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66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以红皮沙拐枣(Calligonum rubicundum Bge.)果实形态特征为研究对象,在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自然分布区选取了8个居群,进行群落调查、果实收集与室内测量。应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偏相关分析法,对各居群和样株间果实形态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果实的长、宽、大小、形状,瘦果的长、宽、大小、形状,以及果翅深、翅齿深、翅间距、肋间等肋上两翅间夹角14个数量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果实形状、熟果颜色、齿的形状、翅扭曲方向4个质量指标也存在一定差异。研究表明,红皮沙拐枣各居群间果实形态差异显著(P0.000 1),存在多态性;样株间果实形态也存在一定的多态性。该研究结果为红皮沙拐枣及其相关种类种中下等级的进一步分类提供重要参考,为沙拐枣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2.
为减轻葡萄越冬掩埋的劳动强度,2013/2014 年冬季,在新疆吐鲁番进行双层覆膜、再生棉被和土埋下温度的逐日观测。结果表明,双膜覆盖比再生棉被和土埋的热性能好。双膜最低温度高于-18℃冻害临界值,有较高的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的补偿温度,可以缓解最低温度时的冷冻。双膜覆盖“春提早”的作用明显,增加了生长期,使得果穗大而重。双膜还比再生棉被和土埋廉价,容易起步,还可利用温室淘汰旧膜使成本更为低廉。  相似文献   
33.
15种荒漠珍稀濒危植物化学成分分析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的化学成分与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研究不同生境条件下植物化学成分可了解植物生物学,生理生化特性,而在相同生境条件下的植物化学成分可了解植物种间的特性和变异,对植物的迁移,繁育提供立地依据。关于我国一些植物种群和优势植物的化学成分,候学煜先生做过系统的研究。对荒漠植物的营养成分也有报导。本文着重荒漠珍稀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种间比较,为今后荒漠植物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对荒漠区域植物生理,生态学。地球化学的研究提供资料。 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4.
短毛柽柳的分类学地位一直是柽柳属中争论的焦点之一。由于所持划分依据不同 ,认为短毛柽柳为刚毛柽柳杂种、变种或一独立的种。本文系统回顾了短毛柽柳的研究历史 ,对前人所做的有关刚毛柽柳和短毛柽柳形态学、解剖学、孢粉学、植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 ,并查阅了大量的标本 ,认为短毛柽柳是刚毛柽柳的一个变种 ,是从刚毛柽柳进化到另一个极端种的中间过渡阶段 ,同意Baum的意见 ,将其学名恢复为Tamarixhispidavarkarelinii (Bge)Baum .。  相似文献   
35.
柽柳属(Tamarix L.)系统学研究历史及现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柽柳属是有花植物中分类最为混乱的属之一。柽柳属种间极易天然杂交,因而形成复杂的多型现象,各种之间的界限难以确定,分种混乱,种数不清,本文系统回顾了柽柳属系统学研究历史,阐述了分类依据的争论及分类研究的现状,探讨了起源及散布,进化趋势及与柽柳科其他各属系统学关系。  相似文献   
36.
土壤微生物在生物结皮形成中的作用及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荒漠地区的固定、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上,微生物、藻类植物及地衣、苔藓植物能参与并形成生物结皮,其在干旱和半干旱荒漠地区具有重要生态意义。其中土壤微生物因其极强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在生物结皮形成各阶段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它的组成、分布和数量因沙丘类型和沙土层深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也受到季节和植被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理代谢活动及数量变化可以改变沙土表面理化性质,在土壤结皮的形成、植物营养的转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植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珍稀濒危的沙冬青属2种沙冬青群落的区系组成、生活型、生态型组成、群落中物种恒有度、群落结构、多度、盖度特征的对比研究,发现其群落组成均以藜科、菊科、豆科占优势,以温带分布和泛地中海分布为主,且旱生的多年生草本、半灌木等比重较大,均表现出草原化荒漠的特点,群落结构中灌木层和草本层明显,具较强的相似性;二者共有科、属虽较多,但共有种数少,群落中常见种不同,蒙古沙冬青群落物种组成和区系组成比新疆沙冬青丰富,结构也较复杂,群落类型较多,多度和盖度也大,但均一性较差;新疆沙冬青群落旱化程度较高.从整体上看,2种沙冬青群落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较低,多度、盖度不高,很容易受到破坏,新疆沙冬青群落比蒙古沙冬青群落更容易被破坏.  相似文献   
38.
水分胁迫对柽柳植物可溶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58,自引:4,他引:54  
甘蒙柽柳(TamarixaustromongolicaNakai)、多枝柽柳(T.ramosisssimaLedeb.)、中国柽柳(T.chinensisLour)短穗柽柳(TlaxaWild.)刚毛柽柳(T.hispidaWild.)密花柽柳(T.arceuthoidsBge.)、甘肃柽柳(T.gansuensisH.Z.Zhang)和短毛柽柳(T.kareliniiBge.)在土壤缓慢水分胁迫  相似文献   
39.
水分胁迫对柽柳组织含水量和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甘蒙柽柳(TamarixaustromongolicaNakai)、多枝柽柳 (T.ramosissimaLedeb.)中国柽柳(T.chi-nensisLour)短穗柽柳(TlaxaWild.)刚毛柽柳(T.hispidaWild.)密花柽柳(T.arceuthoidsBge.)甘柽柳(T.gansuensisH.Z.Z.Zhang)和短毛柽柳(T.kareliniBge.)在土壤缓慢水分胁迫条  相似文献   
40.
吐鲁番葡萄覆膜越冬新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轻葡萄越冬掩埋的劳动量,2011和2012年冬季在新疆吐鲁番进行了葡萄越冬黑塑料布双层和单层、白塑料布单层覆盖,逐日观测其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探讨葡萄越冬覆膜方法。结果表明,采用黑塑双层覆盖优于单层,寒冷期的最低温度双层覆盖高于单层覆盖1.3-1.5℃,最高温度高于单层覆盖2.6-3.0℃,有利于抵御极端最低气温和长期低温的冻害。双层覆盖的生长期比单层覆盖增加了3-15 d,更有利于葡萄生长。但在转暖期的最高温度,双层覆盖高于单层覆盖5.9-9.4℃,有增温过快的温室效应弊病,白塑材料优于黑塑材料,生长期比黑塑材料增加了12 d。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建议秋季最低气温稳定在0℃时应该封边防冻,以免过晚造成封土不便;在春季最高气温稳定在5℃时应该放边降温,并且即刻春灌融冰,过晚了会造成高温高湿枝条发霉,甚至烧苗抽条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