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3篇
自然科学   6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51.
应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换热器的换热特性、空气流动特性进行了全面分析,得到了换热器温度场、压力场和流场分布情况.对换热器实施了减少管束的数目、减小折流板尺寸、增大壳侧出口直径和增大换热管直径等改进措施,改进后换热器壳侧的阻力损失降低32.3%,为103.2 Pa,同时出口温度为130 K,仍然满足换热要求.表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换热器进行研究开发可以获取换热器内任意点的温度、压力和流速等详细信息,而且可以了解结构参数变化对换热器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的显著优点,为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在考虑齿侧间隙、时变刚度和啮合误差的情况下,利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直齿齿轮副拍击振动数学模型。采用四阶变步长Runge.Kutta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研究了内外激励对系统拍击状态、周期响应的影响,以及拍击状态、周期响应与拍击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内部激励会导致齿轮拍击状态改变和发生倍周期响应,外部激励较小时对齿轮拍击状态影响较小,但会导致系统发生拟周期和倍周期响应。拍击状态对拍击强度影响很大,倍周期响应会降低拍击强度,拟周期响应对拍击强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3.
针对商用车制动过程中存在的强烈非线性和模型不确定性问题,建立了整车七自由度转向制动状态空间模型,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连续预测控制方法,设计了基于滑移率的ABS非线性预测控制器.在控制器设计中,利用泰勒级数展开对系统状态进行适当的截尾处理,获得了系统预测模型,并将ABS路面识别算法引入参考轨迹设计,提出了多路面下的参考轨迹模型.当路况发生变化时,参考轨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且在系统中引入了积分反馈,以增强系统的鲁棒性.仿真研究表明,当ABS存在建模误差、载荷变化和干扰时,该非线性预测控制器仍能够获得良好的动态响应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54.
量子遗传算法在永磁同步轮毂电机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子遗传算法具有种群规模小而不影响算法性能、收敛速度快和全局搜索能力强等优点。为了获得高功率密度和低成本的电动车用轮毂电机,基于量子遗传算法,针对研究设计的一种外转子永磁同步轮毂电机,以电机有效质量、材料成本和功率损耗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包含8个设计变量和5个约束的数学模型,对电机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永磁同步轮毂电机有效质量、材料成本和功率损耗降低,效率特性提升,有限元分析结果与量子遗传算法计算结果接近,能满足电动车对驱动轮毂电机的使用要求,因此,量子遗传算法对于轮毂电机优化设计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55.
内燃机机械噪声和燃烧噪声的识别分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内燃机噪声识别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在程序中加入作用全局阈值的小波变换降噪程序,保证程序的抗干扰性后,实现了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的频谱分离和A计权声功率级计算。以某CG125型摩托车发动机为例,通过构造包含不同干扰噪声的理论算例仿真识别,验证了程序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识别结果表明:分离前后的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的频谱吻合良好,A计权声功率级误差均小于0.6dB。  相似文献   
56.
邓兆祥  来飞  董红亮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4):5778-5781
通过对车辆底盘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转向和悬挂系统建立统一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结合最优控制理论,对被动系统及主动悬架与四轮转向综合控制有、无预瞄系统进行了对比研究。理论分析与仿真试验表明,预瞄后的整车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7.
内燃机活塞拍击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活塞与缸体拍击的有限元模型,施加边界条件后进行了初步瞬态响应分析,发现缸体表面振动加速度仿真结果与试验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基于此模型,分析了活塞在气缸内的运动规律,并分别研究了不同曲轴转速下的拍击力变化趋势、活塞销偏置量和活塞间隙对活塞拍击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合适的负偏置和小的活塞间隙有利于降低活塞拍击力;在低转速时燃气爆发时刻的活塞拍击力占主要,高转速时燃气爆发时刻的拍击力相对不明显,为内燃机的性能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8.
电动轮车辆轮内主动减振系统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英  邓兆祥  谢丹 《系统仿真学报》2014,(11):2770-2778
提出在轮毂电机与车轴之间安装直线电机的电动轮结构,建立带轮内主动减振系统的11自由度电动轮车辆动力学模型,利用最优控制理论以车身垂向加速度、俯仰角加速度、侧倾角加速度、车辆主悬架动行程和车轮相对动载荷五参数均方根值加权平方和的积分值最小为优化目标,以轮毂电机与车轮垂向相对最大位移10 mm为约束条件,对轮内主动减振系统的控制器进行设计。结果表明,与轮毂电机刚性连接车轮的电动轮车辆模型相比,有轮内主动减振系统的电动轮车辆模型既可满足对车轮内部空间对轮毂电机垂向相对位移要求,又使车辆平顺性轮胎接地性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9.
方子帆  邓兆祥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3):2984-2987
为了分析在二自由度车辆模型设计的磁流变减振器的控制器直接构成整车控制系统的可能性,设计了整车控制系统的两前、两后和四通道三种控制方式并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和确定了系统参数。研究表明,在二自由度车辆模型环境下设计的磁流变减振器的控制器可直接组合成整车控制系统,其中四通道控制方式比两通道控制方式的效果好15%左右。基于磁流变减振器的整车控制系统与基于液体减振器的整车振动系统相比,系统性能可以提高20%左右。  相似文献   
60.
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模型、轮胎模型以及非线性整车模型联系起来,建立完整的汽车转向动力学模型。针对EPS转向、回正、阻尼三种不同的工况,采用自适应模煳PID扣PID控制算法对EPS分刺进行了助力、回正、阻尼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酶动力特性比较好的解决了转向轻便性和路感的矛盾,回正控制改善了车辆低速对低速时正性,抵制了车辆高速时的回正超调现象,阻尼控制能够有效的抑制路面的高频干扰,提高了汽车高速直线行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