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0篇
自然科学   166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为解决钻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在钻井液体系优化和新材料研发的基础上,对油基钻井液技术进行不断完善和改进,目前已形成包括抗高温、低固相、无土相、可逆乳化及恒流变等多种高性能油基钻井液体系和技术,并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陆上易开采油气资源逐渐枯竭,世界范围内油气勘探开发逐步向页岩气、超深层、超深水等非常规油气、复杂油气资源迈进,对钻井液性能要求越发严苛。在水基钻井液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油基钻井液因固有的抗温性、页岩抑制性、水合物抑制性、润滑性和储层保护性等优势已逐渐成为钻探高温深井、大斜度定向井、页岩气水平井、海洋深水等各种复杂地层的主体钻井液技术,不仅给油基钻井液的发展带来了机会,也使油基钻井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梳理并阐述油基钻井液的发展历程和目前技术现状、难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研发适合油基钻井液的“固壁剂”、油基钻井液配套的系列防漏堵漏材料、Gemini型油溶性聚合物等具特殊分子结构的絮凝剂、油基钻井液携屑剂、抗极高温度的乳化剂等,并开展生物质合成基液和绿色油基钻井液处理剂应用研究,以及采取光催化和微生物协同降解原理的废弃油基钻井液无害化处理研...  相似文献   
52.
基于专家系统的防空火力分配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人工智能的原理,模拟军事专家的思维活动,建立基于专家系统的防空火力分配模型.该模型具有自学习功能,可自动获取和修改知识库中的知识,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可随时与用户进行交互.用产生式规则和原型表示可拦截条件及多目标优化分配原则等知识,采用了虚拟飞行时间作为综合威胁判断准则和可调整的分配始线和分配终线,能较好地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53.
Ti(On-Bu)4/AlEt3-Et(Ind)2ZrCl2/MAO催化体系原位聚合制备LLDPE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茂金属与MAO的复合物为乙烯原位聚合制备短链支化聚乙烯的共聚催化剂,以Ti(On-Bu)4/AlEt3为二聚催化剂组成双功能催化剂体系,该聚合体系具有高活性、分子量分布窄、结晶度低以及聚合物物性可调等优异特点。  相似文献   
54.
为探讨辫状河向曲流河转换的控制因素和控制机理,以东营凹陷青西地区馆陶组为例,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的理论指导下,在层序划分与沉积相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测井相模式的建立,利用岩屑录井资料研究岩性,对馆陶组辫状河—曲流河(辫—曲)转换进行了成因分析与特征总结,研究表明,基准面旋回、构造和地形坡度及古气候4个方面控制着河流辫—曲转换的过程,明确了辫—曲转换的沉积特征.在沉积早期研究区发育辫状河,后期转变为曲流河并逐渐萎缩,研究区馆陶沉积期早期地形高差大,断层少量发育,且气候温暖湿润,地表径流大且水流能量大,向源侵蚀强烈,再加上物源供给充足,形成辫状河沉积,砂体粒度粗分选差,到了晚期地势逐渐变缓,气候干旱,河道下切能力增强,基准面上升,加上物源区变远,物源供应不足,逐渐转化为曲流河,砂体粒度变细分选变好.  相似文献   
55.
图像去雾是图像增强中的一种典型应用,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图像前期预处理等不同领域,但其实时处理效果一直不佳。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多核处理器的实时图像去雾方法,该方法以大气散射为基础,基于He等人提出的Dark Channel Prior方法,优化提出了一种新的修正算法,采用并行处理的方式降低运算量。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一个多核ARM处理器平台上能够达到实时图像去雾效果,缩短运算时间,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56.
目的从室内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性出发,提出基于Pearson评价法的室内污染源辨识策略,从而快速准确辨识室内污染源.方法以Pearson相关系数作为辨识指标以及得分率作为辨识结果的评价标准,先采用控制变量法对Pearson评价法的辨识有效性进行验证,作为后续研究开展的基础,再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指标,对室内16个不同位置的污染源展开位置辨识.结果最终有15个污染源的位置辨识结果准确;辨识效果与辨识时段的选取有关;在0~200 s的统计区间内,整体辨识效果呈现先升高,后略微下降并趋于稳定的趋势;辨识效果最好的时段出现在τ=80~120 s,此段时间内的平均辨识得分率高达94. 375%;在位置辨识准确的前提下,通过计算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完成了对污染源散发强度的辨识,辨识误差保持在±0. 005 g/s的可控范围内.结论 Pearson评价法可以实现对污染源的位置和散发强度的有效辨识.  相似文献   
57.
以4,6-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氨基)(TBS)-1,3-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苯(DAR)与4,4′-二酰氯三苯胺缩聚制得前聚体(TPA-PrePBO),并通过热关环,首次制备出具有高相对分子质量的D-A型光电材料聚(三苯胺基苯并二噁唑)共聚物(TPA-PBO)。前聚体TPAPrePBO在常规的有机溶剂如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二甲基亚砜(DMSO)中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能。TPA-PBO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位于486nm处,荧光光谱的最大激发峰位于553nm处,能带间隙仅有2.20eV,远小于相似结构的三苯胺-聚酰亚胺(TPA-PI)和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同时发现TPA-PBO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氮气气氛中的起始分解温度达到527℃。研究结果表明TPA-PBO有望作为一种易加工、高稳定性、低激发电压的新型有机光电材料。  相似文献   
58.
59.
60.
针对船用海水表层水温观测以人工观测为主的现状,基于跨平台的Modbus库Libmodbus的走航式海洋表层水温监测系统,通过在船舶一侧布放处于船舶吃水线范围的水温传感器来采集表层水温信息。采用RS485/Modbus协议实现多站多点联网,构成分布式系统,进行海水表层温度的自动采集。上位机基于Modbus-RTU协议,并添加循环冗余校验以保证其对水温传感器的远程控制和表层水温信息采集功能的可靠性、安全性。该系统不仅运行稳定,操作简单方便,还具有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稳定可靠地监测海洋表层水温,实现表层水温的随船在线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