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农业科学   95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31.
为探明真菌内生特性对玉米苗期的促生抗逆效果,本研究以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siana)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包括CK(无菌水施用土壤)、BB(球孢白僵菌孢悬液施用土壤)、TH(哈茨木霉孢悬液施用土壤)和BB+TH(球孢白僵菌与哈茨木霉孢悬液联合施用土壤),分析不同处理对玉米苗期生长指标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后10 d, BB+TH处理玉米叶、茎中的菌定殖率显著提高,分别达到39.80%和75.60%;而根部的定殖率仅次于TH处理,达82.40%,二者差异不显著。接种后20 d, BB+TH处理茎和根中的菌定殖率最高。接种后30 d, BB+TH处理叶、茎和根中的菌定殖率均最高。接种后10、20、30 d, BB+TH处理的地上部干重、根干重和总生物量在不同采样期均最高,且均显著高于CK。BB、TH和BB+TH处理的株高、茎粗、最大叶长和叶宽、叶片SPAD值在不同采样期均高于CK,且均以BB+TH处理最高。接种后3 d和7 d, BB+TH处理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a+b含量均显著高于CK,叶绿素b和...  相似文献   
932.
为研究蓝莓3-O-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3GT)的性质和功能,探明3-O-葡萄糖基转移酶在花青素合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成熟的蓝莓果实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获得了3GT基因的单一拷贝,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预测蓝莓3GT的序列特征。结果表明:3GT基因长度为1 371 bp,编码456个氨基酸,位于蓝莓的4号染色体末端,含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蛋白的分子式为C2279H3521N595O650S15,理论等电点(pI)为6.14。信息分析预测3GT蛋白有37个磷酸化位点,亲水指数小于0为亲水性蛋白,不稳定系数大于40为不稳定蛋白,无跨膜区和信号肽;蛋白质二级结构由α-螺旋(Hh)、延伸链(Ee)、β-转角(Tt)和无规则卷曲(Cc)4种结构形式组成,其中α-螺旋占比最高,达40%;3GT属植物糖基转移酶家族(GTB-型),PSPG结构域中第44位是组氨酸,糖基供体可能为UDP-半乳糖;与猕猴桃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67%;分子对接显示蓝莓3GT与矢车菊素分子存在4种相互作用力;...  相似文献   
933.
目前国内尚无商品化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疫苗,对于该病的防控,我国采用羊痘疫苗进行紧急免疫。为了验证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羊痘疫苗免疫血清抗体水平检测的适用性,本研究采用实验室试制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和病毒中和试验对羊痘病毒活疫苗免疫血清、在研牛结节性皮肤病灭活疫苗(山羊痘AV41株)免疫血清进行抗体水平评价。结果显示,对于羊痘活疫苗免疫血清,ELISA方法和病毒中和试验方法对免疫15d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4.4%和75.6%,免疫30d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5.6%,免疫60d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8%和91.1%;与病毒中和试验符合率为86.1%。对于牛结节性皮肤病灭活疫苗(山羊痘AV41株)免疫血清,ELISA方法和病毒中和试验方法对一免28d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和56%,二免28d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和88%,二免42d阳性率均为100%;与病毒中和试验符合率为86.5%。试验证明,实验室试制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与病毒中和试验符合率较高,检测结果较为一致,且本试剂盒敏感性高于病毒中和试验。因此本试剂盒可用于...  相似文献   
934.
为了建立一种能够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特异性抗体的单抗阻断ELISA方法,本试验首先构建了非洲猪瘟病毒p30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进而制备并筛选出1株能特异性识别p30蛋白的高亲和力单克隆抗体,采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ac-to-Bac进行该单克隆抗体的表达。以p30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作为阻断抗体建立了一种非洲猪瘟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方法,并验证其敏感性、特异性以及与商品化试剂盒的符合率。结果显示,该方法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00%,与商品化试剂盒比较,符合率为98.7%。结果表明,本试验基于非洲猪瘟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的阻断ELISA方法敏感性好、特异性强,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非洲猪瘟病毒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935.
西瓜适当的矮化种植有助于提高产量,同时更加节省劳动力,适应于轻简化机械化栽培。为了促进短蔓西瓜遗传育种研究,从短蔓西瓜突变体的发现和分类、短蔓基因定位与克隆、短蔓西瓜育种等方面对西瓜遗传育种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和阐述,提出了短蔓突变体种类较少、分子机理研究较欠缺和短蔓品种的选育力度不够等问题,指出短蔓分子机理的研究是未来研究重点和选育高抗、广适短蔓品种是未来育种的方向。  相似文献   
936.
大理州常年种植鲜食蚕豆2万多公顷,根据不同海拔的播期、鲜豆荚上市时间的差异性及气候特点,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通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四季鲜食蚕豆”一词,即夏秋播鲜食蚕豆、冬早鲜食蚕豆和秋播鲜食蚕豆,播期从6月中下旬至11月初,鲜豆荚上市时间时间从9月中下旬至翌年6月中旬。根据播期和种植区域形成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并对近几年大理州四季鲜食蚕豆的发展成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37.
以果实种子入药的中药材由于富含淀粉、多糖、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很容易受到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 AFs)的污染。本文总结了近20年以来果实种子类药材有关AFs污染的研究报道, 汇总了5个国家和地区关于AFs的限量标准。通过CNKI数据库共检索到54篇报道AFs污染果实种子类药材的文献, 涉及药材48种, 污染药材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其中薏苡仁、柏子仁、酸枣仁报道超过10次, 报道6~9次的7种药材中, 莲子中AFB1最高检出量超过药典限量的260倍以上。桃仁、槟榔、酸枣仁和大枣在2个国家和地区药典中有限量规定, 莲子、肉豆蔻和胡椒在3个国家和地区药典中有限量规定, 在国际贸易中需重点关注。另外, 通过对产毒素真菌生长、产毒素适宜环境因子及不同药材污染特征的分析, 针对中药材生产特点, 从采收、加工、贮藏三个环节提出了AFs污染防控措施的建议, 旨在为减少毒素污染、保障中药安全和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8.
为建立猫杯状病毒(FCV)基于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核酸扩增(RAA)结合CRISPR-Cas12a系统及侧向流层析试纸条(LFS)(RAA-CRISPR/Cas12a-LFS)的快速检测的方法,本研究基于FCV衣壳蛋白(VP1)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RAA引物、4对针对VP1靶标的扩增引物、4对VP1-cr RNA扩增引物和1条报告探针。利用4对VP1-crRNA扩增引物经退火和T7 RNA聚合酶转录合成4条靶标crRNA:VP1-1/2/3/4-crRNA,利用4对VP1靶标扩增引物经退火合成4条靶标双链DNA:VP1-1/2/3/4,经EnGen?Lba Cas12a (Cpf1)核酸酶试剂的切割反应和Cas12a试纸条检测,根据出现条带的强弱筛选最佳VP1-crRNA。结果显示,VP1-2-crRNA对应的T线条带最强且C线不完全切割的条带最弱。因此选择VP1-2-crRNA进行后续试验。分别以FCV VR-782株及6株分离的FCV RNA为模板,利用RAA引物扩增其VP1基因,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评估RAA引物的扩增效果;利用Cas12a (Cpf1)核酸...  相似文献   
939.
为了探究硫酸头孢喹肟在安格斯牛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对安格斯牛以2 mg/kg剂量分别进行静脉、肌肉、皮下注射后,于不同时间点颈静脉采血,应用HPLC测定血液中硫酸头孢喹肟的药物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静脉、肌肉、皮下注射的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2.05±0.49)h、(2.17±0.51)h、(2.37±0.47)h,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0.75±0.25)h、(0.87±0.25)h、(1±0.37)h,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7.31±1.98)μg/mL、(5.34±1.21)μg/mL、(5.16±1.29)μg/m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24.72±5.31)μg.h/mL、(19.97±3.11)μg.h/mL、(20.51±4.87)μg.h/mL,平均留置时间(MRT)分别为(2.83±0.61)h、(3.02±0.71)h、(3.26±0.89)h,清除率(CL)分别为(0.07±0.02)L/h.kg、(0.09±0.03)L/h.kg、(0.09±0.04)L/h.kg,表观分布容积(Vd)分别为(0.23±0.06)L/kg、(0.31±0.08)L/kg、(0.32±0.09)L/kg。肌肉、皮下注射的绝对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80.78%、82.96%。表明硫酸头孢喹肟在安格斯牛体内吸收快、消除慢,肌肉注射以及皮下注射的绝对利用度高。  相似文献   
940.
由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荔枝炭疽病是产业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其周年发生,可以侵染叶片、花穗和果实。为评估荔枝资源的炭疽病抗病性、筛选抗性种质,本研究利用离体叶片,分析了接种方法、叶片叶龄、接种位置、发病时间和病斑测量方法对抗病性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叶片完全舒展、达到最大叶面积、刚完成转色的叶片,在叶片背面针刺接种炭疽菌菌饼(直径5 mm),接种后72 h观察发病情况,并测量病斑面积,能够较好的评估荔枝的抗病性。利用此方法分析了55份荔枝资源接种炭疽菌后的叶片病斑面积,利用欧式平方距离法将病情指数分为6级,根据发病情况将抗性等级归类为免疫、高抗、中抗、中感和高感。本研究建立了利用荔枝离体叶片评价抗炭疽病的技术方法,明确了评价标准,为荔枝抗病品种的选育、培育和抗病基因的筛选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