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本试验区设在广西钦州市三十六曲林场,属北热带低山丘陵区,周围人口比较稠密,以农林业为主,村镇居民生活及发展砖瓦、石灰等副业均以柴草为能源,因此,对森林及林下植被破坏甚为严重;该林区分布有大面积马尾松纯林和疏残林,植被单纯,经营粗放.为马尾松毛虫大量繁殖提供了适宜条件。六十年代以来,在松毛虫大发生期  相似文献   
12.
番禺局从进口原木中截获大家白蚁和台湾乳白蚁1997年9月22日,番禺动植物检疫局在对马来西亚进口原木检疫时发现有白蚁活成虫。经室内鉴定并由广东昆虫研究所平正明先生复核确认为大家白蚁CoptotermescurvignathusHolmgren和台湾乳...  相似文献   
13.
广东口岸部分进口水果农药残留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保留时间锁定的新技术,建立了多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并对广东口岸进口的5个国家6种水果品种81个样品进行了农药残留的检测与分析,结果共检出25种农药,部分农药超标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斯氏线虫对马尾松主要钻蛀性害虫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每头纵坑切梢小蠹老龄幼虫上放入100条侵染期斯氏线虫后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15~30℃的范围内幼虫死亡率较高,尤以25℃下防治效果最好,处理5天后幼虫死亡率即达100%;在10℃和35℃条件下,幼虫死亡率极低,仅为10%和18%;在10℃下线虫仍保持较高侵染力,当移入25℃下培养后很快恢复活动;在35℃条件下线虫大部分迅速死亡.说明温度对线虫处理害虫的致死率及致死速度有明显影响.剂量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多种钻蛀性害虫的斯氏线虫最佳使用剂量为2 000条/mL.冬春季进行大规模杀虫试验防治效果优于夏秋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