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43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 (Faldermann)]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地下害虫,Cry8Ga1蛋白对其幼虫具有明显杀虫活性。本文比较了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取食Cry8Ga1蛋白后6种酶活性的变化,发现取食高浓度(5×LC50,50767 μg/g土)Cry8Ga1蛋白幼虫的总蛋白酶、类胰凝乳蛋白酶、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 S 转移酶(GST)以及氨肽酶(APN)的活性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大多数处理时段差异显著(P<0.05),其中高浓度处理组的GST酶活性在12 h后升高倍数最大,是同时段对照的23.37倍;而取食低浓度(0.5×LC50,5.076 7 μg/g土)Cry8Ga1蛋白时,乙酰胆碱酯酶和氨肽酶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类胰蛋白酶在整个试验中活性变化与对照相比仅有个别处理时段存在差异,由此推断,类胰蛋白酶不是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对Cry8Ga1蛋白的主要活化酶。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进绿僵菌防治花生田蛴螬的施菌技术和策略,研究了蛴螬对绿僵菌及花生根系的行为趋向及变化。在框盘和池内进行了施菌、种植、接虫与对照的多项组合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无绿僵菌和无寄主植物的对照土壤中,蛴螬移动缓慢,方向随机,可到达试验范围的最大距离。在施用绿僵菌的土壤中,蛴螬仍表现随机移动分散;施菌土与非施菌土两侧对比时,框盘与池内试验结果相近,蛴螬在施菌土中分布分别占53.3%和54.4%,比在对照土中略高,但无显著差异;中心施菌周围不施菌时,66.7%的蛴螬停留在中心区域,而当中心不施菌仅周围施菌时,38.3%蛴螬停留在中心区域,大部分扩散移动到周围施菌区,二者差异显著,说明对绿僵菌没有明显正或负向趋性,或仅有微弱趋向性。框盘一侧中有寄主植物时,相对于对照65.0%的蛴螬趋向植株,83.3%趋向植株加绿僵菌,显著高于无植株的一侧;当周围无寄主植物时,池中聚集的蛴螬会扩散寻找植物;周围有寄主植物时,蛴螬明显趋向寄主并停留在寄主附近,数量显著高于在植株外围,形成聚集分布;绿僵菌对蛴螬接近花生根有一定的阻止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含有cry8E基因的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不同转化子存在毒力差异的原因,揭示胞外酶与毒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测定了6株含cry8E基因绿僵菌阳性转化子的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几丁质酶和磷脂酶活性及其对暗黑鳃金龟幼虫Holotrichia parallela毒力,并分析了各个酶活指标与菌株毒力之间的相关性。生测结果表明,不同转化子间毒力差异较大,LT50的变化范围为14.48~21.26 d,校正累计死亡率变化范围为64.50%~92.86%。酶活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之间活力差异较大,且不同酶的活力变化规律不一致。将不同转化子的酶活分别与校正累积死亡率和LT50值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发现各转化菌株酸性蛋白酶和几丁质酶与毒力相关显著。为了进一步确定酸性蛋白酶和几丁质酶对毒力的综合影响,将不同转化子的酶活与校正累积死亡率、LT50进行二元回归分析,发现仅有几丁质酶活性与菌株毒力相关性显著。因此,推测不同转化子对寄主毒力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菌株间几丁质酶活性不同,几丁质酶可以作为大量转化子初步筛选的参考性指标,但是不能完全替代。  相似文献   
14.
白星花金龟幼虫虫粪对低温条件下辣椒苗期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辣椒品种"瑞特二号"为试材,在育苗基质中添加不同体积比例(2%、5%、10%、20%)的白星花金龟幼虫虫粪(简称虫粪),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研究了低温条件下白星花金龟幼虫虫粪对辣椒幼苗发育的影响,初步了解了虫粪在低温条件下对辣椒苗期发育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在育苗基质中添加体积比为2%和5%虫粪条件下,辣椒幼苗的生物量、根系发育情况以及壮苗指数显著高于对照,其中全株干质量分别比对照高出32.3%、29.3%,壮苗指数分别比对照高出15.4%、33.4%,在根系发育方面,虫粪添加比例为2%时,辣椒幼苗根系体积最大,比对照高出30.4%,虫粪添加比例为5%时,根系干质量与根系活力均最高,分别比对照高出31.9%和57.4%。表明适当比例的虫粪可以提高辣椒苗期的耐寒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白星花金龟(Potosia brevitarsis Lewis)虫粪砂对内蒙道地药材的肥效,采用田间栽培方式,以蚯蚓粪为有机肥对照、化肥为无机肥对照、不施肥为空白对照,研究施用白星花金龟虫粪砂对3种内蒙道地药材——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unge)、柴胡(Bupleurum chinense)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白星花金龟虫粪砂可以显著提高黄芩的株高(16.51%)、地上部鲜质量(452.14%)、主根长(54.08%)、芦头直径(105.93%)、侧根数(44.33%)、根部鲜质量(193.59%)、根部干质量(231.25%)、叶绿素相对质量分数(SPAD,80.78%)、氮质量分数(63.58%)、叶面相对湿度(63.60%)等生长指标,蒙古黄芪的芦头直径(45.45%)、SPAD值(8.33%)、氮质量分数(6.72%)、叶面相对湿度(6.72%)等生长指标,以及柴胡的株高(61.46%)、干物质质量分数(99.91%)、SPAD值(21.91%)、氮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6.
梨树主要食心虫不同防治方法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地膜覆盖、地面施药、树上化学防治、性诱剂、性诱剂+2次化学防治5种防治方法对梨树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性诱剂+2次化学防治防治效果最好。并证明了大面积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小面积防治。  相似文献   
17.
应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影响鸭梨Hc ISSR-PCR反应的4个因素(模板DNA、引物、dNTPs、TaqDNA聚合酶)进行5个水平的优化试验,以DPS 7.55软件分析。结果表明:鸭梨Hc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20μL)为:模板DNA 60 ng、引物浓度0.4μmol/L、dNTPs浓度0.1mmol/L、TaqDNA聚合酶2 U。  相似文献   
18.
暗黑鳃金龟性信息素田间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研究比较了暗黑鳃金龟性信息素比例、剂量、溶剂类型、诱芯载体类型、诱捕器种类以及诱捕高度等几种因素对诱捕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L-异亮氨酸甲酯∶R-(-)-芳樟醇为4∶1,总剂量为100 mg时诱捕效果明显好于其他设置;并且发现二氯甲烷做溶剂、绿色天然橡胶塞为诱芯载体、采用自制诱捕器并设置于1.5 m的高度时诱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绿盲蝽对不同处理具花枣枝挥发物的趋性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绿盲蝽对不同处理具花枣枝挥发物的趋性反应,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绿盲蝽Lygus lucorum Meyer-Dur对几种不同处理具花枣枝挥发物的趋性反应,结果表明:绿盲蝽雌虫对寄主植物挥发物表现敏感,而雄虫反应迟钝;相对于机械损伤和被不同虫口密度的绿盲蝽雌虫刺吸后的具花枣枝而言,健康具花枣枝对绿盲蝽雌虫的引诱作用最强;随着虫口密度的不断增加,接虫具花枣枝对绿盲蝽雌虫会产生明显的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昆虫病原线虫对蛴螬的致病机理,测定了蛴螬感染嗜菌异小杆线虫沧州品系 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Cangzhou strain后其酚氧化酶(PO)、羧酸酯酶(CarE)活性以及血淋巴蛋白、海藻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线虫侵染后蛴螬 PO 和 CarE 活性大致表现出“升高-峰值-下降”的变化过程,华北大黑鳃金龟 Holotrichia oblita Faldermann、暗黑鳃金龟 H. parallela Motschulsky 和铜绿丽金龟 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 3种金龟子2龄幼虫PO活性分别在24、12、36 h达到最大并显著高于对照,CarE活性则分别在48、36、48 h达到最大且显著高于对照。注射线虫悬浮液至铜绿丽金龟3龄幼虫血腔后20 h,血淋巴蛋白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28 h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对照;海藻糖含量在注射后20 h达到最高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28 h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对照。两种酶活性以及能源物质含量的变化,表明嗜菌异小杆线虫入侵对蛴螬免疫系统和代谢过程产生了一定影响,也为揭示昆虫病原线虫对蛴螬的致病机理提供了一定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