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5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于2018年在宁波市镇海区进行了植保无人机喷雾技术防治水稻稻曲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大疆MG-1p植保无人机喷洒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与人工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施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在添加了助剂怀农特15 mL·hm-2后,只需常规用药量的85%即可达到不添加助剂的防效。表明使用植保无人机施药的效果与人工施药效果相当,但由于其具有省工、省时、节约劳动力、安全高效等显著优点,因此,今后必将成为“机器换人”的重要组成形式。  相似文献   
12.
首次在国内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 为模式生物对24 种除草剂进行了生物筛选试验, 结果表明, 用蛋白核小球藻筛选除草剂活性的方法快速、敏感, 恰好弥补了培养皿法的不足之处, 可以构成除草剂活性筛选的第二套筛子。用这种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常规筛选, 将减少具有潜在活性化合物的漏筛, 也可作为初筛以适应微型高通量筛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甬优籼粳杂交稻稻曲病的防治药剂,对6种药剂的预防效果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 -2处理预防效果最好,药后41 d穗防效、粒防效分别为90.4%和91.7%;其次为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1 050 g·hm -2处理,穗防效、粒防效分别为85.8%和90.8%;第五为325克/升苯甲·嘧菌酯悬浮剂750 g·hm -2处理,穗防效、粒防效分别为75.4%和78.3%;10%井冈霉素水剂2 250 g·hm -2处理的防效最差,穗防效、粒防效分别为67.6%和68.8%。但井冈霉素与苯甲·丙环唑减量混合使用对稻曲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穗防效和粒防效分别为90.8%、92.2%。生产上预防甬优籼粳杂交稻稻曲病时可优先选用肟菌·戊唑醇或啶氧·丙环唑2个单剂进行防治,也可选用10%井冈霉素水剂2 250 g·hm -2+300克/升苯甲·丙环唑乳油300 g·hm -2来进行预防,均可高效预防稻曲病的发生,交替使用有利延缓病原菌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4.
稻田除草剂大量及高频使用对农作物安全、土壤及水体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使得除草剂减量使用刻不容缓。水稻机插田药后长时间保水可显著抑制杂草,以此可减少除草剂用量,但长时间保水会导致水稻发育受限。盆栽试验表明,无论是否喷施除草剂30%苄嘧·丙草胺乳油,杂草发生随保水时长增加而减少,且喷施除草剂对杂草防除具显著效果。田间试验表明,稻田施用30%苄嘧·丙草胺乳油100 mL/667m~2后,药后保水7 d时的水稻分蘖及抑草的综合效应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5.
7种药剂防治甘蓝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了7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d防效均达96%以上,且持效性好,药后14 d防效仍保持77%以上,可作为防治甜菜夜蛾的首选药剂;20亿PIB/g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和20%甲维·虫酰肼的防效次之,但速效性较差,药后1d防效均在48%以下,应用时宜适当提前用药.150 g·L-1茚虫威悬浮剂、2%甲维盐乳油和16%甲维·氟铃脲乳油3种药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效稍差,在生产上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高效低毒药剂,以480 g·L-1毒死蜱乳油和清水处理为对照,对200 g·L-1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等4种低毒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200 g·L-1氯虫苯甲酰胺150 mL·hm-2和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150 g·hm-2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显著高于480 g·L-1毒死蜱1 500 mL·hm-2,且持效性好,药后22 d的防效分别为84.32%和83.76%;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750 mL·hm-2和24%氰氟虫腙悬浮剂750 mL·hm-2的防效一般,药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77.49%和69.06%,但持效性差,药后22 d防效均下降至50%以下,且低于480 g·L-1毒死1 500 mL·hm-2的防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比较了8种植物提取物对苜蓿蚜的驱避和毒杀作用。结果显示,大蒜提取物对苜蓿蚜的驱避效果最好,药后1d驱避率为85.49%,药后3d为81.83%;对苜蓿蚜毒杀效果较好的是大蒜、茶籽饼和丁香提取物.药后3d死亡率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在室内条件下初步研究了螟黄赤眼蜂和稻螟赤眼蜂2种本土赤眼蜂对小菜蛾卵的寄生效果。结果显示,螟黄赤眼蜂对小菜蛾卵的寄生率要显著高于稻螟赤眼蜂,且接蜂适宜蜂卵比要低于稻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蜂卵比1∶5时寄生率在50%以上,而稻螟赤眼蜂1∶2蜂卵比时寄生率就低于50%。卵龄对赤眼蜂寄生小菜蛾卵的效果也影响很大。36 h内小菜蛾卵的寄生率无明显差异,但36 h以后则寄生率开始急剧下降。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螟黄赤眼蜂对小菜蛾卵的寄生能力要强于稻螟赤眼蜂,可用于作为小菜蛾生物防治赤眼蜂种群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田间测定了大蒜、薄荷、紫娇花等7种非寄主植物对蚜虫、小菜蛾和菜青虫3种甘蓝主要害虫的有效驱避距离及其消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甘蓝大棚入口处种植大蒜、薄荷后,甘蓝上蚜虫发生量分别减少了5835%和5617%,小菜蛾发生量分别减少了5204%和4052%;种植大蒜和紫娇花后,菜青虫发生量分别减少了5536%和4152%。大蒜对菜青虫的有效驱避距离为30 m,对甘蓝上蚜虫为10 m,对小菜蛾为05 m;薄荷对甘蓝上蚜虫的有效驱避距离为30 m,对菜青虫为10 m,对小菜蛾驱避效果不显著;其他处理对3种害虫的有效驱避距离均在05 m以下。总体驱避效果为:大蒜>薄荷>狭叶薰衣草、迷迭香、碰碰香、鼠尾草、紫娇花。  相似文献   
20.
宁波不同蔬菜基地小菜蛾对5种农药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宁波各主要蔬菜产区的小菜蛾品系对阿维菌素、毒死蜱等5种常用农药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水平最高,抗性指数达到了84.33~285.73;对毒死蜱和虫螨腈的抗性中等,抗性指数在6.66~24.05之间;而对氟虫腈、氟啶脲的抗性水平则较低,抗性指数为2.77~9.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