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自然科学   4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本文论述了数学发展的曲折性,剖析了曲折性出现的原因,指出研究和认识这种曲折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2.
注采水样微生物群落与高凝原油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凝油藏开发过程中,原油易在孔隙中析蜡、发生胶质和沥青质沉积等。研究不同水驱环境中内源微生物群落及其与高凝油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河南魏岗油田高凝油藏产出水样为研究对象,优选最佳激活体系;通过微生物驱油物理模拟实验考察内源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情况,研究激活前后内源微生物的群落变化以及原油组分、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注采水样中微生物群落差异明显,内源微生物被激活后优势菌为芽胞杆菌(Bacillus sp)和梭菌(Clostridium ultunense)等,原油乳化分散等级最高可达5级,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最高为12.51%;凝点最多降低5℃,蜡含量降低3.95%以上,同时多环芳烃萘、菲及其同系物等降解较为明显;不同水驱环境中内源微生物在驱油、原油降解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加强吉安市地方文献收集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图书馆应注重收集哪些方面文献,收集地方文献的作用,收集时存在的问题,对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44.
纳米TiO2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高频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法(RF-PCVD),以TiCl4 O2为体,制备出了纳米级的TiO2粉体,通过控制载气的流量得到了不同粒径的粉体,并通过X射线衍射可知产物为金红石型和锐钛型的混晶体,通过对含苯酚50mg/L溶液的降解实验,比较了其与德国产TiO2粉体的光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45.
46.
提出了求解阻尼系统特征值问题的高阶摄动法。当结构参数发生变化时,不必重新求解特征值问题,只需以原结构的特征值问题为基础,应用摄动法即可求得改变后结构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高阶摄动法能解决阻尼系统参数变化较大时的特征值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7.
本文利用扩展电阻研究了低温退火及低-高温二步退火后P-CZ硅中新施主的微观分布。指出在新施主的氧沉淀界面模型下,通过扩展电阻法测量新施主的分布提供了确定氧的微小沉淀的一个灵敏的方法,其灵敏度取决于原始电阻率,新施主的分布可以通过讨论氧沉淀的分布,氧沉淀动力学过程以及晶体生长的液流模型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48.
苯甲腈类有机污染物在水中光化学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00W中压汞灯为光源,对21种苯甲腈类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光化学降解(下简称光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的光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方程,半衰期均小于35min。实验证明存在基态电荷转移络合物(ChargeTransferComplex,下简称CTC),并认为是引起光氧化反应的重要因素。苯环上斥电子取代基、腐殖酸、一些无机盐、酸性或碱性介质、温度等均能加快反应,但吸电子取代基会减慢反应、本文还以日光为光源对几种苯甲腈类化合物在天然水中进行了光解研究,表明光解速率较慢,推测反应主要是水中可溶解有机物(下简称DOM)的光敏化所致。  相似文献   
49.
We present a global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s in content of segmental duplication between human and chimpanzee, and determine that 33% of human duplications (> 94% sequence identity) are not duplicated in chimpanzee, including some human disease-causing duplications. Combining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we estimate a genomic duplication rate of 4-5 megabases per million years since divergence. These changes have resulted in gene expressio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pecies. In terms of numbers of base pairs affected, we determine that de novo duplication has contributed most significantly t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pecies, followed by deletion of ancestral duplications. Post-speciation gene conversion accounts for less than 10% of recent segmental duplication. Chimpanzee-specific hyperexpansion (> 100 copies) of particular segments of DNA have resulted in marked quantitative differences and alterations in the genome landscape between chimpanzee and human. Almost all of the most extreme differences relate to changes in chromosome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emergence of African great ape subterminal heterochromatin. Nevertheless, base per base, large segmental duplication events have had a greater impact (2.7%) in altering the genomic landscape of these two species than single-base-pair substitution (1.2%).  相似文献   
50.
大攻角时的潜艇操纵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潜艇六自由度空间运动方程基础上,将潜艇的功能子系统分解为航向控制、横倾控制和潜浮控制3个子系统.针对3个功能子系统分别提出了潜艇大攻角非安全运动状态下的非线性鲁棒滑动控制算法,使得潜艇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由大攻角非安全运动状态转变为无攻角安全运动状态.在整个自动控制过程中,非线性鲁棒滑模控制器给出的指令舵角合理、无抖动.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