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业科学   1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正向纵深推进,这不仅为做好森林防火提供了新的机遇,也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探讨建立新的护林防火联防组织,着重抓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火源管理机制,加强扑火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2.
为加快大豆产业发展,自贡市针对生产实际,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引导、搞好培训指导、狠抓示范带动、增加资金投入、严格检查督促"等6项组织保障措施,全面落实"优化带植、选用良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防除杂草、防病治虫、控旺防倒"等8项主推技术措施,扎实推进套作大豆高产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实现了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152.61 kg,千亩展示片平均亩产161.42 kg,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183.71 kg,促进了大豆大面积平衡增产。  相似文献   
93.
【目的】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我国重要农业入侵害虫,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是其优势捕食性天敌。论文旨在系统评价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控制作用以及同一地区两个种群的生物学差异。【方法】采集露地辣椒上的南方小花蝽和西花蓟马在室内条件下饲养2—3代后,用带花的辣椒嫩梢饲喂西花蓟马,用西花蓟马2龄若虫饲喂南方小花蝽进行试验。采用两性种群生命表和特定年龄-阶段捕食率的研究方法,系统测定南方小花蝽和西花蓟马云南种群的生长发育、繁殖力、捕食率以及预测种群数量增长模型。【结果】南方小花蝽和西花蓟马的不同虫期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发育阶段重叠现象,且两种昆虫的雌成虫存活率均高于雄成虫。南方小花蝽若虫共5个龄期,而西花蓟马为4个龄期,南方小花蝽具有更长的若虫历期和更短的成虫寿命,且各发育阶段的存活率均低于西花蓟马,尤其是雌成虫的存活率要明显低于西花蓟马。南方小花蝽由卵成功发育成为雌成虫和雄成虫的概率分别为32.67%和20.67%,西花蓟马分别为46.67%和16.67%,西花蓟马具有更高的雌性比例。南方小花蝽和西花蓟马的繁殖参数(fx)在整个繁殖期内具有高峰,分别在整个发育时间的22 d和16 d出现。南方小花蝽平均单雌产卵量为42.00粒,低于西花蓟马的平均产卵量59.86粒,其种群的净生殖率(R0)、总繁殖率(GRR)、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均低于西花蓟马,而平均世代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DT)长于西花蓟马。种群预测结果显示经过90 d后西花蓟马的个体数量达南方小花蝽的9.66倍,其中雌成虫数达到17.15倍。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捕食率随龄期逐渐升高,其种群净捕食率(C0)为140.81,转化率(Qp)为9.05。南方小花蝽雌、雄成虫在整个发育阶段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平均捕食量分别为159.67和86.00头。【结论】以西花蓟马为食物的南方小花蝽个体能较好地完成生活史且种群增长稳定;在相同条件下西花蓟马比南方小花蝽具有更强的种群增长潜力。南方小花蝽可作为西花蓟马生物防治的重要天敌,在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在西花蓟马暴发前10—20 d释放,并在西花蓟马持续暴发过程中连续释放可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4.
对吉林省靖宇县20个具有代表性的北五味子栽培样地进行调查,分析了3个不同北五味子品种的单株产量与8个影响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栽培地、不同品种北五味子单株产量差异显著,红珍珠(HZZ)、大串红(DCH)和长红紧(CHJ)最大平均单株产量为(1.12±0.07)kg、(1.28±0.06)kg和(1.33±0.09)kg。(2)红珍珠、大串红和长红紧最适栽培地分别为4#、5#、9#、11#、13#样地,5#、9#、11#、13#、20#样地和1#、5#、9#、11#、13#、17#样地。(3)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3个北五味子品种与土壤养分显著正相关,并且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但与经纬度不相关。(4)建立了不同品种北五味子单株产量与主要影响因子相关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95.
以北京市野鸭湖湿地为研究对象,对湿地土壤吸附正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特性、吸附影响因素和吸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湿地土壤对水中正磷酸盐的吸附在5 h后基本达到平衡;Langmuir交叉型吸附等温式可较好地描述土壤对正磷酸盐的等温吸附过程;水体pH值对土壤吸附正磷酸盐具有显著影响,pH值在8左右时,吸附量最大;土壤对正磷酸盐的吸附量随水中有机质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有机质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吸附量最大,3#、5#和7#土壤样品的吸附量分别比有机质浓度为0时增加了37.81%、35.52%和64.98%。此外,对吸附正磷酸盐前后的土壤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的高岭石是影响土壤吸附正磷酸盐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96.
三七槽式育苗配套工程技术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三七仍以传统种植模式为主,土地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工厂化育苗已成必然发展趋势。针对三七工厂化育苗,以槽式育苗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槽式三七育苗发展现状,然后结合三七栽培标准操作规范,从工程视角以种子质量及分级、基质处理技术、育苗槽设计、播种机具配套技术、苗期管理技术和成本优化等配套工程技术指标为对象进行分析,为云南三七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推动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97.
2003年入夏以来,江西省吉安市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久晴无雨,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情况,森林防火工作虽处非重点防火期,但火险等级明显增高且居高不下,森林火灾、火警频发。由于市党政领导的足够重视,措施得力,扑救及时,使森林火灾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该文总结了吉安市夏季非重点防火期内防火工作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参考。1森林火警、火灾发生情况及主要原因据统计,2003年7月1日~8月31日,全市共发生森林火警27起、火灾37起,这是历史同期少有的现象。造成全市森林火警、火灾频发的客观因素有:一是全市降雨量显著偏少。6月份全…  相似文献   
98.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多酚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生长、消化功能、免疫性能和抗病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00、200、400、600、800 mg/kg茶多酚,配制6种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6.09±0.07)g的奥尼罗非鱼9周,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茶多酚添加组的增重率和饲料系数均无显著变化(P0.05),但100、200 mg/kg茶多酚组增重率有提高的趋势,而400~800 mg/kg茶多酚组增重率有降低的趋势,其中以200 mg/kg茶多酚组增重率最高。饲料添加茶多酚对罗非鱼全鱼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高添加量(600、800 mg/kg)的茶多酚显著降低了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肠道淀粉酶、蛋白酶活性和全鱼粗脂肪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200、400、600和800 mg/kg茶多酚均显著增加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M)活性(P0.05),而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则随茶多酚添加量的增加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中200 mg/kg茶多酚组的血清SOD活性最高、血清MDA含量最低,400 mg/kg茶多酚组的血清LZM活性最高。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48和96 h,200、400、600和800 mg/kg茶多酚组的累积死亡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其中400 mg/kg茶多酚组的累积死亡率最低。综上,茶多酚可提高奥尼罗非鱼的免疫性能,降低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的死亡率,但对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奥尼罗非鱼饲料中茶多酚的建议添加量为200~400 mg/kg。  相似文献   
99.
水飞蓟粕是具有保肝功效的中药水飞蓟籽实压榨提油(素)的副产物。水飞蓟粕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为22%~25%,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总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占35.40%,附加值较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饲料原料之一,应用前景广阔。为促进水飞蓟粕作为畜禽饲料原料替代部分豆粕的利用,降低饲料成本,综述了水飞蓟粕的营养、畜禽中利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为水飞蓟粕的充分利用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0.
为研究硝酸根离子和不同pH缓冲溶液对氟苯虫酰胺的光化学降解行为的影响,采用液液分配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不同浓度的硝酸根离子存在时和不同pH缓冲溶液中氟苯虫酰胺的光解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在300 W汞灯的照射下,氟苯虫酰胺在不同浓度硝酸根离子溶液中的光解半衰期为0.55~1.36 h;氟苯虫酰胺在酸性(pH 4)条件下光解速率最快,在中性(pH 7)条件下次之,在碱性(pH 9)条件下光解速率最慢。氟苯虫酰胺的光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硝酸根离子会抑制氟苯虫酰胺的光解;氟苯虫酰胺在不同缓冲溶液中的光解速率顺序为pH 4>pH 7>pH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