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1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红外光谱法研究聚丁二烯聚氨酯生成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柳荷  赵根锁 《河南科学》1994,12(3):211-217
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聚丁二烯聚氨酯在本体状态下的生成动力学。选用异氰酸酯在2270cm ̄(-1)的吸收作为分析谱带,定量加入硫氰酸钾作内标。结果表明:生成反应为二级反应;没有扩链剂存在时,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反应的表现活化能分别为34.65kJ/mol和43.22kJ/mol;加入扩链剂1,4—丁二醇(BDO)使MDJ体系活化能降至21.19kJ/mol,TDI体系活化能降至25.79kJ/mol。  相似文献   
12.
王颖  张国宝  赵根锁 《河南科学》2000,18(2):170-172
本文讨论了纤维的鉴别方法 ,并利用付里叶变换红外显微镜光谱法对 2 0种不同纤维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 ,用红外显微镜光谱法鉴别纤维的种类 ,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不损坏样品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用宽角X-ray衍射(WAXD)研究了嵌段聚酯脲氨酯(PUU)弹性体在不同退火条件下的结晶行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这些材料断面上的结晶形态。结果表明:PUU中存在着软、硬段结晶,软段结晶对退火温度较敏感,升高退火温度可以增加软段结晶,改善软、硬段两相分离的程度。从SEM照片上看到;在PUU的断面上存在着球晶、棒晶和无定形的连续相,晶体的尺寸和分布依赖于硬段含量和软段分子量的变化。我们认为晶相和硬段无定形相起着物理交联作用,使材料表现出橡胶状的弹性性质。  相似文献   
14.
羟丙基田菁胶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田菁胶原粉[TQ]、美国改性瓜胶[WG]作对比,利用热分析详细地研究了羟丙基田菁胶[HT]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热失重曲线的耐热性,由此得出HT、TQ和WG三种物质的热稳定性顺序,为田菁胶资源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关于乳酸乙酯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此文用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对共沸脱水后的乳酸先进行一般酯化,再进行共沸酯化可以获得纯度较高、收率稳定在80%以上的乳酸乙酯产品。  相似文献   
16.
AM/AMPS/DMDAAC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文娟  庄玉伟  王颖  赵根锁  张国宝 《河南科学》2009,27(10):1206-1208
采取水溶液聚合的方法,研制了油田上一种注酸时稠化能力强、返排时黏度低的新型酸液稠化剂,选用丙烯酰胺(AM)作为主单体,与阴离子单体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AMPS)、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胺(DMDAAC)、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为扩链剂,合成了两性三元共聚物.研究结果表明,溶液中总单体质量分数为25%,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10%,pH值为8时,在40~50℃反应8h可以得到特性黏数120MPa·s的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研究了共聚物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7.
L-丙交酯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氧化锌和辛酸亚锡为催化剂,由L-乳酸合成L-丙交酯(LLA),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等对LLA产率、旋光性等的影响,同时优化了制备过程中的脱水温度、真空度、时间等工艺条件.研究表明,催化剂采用氧化锌比辛酸亚锡具有更高的性价比,以氧化锌为催化剂时本实验的优化工艺条件为:L-乳酸常压脱水温度为120~130℃,脱水时间1.5~2.5h;在140~220℃,20~30mmHg下,解聚0.5~2.0h,可得到高光学活性的L-丙交酯.  相似文献   
18.
由于胺类化合物与异氰酸根的强烈反应活性,在以二胺作扩链剂合成聚脲氨脂(PEUU)材料时多采用溶液两步法。但此方法周期长,受溶剂中水影响大,不易控制,尤其在夏天高温高湿季节,成功率很低。本文扼要叙述一种先本体后溶剂的新合成方法,此方法操作简便,容易控制,并对合成结果分别用红外光谱(IR)、宽角X射线衍射(WAXD)、小角X射线散射(SAXS),热机械分析(TM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技术对合成样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