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自然科学   5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针对二层油藏分层注采实际情况,在分析水平管流、垂直管流、配水嘴嘴流等沿程压降的基础上,基于节点分析原理,建立了二层油藏分层注采系统节点分析数学模型,考虑了层间、注采井间相互作用,大大提高了节点分析的可靠性;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确定了分层配产配注量和注入压力,使注采系统处于平衡生产状态,并对多层油藏的节点分析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使用三轴应力防塌实验优选钻井液配方的技术,探讨了制样方法及仪器各测量参数间的关系,用三种不同配方的钻井液分别对吐哈油田台参2井J3q和J2s地层的防塌特性进行了评价,其中最好的钾铵基聚磺钻井液经1362min三轴实验后岩样的轴向变化量仅为0.012mm,岩样的冲蚀率约10%,可有效防止胜北构造井壁垮塌.由于三轴实验的动态实验条件,这种方法优选的钻井液配方比热滚实验更符合钻井实践.但机械成型的人造岩心的内部结构仍无法完全模拟天然岩心,因而流速、围压等实验条件对岩样的水敏破坏评价会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单级火药爆燃速度单一、延迟点燃连接装置稳定性欠佳的问题,提出高低燃速火药串联装配、中心管同步点燃新型工艺,进而基于不同爆燃速度火药的燃速方程,借助火药结构几何模型、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和气体状态方程建立多级脉冲组合火药爆燃加载模型,据此定量计算不同比例组合火药爆燃加载压力与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组装火药可有效协同高低燃速火药爆燃加载优势,既可用少量高燃速火药迅速产生高压破裂储层,又不会产生过大峰值压力破坏套管,同时又能利用大剂量低燃速火药长时有效延伸裂缝;在确保迅速破裂储层基础上,尽量减少高速火药量、增加低速火药量,以便建立施工安全和措施效果的有效平衡,同时可在套管安全的前提下扩大整体装药量,提高措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苏里格气田“单点法”产能测试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苏里格气田的实际,对“单点法”产能试井方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适合于苏里格气田产能评价的“单点法”数学模型,研究了苏里格气田“单点法”试井测试的基本条件.结果表明,“单点法”产能试井方法是苏里格气田产能分析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但使用该方法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测试条件.苏里格气田气井至少需要无阻生产200h,并且井底压比小于80%时用“单点法”计算的无阻流量才能可靠地反映地层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变性淀粉用作钻井液降失水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克服羧甲基纤维素 (CMC)类降失水剂的缺陷 ,合成了醚化、接枝热交联淀粉 .将这两种产物单独及复配后用作钻井液降失水剂 ,并依据API标准对其降失水性能进行了评价 ;通过正交实验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 ;运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 :合成醚化淀粉时最合适的用水量为 15mL ;合成接枝淀粉时最合适的单体用量为 4 .5 g ,热交联温度在 35℃时所得产品降失水率最高 ;醚化淀粉与接枝淀粉复配质量比为 1∶1时降失水性能较理想可达到 5 0 % ;醚化、接枝反应确已发生并在分子中引入了相应的官能团 .该产物对环境基本无伤害 ,有望部分或者完全取代CMC类钻井液降失水剂  相似文献   
16.
变形介质低渗透油藏油井真实产能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变形介质带启动压力梯度低渗透油藏稳定渗流理论,研究了低渗透油井增产措施后稳定生产的真实压力分布与产能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低渗透油藏油井渗流场的真实压力分布具有分区域特征;在具有变形介质特征的低渗透油藏中,油井的产能随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系数增大而降低,随增产激活半径和激活系数的增大而增加,随生产压差的增大而增加;同时油井产能指数随生产压差增大呈非单调增曲线,因此对于低渗透油井生产而言,存在合理生产压差与最小生产压差.同时,沿用同一思路对超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提高增产激活半径是显著提高超低渗透油藏产能的有效方法.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只有在增产激活半径大于60m(渗透率越低,该值越大)时油井的产能才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寻求深穿透的油井改造措施或采用水平井开采技术,将是超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低渗透油层超低界面张力化学驱油方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目前低渗透油层水驱采收率较低的问题,在室内采用新型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SLB甜菜碱型)稀体系及其与相对分子质量为480万的聚丙烯酰胺复配体系,在人造低渗透均质圆柱状岩心中进行了8个方案的化学驱油方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未开发或刚投入水驱的低渗透油层单独使用SLB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驱油时,应先注活性水段塞,后进行水驱,方可获得较高的采收率;对已进行水驱且注入水接近突破的低渗透油层,在采出液含水率达98%以后,先注低分子量聚合物水溶液段塞,后注SLB超低界面张力活性水段塞,将比注入二者的复配体系段塞获得更高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8.
井下油水分离技术是一项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环保效果的创新技术,但是由于其选井条件苛刻、系统设计复杂、应用成本高等原因,其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介绍了电潜泵井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构成,建立了电潜泵井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为井下油水分离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还提出了利用地面测试数据分析井下工况的地面监测模型,为系统的调控提供了手段,同时也降低了该项技术的应用成本.  相似文献   
19.
喇嘛甸油田气顶气藏经济可采储量评价与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喇嘛甸油田气顶气藏储集层特征和构造研究结果,利用现金流量法预测了喇嘛甸油田气顶气藏经济可采储量和经济采收率;同时利用概率分布法对证实储量、概算储量及可能储量的三种经济可采储量进行了风险性评价和不确定性因素分析.研究表明储量价值最敏感的因素是产量,气价、成本影响不是太大,这为该气藏科学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拉格期日方法,通过描述微粒的运动轨迹,研究了多分散愚浮固休很拉向孔道表面沉积的徽观动力学特征,给出了五种不同沉积方式的判定条件,通过对流场的修正,得到了微粒液度的宏观变化与局部沉积特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