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业科学   1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为了解田间作业时驾驶员的疲劳状况,对播种、割晒、深松浅翻和起垄等田间作业过程中驾驶员的心率和疲劳状况进行了测试、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纯作业和田间转向作业中,国产履带拖拉机组驾驶员的心率增加率显著高于其他机组,属于中级劳动强度;大功率机组与小功率机组纯作业与田间转向时的驾驶员心率增加率无显著差异;同时,得出了各机组驾驶员可能承受的最长作业时间为10.7~16.7h,为分析驾驶疲劳产生的原因、减轻驾驶疲劳及改善驾驶环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2.
为筛选出适合贵州甘薯栽培的品种,以宁紫薯1号和徐薯22为对照品种,综合评价筛选了11个甘薯新品种。结果表明:紫心甘薯品种川紫薯6号和黄心甘薯品种黔薯8号鲜薯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且结薯习性较好,适宜在贵州推广种植;品种渝薯15和13-4-59鲜薯产量较对照增产不明显,但2个品种干物率和薯干产量都较高,可作为淀粉型品种在贵州推广种植;其余品种各有特色,如1386-4茎叶产量高,南紫薯018薯肉深紫色,花青素含量高,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3.
为摸清贵阳地区斜纹夜蛾流行发生规律、减少其对薯类等农作物的危害,以斜纹夜蛾昆虫性信息素作诱芯,通过电子测报系统进行连续3年监测。结果表明,贵阳地区全年斜纹夜蛾共发生7~8代,3月中下旬第1代开始出现,5月中旬左右达到第1个小高峰。根据斜纹夜蛾的生命周期,整个监测期出现了多个小高峰,7—8月达到最高峰,11月以后斜纹夜蛾逐渐消失。不同时间点监测结果表明,每天06:00—17:00没有斜纹夜蛾出现,17:00—20:00其数量逐渐增加并出现小高峰,02:00左右诱蛾量达到顶峰值。  相似文献   
104.
宜香101是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优质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重穗型强恢复系贡恢101组配而成。2004-2005年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189.85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78%;2005年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 836.3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8%。宜香101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等特点,广泛适用于我国南方稻区种植。2006年4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5.
为探究高寒区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对氮磷肥配施的响应,在果洛高寒区以建植第3年的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氮磷肥配比处理(氮肥3个水平N:75,125,175 kg·hm-2,磷肥4个水平P2O5:90,135,180,225 kg·hm-2),研究氮磷肥配施对高寒区垂穗...  相似文献   
106.
"三跨"路段是指输电线路"跨高速""跨铁路""跨通道"路段的统称,若该段线路导线发生断裂,将对社会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对"三跨"线路的检修工作变得尤为重要.而X光检测耐张压接管技术则是对导线的压接管进行全方面检查.  相似文献   
107.
为满足贵州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及山地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以及为紫苏产业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撑,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以贵州紫苏资源为基础材料,利用系统选择和集团混合选择方法,成功选育出优质早紫苏新品种贵苏1号。该品种在2017—2018年贵州不同生态区域联合鉴定试验中的最高产量达145.85 kg/667m2,平均产量115.91 kg/667m2,比对照(同组试验所有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增产16.89%,a-亚麻酸含量为64.80%,油酸含量为17.40%,亚油酸含量为8.00%,含油量为39.97%,蛋白质含量为25.50%;平均生育期149.65 d。该品种丰产性及稳产性较好,熟期早、植株较矮、抗倒伏能力强,小穗密集,适宜在贵州紫苏生产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