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16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小菜蛾室内继代饲养技术及抗性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娟  肖铁光  张友军 《作物研究》2009,23(2):129-132
比较了甘蓝饲养笼法与甘蓝饲养箱法对饲养小菜蛾的差异,结果表明,用甘蓝饲养笼法饲养的小菜蛾种群产卵量高,发育更整齐。同时,用CrylAc毒蛋白及Bt制剂对小菜蛾进行了室内抗性选育,获得CrylAc毒蛋白抗性倍数为804.60和1329.00的两个小菜蛾高抗性种群及Bt制剂抗性倍数为74.47的一个小菜蛾中抗性种群。  相似文献   
72.
钙粘蛋白(cadherin)是许多鳞翅目昆虫中苏云金芽孢杆菌(Bt)毒素的受体。利用RNAi技术对小菜蛾中肠cadherin基因进行沉默处理,明确了cadherin基因沉默对小菜蛾对Cry1Ac毒素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目标dsRNA后的第1天至第5天,Cry1Ac敏感及抗性小菜蛾品系cadherin的基因表达量均显著减少,尤以第2天的减少量最为明显;Cry1Ac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沉默cadherin基因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虫的成活率,即可使小菜蛾对Cry1Ac毒素的敏感性降低。研究初步表明,cadherin基因的功能与小菜蛾对Cry1Ac毒素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73.
三种药剂喷雾和灌根施药方式对西花蓟马的残留毒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生产中常用的阿维菌素、噻虫嗪和螺虫乙酯,分别采用喷雾和灌根的方式施于甘蓝、甜椒和菜豆上,药后不同时间分别取3种作物上的老叶片及新生叶片,采用离心管法测定其对西花蓟马的残留毒力.结果表明,噻虫嗪灌根对西花蓟马的残留毒力最高,持效期长达一个月左右,可作为防治苗期西花蓟马的有效药剂和方法.  相似文献   
74.
烟粉虱是一种世界性农业害虫,其防治手段以化学防治为主,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常年用于防治烟粉虱,田间烟粉虱已经形成严重的抗药性。本研究通过分析烟粉虱吡虫啉抗性和敏感种群,发现细胞色素CYP6EM1基因在吡虫啉抗性品系中上调了4.7倍,进而克隆了其全长基因,进行了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该基因在吡虫啉抗性烟粉虱3龄若虫期和雄虫成虫期过量表达,并且在抗性成虫胸部和腹部过量表达。最后通过RNA干扰的方法使成虫的CYP6EM1基因表达量下降了54.8%,之后发现当烟粉虱暴露于吡虫啉时死亡率显著升高了39.65%,这表明CYP6EM1与烟粉虱对吡虫啉抗性的形成相关。研究结果对于揭示烟粉虱对吡虫啉产生抗性的机制有帮助,也为烟粉虱抗性水平田间监测及烟粉虱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为了探索防治瓜实蝇危害的绿色防控措施,在大棚与露地甜瓜栽培模式下,综合比较了瓜实蝇诱剂、黄色诱虫板、套袋等不同处理对瓜实蝇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使用瓜实蝇诱剂+黄色诱虫板的处理诱捕瓜实蝇效果最佳;采用套袋对控制瓜实蝇危害有很好的效果,套袋与不套袋对产量有明显的影响,但瓜品质之间没有差异。建议生产应用上结合使用瓜实蝇诱剂+黄色诱虫板,同时采用套袋技术防治瓜实蝇。  相似文献   
76.
寄主植物对二斑叶螨解毒酶活性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蔬菜寄主对二斑叶螨解毒酶活性的诱导影响,为叶螨的寄主适应性及叶螨对寄主的抗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将饲养在菜豆上的二斑叶螨分别转移到黄瓜、甘蓝和茄子上饲养3代后,测定包括菜豆在内的4种不同寄主植物对叶螨体内解毒酶系活性的诱导影响.[结果]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二斑叶螨体内解毒酶系活性差异显著.从菜豆寄主转养到黄瓜、甘蓝和茄子上后,后3个寄主上叶螨种群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显著下降,茄子上种群活性最低,菜豆种群是茄子种群的2.75倍;而后3个寄主种群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比活力显著上升,茄子种群最高,是菜豆种群的6.03倍.4种供试寄主植物的二斑叶螨种群中,在黄瓜寄主上羧酸酯酶(CarE)和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种寄主植物,CarE活性的高低顺序为黄瓜>菜豆和甘蓝>茄子,而MFO活性为黄瓜>茄子和菜豆>甘蓝.[结论]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可诱导二斑叶螨体内的解毒酶系活性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这可能是二斑叶螨对寄主具有广泛适应性的生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77.
以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建立小菜蛾的ISSR最佳反应体系。通过梯度退火试验,确定不同引物的最适退火温度。优化得到的反应体系(20μL)为:Mg2+浓度1.5mmol/L、Taq DNA聚合酶2.5U、dNTPs浓度0.2mmol/L、引物浓度1.25μmol/L、模板DNA量20ng。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0min;94℃变性45.0s,40~61℃(不同引物退火温度各异)退火1.0min,72℃延伸1.5min,40个循环;72℃延伸10.0min;10℃保存。利用所建立的ISSR-PCR反应体系,获得了清晰、重复性好的DNA谱带。  相似文献   
78.
正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可使花生、番茄、辣椒和曼陀罗等多种植物致病,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其媒介昆虫,而烟粉虱Bemisia tabaci并不能高效传播TSWV,为非媒介昆虫(Pan et al.,2013)。植物病毒不仅可以与媒介昆虫发生相互作用,还可以直接或间接修饰非媒介昆虫的行为,导致非媒介昆虫适合度的改变(Chen et al.,2017)。田间自然条件下,Q型烟粉虱在感染TSWV的寄主上取食,TSWV可能对携毒Q型烟粉虱的寄  相似文献   
79.
80.
大棚蔬菜西花蓟马的种群动态及其天敌种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北京地区大棚栽培蔬菜上西花蓟马种群动态和天敌种类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春茬甜椒在定植30 d内,西花蓟马种群数量增长缓慢,但进入开花期,其数量迅速增长,到6月后持续保持在高数量水平。秋茬甜椒上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明显低于春季,也主要集中在花中取食。西花蓟马的天敌有瓢虫类、草蛉类和花蝽类,以花蝽类昆虫最多,并对西花蓟马种群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