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66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革苞菊属(Tugarinovia Iljin)为阿拉善荒漠特有属,预测气候变化对革苞菊属潜在地理分布的影响对其保护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革苞菊属当前在中国的34个分布点和22个环境变量,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模拟当前和未来(2050s、2070s)3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SSP1-2.6、SSP2-4.5和SSP5-8.5)革苞菊属在中国的分布格局变化,采用ROC曲线下方的面积AUC值检验模型预测效果,以刀切法和综合贡献率分析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MaxEnt模型模拟准确度较高(AUC=0.992);海拔、最暖季度降水量、最冷季度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是影响革苞菊属地理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2)当前革苞菊属适生区面积和高适生区面积范围均较小,适生区面积为37.08×10^(4)km^(2),高适生区面积为6.89×10^(4)km^(2),主要沿着阴山和贺兰山一带呈破碎化分布。(3)未来3种气候情景下革苞菊属高适生区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且在SSP5-8.5气候情景下增加幅度较大;其适生区质心主要向东(阿拉善左旗)迁移。  相似文献   
22.
新疆野扁桃与其近缘种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扁桃(Amygdalus ledebouriana Schlecht)为野生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我国仅分布在新疆。为研究野扁桃与栽培扁桃及其近缘种的亲缘关系,对新疆野扁桃、栽培扁桃、栽培桃和桃属部分物种的叶绿体matK基因进行测序,基于Kimura 双参数模型计算种间遗传距离,并以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野扁桃与蒙古扁桃和榆叶梅的遗传距离较小,与栽培扁桃和桃属物种(桃、山桃和蟠桃)的遗传距离较大;栽培扁桃与山桃、蟠桃和桃的亲缘关系较其与野扁桃、榆叶梅和蒙古扁桃的亲缘关系更近。  相似文献   
23.
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特有珍稀植物沙生柽柳(Tamarix taklamakanensis)潜在适宜分布的影响,选用过去气候(1961—1990年)、2050年气候、2070年气候3种情景,利用Maxent模型模拟沙生柽柳潜在分布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沙生柽柳的适宜潜在分布区主要集中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库姆塔格沙漠、内蒙古阿拉善荒漠的西北部,最适宜的潜在分布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腹地及盆地东部的库木塔格沙漠地区;(2)与过去潜在分布范围相比,未来2050年和2070年气候背景下,沙生柽柳的最适宜潜在分布范围均有萎缩趋势;(3)影响沙生柽柳潜在地理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最干季降水量、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最暖季降水量。  相似文献   
24.
为了省工、省力,又能应对-37℃的极端最低气温和长期低温,对降雪晚而少的干冷年份和早而多的湿冷年份,进行了白塑料和黑塑料薄膜双层和单层覆盖的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双层覆盖比单层优越.在积雪深度不足9cm,最低气温-22℃时,双层覆盖下的最低温度是-9.9℃,而单层覆盖则是-16.0℃,出现了减产,果穗变得小而轻、新枝条短等生产性能不良的影响.在塑膜覆盖中,采用白塑料薄膜较黑塑料薄膜优越.在干冷年份,黑塑膜上不容易保留雪被,单层覆盖-16℃时,而白塑膜因为有雪被覆盖,则是-13.2℃,而且白塑料薄膜价格比黑塑料薄膜便宜近一半.  相似文献   
25.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地貌部位生物结皮的选择性分布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固定和半固定沙漠,其间广泛发育着以地衣植物为主的生物结皮,是除种子植物以外的固定沙面的重要生物因子。研究表明,生物结皮的分布对地貌部位有较强的选择性,生物结皮的不同发育阶段种类组成亦有较大的差别。沙垄顶部为流动或半流动沙丘,主要以微生物种类分布为主。沿沙垄顶部向两侧坡间延伸,开始出现发育较弱的藻结皮,脆而极易破损。从坡上部至坡中部出现发育充分的藻结皮,具有一定的抗机械能力,并在局部微地形凸起部位有地衣植物出现。沿坡中部至坡下缘部,逐渐开始发育有良好的地衣结皮。同时,在蛇麻黄等低矮灌木群落下已经发育有苔藓结皮。丘间低地是生物结皮最为丰富的部位,苔藓植物除分布于低矮灌丛下外,还在灌丛间形成面积不等的纯群,与发育良好的地衣结皮镶嵌分布。  相似文献   
26.
新疆禾本科牧草种质资源及区系组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冯缨  潘伯荣  周斌 《草业科学》2003,20(10):7-9
新疆禾本科牧草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禾本科牧草有71属322种54亚种;从地理成分上来分析,它的成分多样,但温带性质明显;区系中单种属、少种属较多,表明该区系的年青性。大多数种类为草地植被的优势种、亚优势种或主要伴生种,为天然草地的主要组成成分,牧草资源利用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27.
新疆的沙漠与风沙灾害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漠面积占全国沙漠面积的59.2%,简介了该区沙漠的分布特点和自然特点,在分析该区风沙运动产生的6种灾害类型基础上提出了防治风沙灾害对策,并结合40年的科研实践总结出防治风沙灾害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8.
浩瀚的大沙漠,干旱、炎热。对于人类来说,沙漠是生命的禁区。但是这里却是许多植物的家园。科学家们把这些植物称为“沙生植物”,它们与“沙漠植物”是不同的概念,但它们是沙漠植物组成中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29.
新疆是我国沙拐枣属植物分布最多的省份,有19种,约占了82.6%,其中新疆特有种有5个,在北疆准噶尔盆地分布种类最多;从沙拐枣的形态、遗传、物候、抗逆性以及分布格局五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揭示新疆沙拐枣属植物多样性特征以及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为深入开展沙拐枣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以及自然植被的科学经营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我国沙拐枣属(Calligonum L.)天然群落的土壤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沙拐枣属(Calligonum L.)群落天然分布区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土壤机械组成以细砂粒与中砂粒为主;pH值为7.72~8.96,呈中性偏碱性;盐分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大,差异显著;有机质积累少,养分和有机质含量偏低,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依据土壤理化性质,将我国沙拐枣属不同天然群落的土壤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低盐化与强碱化的风沙土是我国沙拐枣属群落土壤分布最广的类型.土壤pH值所表现出的弱变异水平表明,土壤pH是影响沙拐枣属天然群落生长与分布的重要因子.沙拐枣属植物能够在我国荒漠地区作为典型的固沙先锋植物,在生态修复中应根据沙拐枣属不同群落的土壤理化性质来选择适宜的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