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18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种子处理的方法,测定了5个粘帚霉菌株无菌发酵液对大豆发芽、出苗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大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菌株SH-1—1、SS-1-1对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最强;供试菌株能提高大豆种子的出苗率,促进大豆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所有供试菌株的发酵液处理大豆种子后.大豆菌核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防治效果均达到了80%以上。  相似文献   
92.
校园绿化、美化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所大学风格、面貌的体现。独具特色的校园绿化能够很好地表现一种校园文化内涵,能够代表一所大学的风格和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等学校的校园绿化也需要不断创新,大胆革除那些已不合时代要求的落后内容与僵死的形式,进一步发展优秀传统与现代内容相结合的绿化形式,改变过去的那种“封闭式”绿化为“敞开式”绿化,使其符合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93.
黑龙江省黑土区大豆种植连作现象严重,造成生长不利、产量降低,初步诊断主要障碍因子是孢囊线虫增加,根腐病加剧,土壤中大、中、微量元素含量不平衡.另外,农民施肥不科学也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一个主要因素.为此,建立了大豆连作障碍诊断系统,找出了主要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94.
在大致相同的饲养管理及自然气候条件下,分别测定四川白鹅、莱茵鹅两品种的生长、繁殖、屠宰性能。结果表明:四川白鹅在产蛋数、授精率明显高于莱茵鹅;莱茵鹅在初生重、成年体重、日增重、饲料报酬、屠宰率、肝重明显高于四川白鹅:在孵化率、腿肌率和抗病性能两品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5.
产几丁质酶木霉生防菌株的生化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烟草赤星病的CA原真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为实验菌株,通过对峙平板拮抗实验和胶体几丁质平板透明圈实验测定木霉菌株(Trichoderma harziaum)THS-1对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结合DNS法进行定量检测木霉菌株发酵产生几丁质酶的活性。上述方法的结合可以筛选出产几丁质酶高效木霉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96.
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病害问题已经演变成为制约我国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建立在“病原学说”基础之上的病理学理论以及在其指导下形成的各类以“杀(抑)菌”为首要目标的防治措施难以应对当前病害严重发生的复杂局面。本文剖析了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上病害严重发生的原因,认为主要是由于生产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主观上对土、肥、水等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经营,实践中采取连年单一种植和化学品持续大量投入等不良栽培措施,导致农田理、化、生物学性状严重劣化和生态失衡,从而引发作物严重衰弱、“易感”和环境的极端“利病”所致。基于此,笔者倡导以重视寄主生理状态和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为重要内容的病害发生的“全面病因学说”以及以此为核心内容和基础的“植物保健医学”的发展,并对相关概念、历史和成功案例作了简介。在具体防病实践上笔者倡导以健康栽培为核心的作物病害综合治理策略及其应用,即一方面设法减少传统“病原物”的数量累积和阻断侵染,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农田生态系统中理、化和生物学性状的改善,以重塑、促进和维护农田生态平衡,进而实现增强寄主抗性、促进寄主植物生长和防病治病的目标。上述观点是对传统病理学病害防治理论的补...  相似文献   
97.
舟山地区水产研究所的科技人员,试验鱼、虾、贝混养是一种既科学又经济的养殖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体和饵料,改善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促进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使鱼虾贝各得其所,互促生长,相得益彰.在海水养殖生产中如能推广,向应用延伸将会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从事海水养殖的生产者不妨试一试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水产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使科研和生产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创造出多种科学养殖方法,促进海水养殖业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98.
菌丝际细菌存在于真菌与土壤发生强烈反应的狭小区域。连作导致黄瓜枯萎病菌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Foc)菌丝际细菌种群组成发生变化。本研究根据非连作土(MC)、连作土(SC)中Foc菌丝际细菌类群根瘤菌Rhizobium sp.、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sp.、申氏杆菌Shinella sp.和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在种群中的丰度,设计了相应的含有不同比例细菌的组合HB-1(33:8:7:6)和HB-2(41:12:2:1)。采用平板生测法测定了这4个属的菌丝际细菌代表菌株76、77、252和29的比例变化对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非连作土细菌组合HB-1处理的黄瓜幼苗高于连作土细菌组合HB-2处理。采用"V"字型平板共培养法测定菌株间是否存在互作,并在96孔板中测定了菌丝际细菌培养滤液对其他菌株及自身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细菌之间存在互作,菌株76的培养滤液明显促进菌株77的生长,菌株77代谢物抑制其自身生长。在96孔板中测定了4个细菌对黄瓜根分泌物合成培养液中不同碳源的利用能力结果表明,菌株76对各种碳源利用能力最强,菌株252在葡萄糖为主要碳源的根分泌物中生长最好;HB-1组合和HB-2组合在5种不同碳源根分泌物中都能较好生长。对4个菌株产IAA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菌株76的IAA产量较高且持久,最高可达19.4 mg/L,菌株252的IAA产量在60 h达到峰值,最高可达22.1 mg/L;组合HB-1产生IAA能力始终高于组合HB-2。上述结果表明,菌株互作和对黄瓜根分泌物的利用能力是黄瓜枯萎病菌菌丝际细菌种群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菌丝际细菌比例变化影响黄瓜生长,菌株互作产生IAA能力是影响黄瓜生长的重要因子。该研究为维护连作条件下黄瓜健康生长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99.
枯萎病是款冬花种植中发生的重要病害。田间调查发现,该病症状表现为萎蔫和根腐。通过室内病原物的分离、纯化、回接、鉴定,明确了引起枯萎病的病原主要是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  相似文献   
100.
由于多种病害的影响,款冬花(Tussilago farfara L.)连作出苗率低、死亡率高,其中土传病害根腐病较严重,防治难度大.对病原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灰葡萄孢菌和立枯丝核菌是引起款冬花种茎腐烂的主要病原.为了防治该病害,在款冬花连作的种植模式下,采用8种杀菌剂,分别以高、中、低不同剂量浸泡款冬花种茎,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