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业科学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新疆立架栽培甜瓜白粉病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新疆喀什地区立架栽培甜瓜的首要病害——甜瓜白粉病的高效药剂,对25%乙嘧酚悬浮剂等7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立架栽培甜瓜第3次喷药后14d,25%乙嘧酚750倍、50%醚菌酯3000倍、25%乙嘧酚1500倍和25%嘧菌酯3000倍药量处理防效分别为99.75%、99.26%、99.20%和96.04%,且这3种药剂的持效性较好。研究讨论了甜瓜白粉病的防治原则、大田甜瓜白粉病的初侵染病源、立架栽培甜瓜白粉病防治始期和高效机械喷雾器应用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2.
 南瓜蚜传黄化病毒(cucurbit aphid-borne yellows virus,CABYV)近年来发生普遍,严重威胁甜瓜的生产。前期构建了一个CABYV丝瓜分离物(CABYV-QY)的侵染性克隆,但其在甜瓜中的侵染率偏低,不宜用于甜瓜接种。本研究以CABYV甜瓜分离物CABYV-WS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扩增、拼接获得全基因组序列,通过构建全长基因组cDNA克隆,分析其侵染性。结果显示,该分离物基因组全长为5682 nt,与CABYV-QY(MT943520)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88.61%~100.00%,氨基酸为84.94%~100.00%。将cDNA克隆接种分析,发现所用的8个甜瓜品种均能被系统侵染并引起典型的黄化症状,侵染率为70%~100%。其中,甜瓜品种‘新密杂11号’和‘新密25号’感病性较强,接种CABYV后发病周期短且侵染率可达100%。CABYV侵染性克隆的成功构建有助于该病毒的分子致病性和寄主的抗病性等研究。  相似文献   
53.
葫芦科作物3种主要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mosaic virus,ZYMV)、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是危害葫芦科作物最严重、最广泛的3种病毒。研究建立了以18SrRNA为内标检测ZYMV、CMV和WMV侵染葫芦科作物3种主要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并对影响多重RT-PCR扩增的退火温度、Taq聚合酶浓度、dNTPs浓度和镁离子浓度4种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对多重RT-PCR的灵敏性进行了测定,并与单重RT-PCR灵敏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最佳的退火温度、Taq聚合酶量、dNTPs浓度和Mg2+浓度分别为60.7℃、1.0U、0.8mmol/L和2.5mmol/L。多重RT-PCR各病毒的灵敏度与单重RT-PCR相同。  相似文献   
54.
葫芦科作物病毒名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对引起葫芦科作物病毒病病毒种类的研究情况分国内和国外作了概述,对我国葫芦科作物病毒病的病原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5.
56.
应用血清学的酶联免疫法(ELISA),对采自宁夏贺兰山东麓7个葡萄主产区内的8个主栽品种,共计50份样本进行了葡萄卷叶病毒病的检测和分析.在被检测的8个主栽品种中,3个品种的10份样本带有卷叶病毒(GLRaV-3),品种带毒率占所测品种的37.5%.  相似文献   
57.
 以被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ucurbit chlorotic yellows virus,CCYV)侵染的甜瓜叶片为供试材 料,采用RT-PCR 方法克隆其P22 蛋白基因,并将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 上,PCR 验证及克隆 测序确定开放阅读框的正确性。将重组载体pGexp22 转化大肠杆菌BL21 菌株,诱导表达,SDS-PAGE 分 析表明,经IPTG 诱导,p22 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 中得到了高效表达。以表达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家 兔,制备了CCYV P22 的特异性抗血清。ACP-ELISA 检测结果表明,血清效价高达1.28 × 105。Western blot 检测甜瓜叶片,结果表明抗血清能够特异性地检测CCYV 侵染的甜瓜叶片中的CCYV P22 蛋白。  相似文献   
58.
甜瓜黄斑病毒三亚分离物S RNA的分子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甜瓜黄斑病毒(Melon yellow spot virus, MYSV)首次发生于日本,造成甜瓜和黄瓜的严重损失,Kato等系统地研究了病毒的传播方式、寄主范围、超微结构和基因组特征,认为MYSV应为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的1个新种[1,2]。2006年以来,台湾的西瓜[3]和黄瓜[4]上相继发现MYSV。2009年春季,古勤生在海南三亚的保护地甜瓜上发现一种新发生的病毒病,发病率30%~100%,病株出现系统性黄化坏死斑点,为MYSV侵染的典型症状,结合分子检测结果判定病原为MYSV。  相似文献   
59.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8种药剂对西瓜疫病的毒力和药效。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0%烯酰吗啉、68%精甲霜.锰锌、60%唑醚.代森联、72%霜脲.锰锌、64%噁霜.锰锌、70%丙森锌、40%三乙膦酸铝、722 g/L霜霉威盐酸盐的EC50值分别为0.34308、3.29265、21.16846、23.02197、31.62775、35.03833、37.89167、880.75659μg/mL,其中50%烯酰吗啉对西瓜疫霉菌的毒力最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72%霜脲.锰锌、50%烯酰吗啉和68%精甲霜.锰锌3种处理的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60.
防治监控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确保瓜类安全生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在我国西瓜、甜瓜上发现一种由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virus,CGMMV)引起的新病害。农民视为“瘟疫”,在一些瓜产区造成重大损失。本文将概述该病毒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