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业科学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根结线虫病严重为害葡萄生产,培育和利用抗病砧木和品种是有效的防治途径.作者从抗病性鉴定、抗病机制、抗病砧木和品种对产量和品质的效应三个方面对该领域的现状作一简要介绍,并列举了抗病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72.
<正> 自从1981年以来,日本的静岗县温室网纹甜瓜发生一种新病害,该病通常在采收上市7~10天后,开始在果实表面形成小片圆形病斑,直径约2~7 mm,水渍状,淡绿色,后扩展至20~60mm,并在网纹下产生浅凹陷病块。病果成软腐,果实表面看不见病菌菌丝。根据本文研究鉴定该病菌为:甜瓜间座壳(Diaporthe melonis Berahaet O’Brien)的新变种 Diaporthe melonis var.brevistylospora Kobayashi et Ohsawa 及葫芦科拟茎点霉 Phomopsis curcurbitae McKeen sensuBehara et O’Brien(无有性阶段)。  相似文献   
73.
瓜类作物包括西瓜、甜瓜、黄瓜、南瓜、冬瓜、瓠子、西葫芦、苦瓜、丝瓜等等,这些作物在我国广泛栽培。由于它们生物学特性比较接近,同属于葫芦科,而侵染不同葫芦科作物的病毒,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共有38个病毒确定种、9个暂定种和1个类病毒确定种犤1犦。这些病毒中,有些种寄主范围广,几乎能够侵染所有的葫芦科作物,有些种寄主范围比较窄,只能侵染特定的某一种或几种葫芦科作物。由于病毒种类多,不可能在本文详细介绍,现根据笔者近几年的研究和实践,谈瓜类病毒病的识别诊断和防治。1识别瓜类作物病毒病的症状特点是:早期在新生叶片上出现明脉…  相似文献   
74.
75.
 根据已报道的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ucurbit chlorotic yellows virus, CCYV)外壳蛋白(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方法从感病甜瓜中扩增得到长度为753 bp的CP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上,获得重组载体pGexCP,在大肠杆菌BL21菌株中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经IPTG诱导,CP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中得到了高效表达。以表达的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CCYV外壳蛋白的特异性抗血清。ACP-ELISA检测结果表明,当CP蛋白浓度为2.5 μg/mL时,血清效价高达5.12×105。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制备的抗体检测CCYV侵染的甜瓜叶片得到特异性的条带,表明该抗体的特异性较好。ACP-ELISA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抗血清可用于田间甜瓜病样的检测。本试验为CCYV的快速检测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76.
<正> 1987年在含有尖镰孢甜瓜专化型2号生理小种的商品瓜地疫区和不含该病菌的非疫区种植8个抗小种2的甜瓜杂一代和一个感病品种。1988年,在这两个试验地点,种植9个抗病杂一代和1个感病品种。结果表明:感病品种在疫区发病率很高,达53.5~84%;而抗病品种(系)却很低,为0~1.6%。感病品种 PMR45SJ 在疫区的产量只有抗病杂一代平均产量的30%~44%;而在非疫区,则可达80%—91%。在苗期抗、感品种根部受病菌定殖程度相同,而在成株期感病品种受病菌定殖程度要比抗病品种严重得多。为研究比较病菌在抗、感品种根部定殖情况,采用 Komada(简称 KM)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培养以测定病菌密度。参试材料有6个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77.
葡萄转色病是转色期(浆果成熟始期)发生的一种生理病害.我国故道地区的玫瑰香葡萄园发生十分严重,初期症状是在花柄、穗轴和穗梗等处出现坏死斑并逐渐扩大,形成环状坏死,坏死斑的颜色因品种而不同,一般表现红褐色,在我国东北地区称为“水红粒”。有病浆果因营养不良成熟时果粒小而松软,果皮与果肉极易分离,似含水很多,果农俗称“水罐子病”,严重时浆果脱水干缩. 转色病极易发生在穗尖,歧肩和副穗尖,少数情况下可发生在果穗的任何部位.带病果穗上可以同时存在病果和正常果,而实际上这部分正常果的品质已受到影响. 引起转色病的因不很复杂,归…  相似文献   
78.
种衣剂——建立合理株群提高种子质量的保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种子进行包衣便于操作、单粒化、精细播种,并可掺用有益化学农药或微生物。包衣种子成为标准产品已在许多作物上广泛使用。用于包衣的种子技师要求更高,这增进了人们对种子生理质量的认识。在种子业和包衣业中实行的质量标准逐步提高和完善,对优化种子也有一定的要求,这些均将为种植者提高合理株群建立的潜力。  相似文献   
79.
十大技术之七(二) 西瓜甜瓜病毒病综合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西瓜甜瓜病毒病种类、症状西瓜花叶蕨叶;甜瓜花叶;西瓜幼苗绿斑驳花叶;西瓜成株绿斑驳花叶;西瓜果实倒瓤;甜瓜黄化;甜瓜褪绿黄化;西瓜褪绿黄化;甜瓜叶片坏死斑点;甜瓜整株坏死斑点;甜瓜叶片黄化斑点;甜瓜整株黄化斑点;甜瓜皱缩卷叶。2防控措施2.1种子处理种子于70℃热处理144 h,能有效去除甜瓜种子携带的MNSV,且不影响种子萌发;用10%磷酸三钠处理种子3 h,或用0.1 mol·L-1HCl处理种子30 min。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防控:做好种子健康繁育、病毒检测,种子干热处理72  相似文献   
80.
瓜类褪绿黄化病毒新疆分离物基因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6年秋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哈密瓜大面积发生叶片黄化和褪绿的病害,症状呈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ucurbit chlorotic yellows virus,CCYV)引起的典型特征。通过CCYV的特异性引物对该疑似样本进行了RT-PCR检测,获得了预期大小的扩增片段。随后,对新疆的CCYV分离物(CCYV-Xinjiang)全长基因组进行克隆并测序,获得了CCYV-Xinjiang分离物的RNA1和RNA2全长序列信息。对CCYV-Xinjiang和来自Gen Bank数据库的其他CCYV分离物的基因组序列分析,不同分离物RNA1和RNA2两条链的一致性分别是99.65%~99.93%和99.68%~99.89%。单独对基因组的各个非翻译区(UTRs)和编码区的核苷酸变异分析,数据表明不同区域其变异程度不同,其中RNA2的3'UTR区域变异最大,而RNA1的2个UTRs区域变异最小。对已登录Gen Bank的所有CCYV分离物基因组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分离物聚在同一个组。另外,对来自Gen Bank的18个分离物的外壳蛋白(CP)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来自伊朗的3个分离物分在组2(GroupⅡ),而来自亚洲其他地区的分离物均被分到组1(GroupⅠ)。基于CCYV基因组的信息,发现来自亚洲地区的CCYV的群体遗传变异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