g/m2。在甲壳胺和根肥得的辅助下,使用0.5%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栝楼根结线虫的适宜剂量在6.0 g/m2以上。  相似文献   
68.
马冲亚  李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287-19288,19371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和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特点,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长春南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动态分析。根据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选取14个评价指标,提出5级评价标准,对南湖湿地的生态系统状况进行评价,明确各年的健康状况及制约因子。结果显示:2004~2008年,长春南湖湿地生态系统平均健康综合指数为2.582,整体处于亚病态,但总体上是在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将评价结果与实际进行对比分析,证明评价结果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9.
周超  张勇  梁超  马冲  杨丽娜  任宏 《农学学报》2023,13(12):34-38
为明确4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不同虫态草地贪夜蛾的敏感性,采用浸卵法、浸叶法、饲喂毒营养液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四氯虫酰胺、溴氰虫酰胺对草地贪夜蛾的卵、幼虫、成虫毒力。结果表明,4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均不影响卵的发育,但可以明显降低初孵幼虫存活率;四氯虫酰胺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毒力最高,LC50值为0.12 mg/L,其次是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分别为溴氰虫酰胺毒力的33.83、5.21、2.24倍;对成虫敏感性最高的是氯虫苯甲酰胺,为6.20 mg/L,其次是四氯虫酰胺、溴氰虫酰胺,氟苯虫酰胺敏感性最低,为25.96 mg/L。采用3种生测方法测定了不同虫态草地贪夜蛾对4种双酰胺类杀虫剂敏感性,可以为草地贪夜蛾的化学防治和抗性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0.
近30年四平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平市为研究区域,利用1980,1995和2010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基于GIS空间分析功能,根据土地利用状态转移矩阵对四平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四平市的草地、沼泽地、盐碱地面积减少幅度最大,其次为林地和水域面积,耕地面积增加明显。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的综合动态度变化速率快于北部和东南部地区。西部及东北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变化最大,并逐渐向中部地区递减,北部和东南部地区的空间变化最小。土地利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主要包括大气环境效应、土壤环境效应、水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