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自然科学   1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CuGa_(1-x)In_xSe_2薄膜材料是具有黄铜矿结构的半导体化合物,由于具有大的吸收系数,并可通过改变x来调整禁带宽度从而实现能隙裁剪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其转化效率可高达18.8%。目前,CuGa_(1-x)In_xSe_2薄膜的制备主要有三段制备法和金属层预置后硒化法两种。对上述两种制备方法进行了介绍,总结了CuGa_(1-x)In_xSe_2薄膜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商业化现状。并提出今后CuGa_(1-x)In_xSe_2薄膜材料研究应在进一步研究薄膜的形成机理,降低缺陷,寻找更合适的晶格适配率衬底材料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42.
新型包膜尿素抑制氮素挥发及其降解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新型包膜尿素对环境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和室外田间小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有机无机复合物包膜尿素抑制氮素挥发及其在土壤中降解性。研究结果表明,氮素挥发主要以NH3为主,制备的两种新型包膜尿素BG、BF的NH3、NOX的挥发高峰期出现的时间延缓,NH3挥发率比未包膜尿素CK降低了54.8%、51.3%,NOx挥发率比CK降低了47.8%、41.8%;电镜图像分析表明,在辣椒整个生长期内,膜材料表面出现一些细微的孔隙;辣椒收获后在自然环境中继续暴露60d后膜材料表面产生裂缝和孔洞。研究结论为研发廉价、环境友好的包膜肥料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3.
为了提取遥感图象线性结构,本文应用了比值增强法,修正了空域定向滤波中的方向性模板。把纹理能量法与模式识别方法结合,并针对实际情况,构造并应用了几个二维窗口。把检测线性结构的方法推广,形成了八方向的断续线检测,通过加入一个参数来控制所检测线性结构的多少。最后,依据一定的规则连接检测到的分散的线性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4.
采用重量法对转化率进行了测定,用来确定竞聚率测定过程中前期聚合反应所需要的时间.运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了共聚物的组成,并用直线交叉法和截距斜率法计算出丙烯酸六氟丁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竞聚率.通过对竞聚率特点的分析对实验操作过程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5.
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特色可以从其叙事上的言说角色的特点来分析。少数民族作家作为言说者,在反映本民族人民生活的作品里,往往既是代言人,又是评判者。这种特殊的言说者角色,使得他们的作品常常对其言说对象爱恨交加,从而使作品在情感上被打上深深的民族烙印,具有不可替代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46.
通过湿化学法制备了稀土氧化物Nd2O3填充碳纳米管.高分辨透射电镜观测到纳米颗粒在碳纳米管内以纳米晶粒形态存在,并呈准连续状态分布.充填碳纳米管的Nd2O3的纳米颗粒提高了材料的磁损耗.采用HP8722ES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了样品在2~18GHz频率范围内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依据传输线理论计算了材料的反射率(R)、匹配频率(fm)及匹配厚度(dm),结果表明,与未填充碳管相比,Nd2O3填充碳纳米管的相对介电常数虚部ε″减小,相对磁导率虚部μ″和磁损耗正切tanδm增大.当匹配厚度为3.0mm时,稀土氧化填充碳管在3.0GHz处吸收最强,其反射率峰值为-9.09dB,低于-5dB的频宽达0.77GHz.随着吸收层厚度的增加,Nd2O3填充碳纳米管的吸收峰向低频移动,吸收层在S波段具有较好的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47.
基于GPRS的水厂实时远程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的实时远程监测系统能实现工业现场实时数据采集、监控管理和远程数据传输与调度;自来水厂内计算机监控已自成系统,把厂内相关数据传输到远程控制中心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功能;通过比较几种常用通信方法,阐述在工业现场设备分布越来越广的趋势下,利用GPRS技术实现远程无线监控与调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8.
CuAlO2作为一种天然的P型透明导电氧化物(TCO)成为近年来P型TCO的研究热点.介绍了CuAlO2近几年最新的研究进展,简述了不同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综述了对其光电、热电等性能的研究状况,对CuAlO2掺杂前后性能改变的研究进展做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CuAlO2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9.
以往的研究视角仅局限于党或政一元角度,很少把国民党和政府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对党政两个政治主体的剖析就是对党治政体本身的剖析。党治从1924年就开始了,不过范围狭小。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党治政体在全国正式施行。当对有关研究成果和材料进行分析时,就会发现研究的基础已打定,但局限性极其明显。若用“党政体制”和“党政机制”这两个新概念来剖析党政二元结构,构筑其研究框架,并用政治学一些方法来研究它时,就会发现一个崭新的党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全貌。  相似文献   
50.
采用生物强化及未生物强化厌氧滤池(AF)–曝气生物滤池(BAF)两套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 并研究外加杂环化合物咔唑、喹啉和吡啶对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未添加杂环化合物, 两套AF-BAF反应器系统厌氧段COD的去除率均为35%, 厌氧出水可生化性从进水的0.33上升为0.59; 添加100 mg/L咔唑后, 生物强化反应器厌氧段COD去除率仍维持在35%, 出水可生化性变为 0.53, 未生物强化反应器厌氧段COD去除率降为23%, 出水可生化性降为 0.45; 同时添加100 mg/L喹啉和50 mg/L吡啶, 生物强化反应器厌氧段COD的去除率降为27%, 出水可生化性降为0.48, 未生物强化反应器厌氧段COD去除率降为12%, 出水可生化性降为0.38。生物强化有效地提高了反应器对高浓度杂环化合物的耐冲击能力。高效液相色谱结果显示, 外加的咔唑、喹啉和吡啶在生物强化反应器厌氧段的去除率可达83%, 91%和88%, 而在未生物强化反应器厌氧段的去除率仅为57%, 66%和55%。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 外加杂环化合物导致生物强化反应器厌氧出水烷烃与含苯环酯类物质种类的增加。研究结果揭示了高浓度杂环化合物咔唑、喹啉和吡啶负荷对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