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自然科学   4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多期叠加构造体系形成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南堡凹陷3号构造古近系中大量存在的"X"型断裂样式为例,应用构造体系复合理论、构造物理-数值联合模拟分析裂陷盆地深部先期构造对晚期断裂形成和演化控制作用以及叠加构造形成力学机理,建立空间展布几何模式。研究认为:两期断裂系统的叠加规律主要受控于先期断裂的力学强度、晚期应力强度、先期断裂走向与后期应力方向之间的关系;先期断裂可以影响局部应力场的分布以及地层的力学强度,进而影响后期发育断裂的分布,后期应力场既可以使早期断裂继续扩展,也可以导致地层发生破裂产生新的断裂;伸展背景下,当后期张应力与早期断裂夹角小于30°时,只沿先期断裂扩展而不产生新的断裂;以不整合面分割形成的空间地质力学结构层,受后期强烈作用时,容易发生"变形不协调"现象,垂向上断裂系统具有明显不连续性,产状发生改变。因此,多期叠加断裂系统的形成和发育直接受控于郯庐断裂古近纪以来地质力学性质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13.
二轴晶矿物的3个主折光率分别为Ng、Nm和Np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是Ng-Nm〉Nm-Np时,矿物为正光性;反之,则为负光性。即Nm=1/2(Ng+Np)为二轴晶矿物光性正、负的分界。然而,通过对这一判别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此判别式为一近似式,用这一标准进行二轴晶矿物光性判别将有一部分负光性矿物被误判为正光性。推导了了二轴晶光性的准确判别式,并用于对《透明物显微镜鉴定表》中所收录的790余种二轴晶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含水开发阶段地下河流相储层内部建筑结构分析难度大、非均质性突出的问题,在岩心、露头、钻井、测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以孤岛油田中一区馆(5+6)辫状河储层为例,运用M iall结构要素分析法,对储层建筑结构要素类型进行了划分,并从测井曲线提取反映结构要素的多个特征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建立结构要素模糊识别模型,最终编成软件,进行全区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目的储层可划分为6级层次界面、11种岩石相类型、4种建筑结构要素,其中4级界面限定的成因砂体为研究的基本单位。该软件能准确识别地下储层结构要素类型,处理速度快,实用性强。采用该软件对储层内部纵、横方向延伸进行识别,可有效地追索建筑结构的横向变化、砂体的叠置迁移,从而预测河流沉积砂体的复杂分布规律和储层非均质性,指导剩余油开发。  相似文献   
15.
对集装箱起重机状态监测系统中积累的大量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发现隐含在其中的新知识对掌握及预测起重机的机械状态是很有必要的.基于改进的竞争聚集(mCA)算法的量化关联规则挖掘方法,挖掘起重机状态监测信息中的关联规则,讨论了这些规则的特点,并对各种规则反映的起重机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观测各监测点特征值间关联规则的变化可掌握岸桥机械状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以胜坨油田坨7断块沙二段91层为例,进行夹层三维空间分布随机建模研究,以探索夹层分布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综合研究区内的钻井、测井资料,共识别出泥质夹层、钙质夹层和物性夹层3种夹层。通过对各种模拟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和分析,优选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在研究区内建立夹层三维空间分布模型。模型分析显示,钙质夹层分布范围最广,泥质夹层次之,物性夹层最少。泥质夹层平均厚0.6m,延伸距离50~105m,分布面积一般为0.01~0.05km2,分布密度范围为0.11~0.63m/m,分布频率范围为0.52~1.24个/m;钙质夹层平均厚0.4m,延伸距离40~180m,分布面积一般为0.01~0.08km2,夹层分布密度范围0.15~0.76m/m,分布频率范围为0.61~1.39个/m;物性夹层分布范围小,数量少,对剩余油产生作用小。在2-163、3-33、5-228、4-10、7-221、5-213等井区,剩余油饱和度较高。在这些井区剩余油富集。  相似文献   
17.
油气地质演化过程中的渐变与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地质过程作为稳态的、渐变的过程来对待,可简化地质问题,并且便于用数学语言表达,但是却忽视了突变过程。石油与天然气从生成到运移成藏再到保存,都是处于变动着的沉积盆地之中。沉积盆地所经历的变动既有渐变,也有突变。迄今为止,研究者们对油气的初次运移、二次运移、油气藏的保存条件等同研究大多是基于对地国变的假设。基于渐变的定量研究基本上忽视了奏变地质过程的巨大影响。研究烃源岩排烃、油气二次运移、油气藏保存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乌夏断裂带构造演化及油气聚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乌夏断裂带构造变形十分复杂,油气地质条件多变,油气成藏条件极不均衡,勘探程度尚低的状况,应用断层生长指数分析法和深层地震相分析法,对该地区进行了构造层和构造单元划分及变形特征、火山岩和油气生储盖组合分析.结果表明:乌夏断裂带具有多期叠瓦冲断和分段性构造特征,从石炭纪末洋壳俯冲结束、弧陆强烈碰撞造山活动后,经历了前陆盆地短期伸展火山活动、前陆盆地前展逆冲-断展褶皱、陆内坳陷后展逆冲-断展褶皱、陆内坳陷压张转换和整体抬升剥蚀4个演化阶段,各阶段有着不同的沉积特征,发育不同的沉积旋回.构造演化不仅控制着烃源岩的分布和油气生成,形成了多套断裂体系和地层不整合面,同时也控制着油气成藏期次和运聚过程.受构造演化的多旋回性及储盖组合的联合控制,乌夏断裂带共有4期油气充注过程,油气沿玛湖凹陷呈环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19.
裂缝性储层的层间力学性质差异是控制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准确识别岩石力学层结构并建立与裂缝分布的关系,对于提高裂缝预测和建模精度至关重要。以库车坳陷D气田深层致密砂岩为例,综合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地震资料,基于力学实验、古孔隙度恢复和数值模拟方法,识别泥岩隔夹层和裂缝特征,恢复古孔隙度、古弹性模量、古泊松比及古应力场,探讨岩石力学层与裂缝发育之间的关系,建立力学层-裂缝层综合发育模式。结果表明:岩石力学层常以岩相、隔夹层、力学参数的垂向差异为主控因素,单一岩性条件下,层厚与裂缝密度负相关,与裂缝间距正相关,复合砂岩条件下,层厚与裂缝密度正相关,与裂缝间距负相关;裂缝密度、长度与泥岩隔夹层频率负相关,裂缝平均间距与泥质含量负相关,在互层条件下,砂泥岩厚度比约为6.7时,裂缝密度呈现高值,中尺度缝以层间穿透缝为主,小尺度缝以层内缝为主;弹性模量与基质孔隙度幂指数正相关,泊松比则与孔隙度"躺椅式"负相关;岩石力学层和裂缝发育对应模式可划分为水平型和褶皱型两大类,进一步划分为厚层砂岩低密度裂缝型、中层砂岩+薄层泥岩高密度裂缝型、厚层泥岩+薄层砂岩中密度裂缝型和等厚泥岩+砂岩低密度裂缝型。  相似文献   
20.
名实相副的“干鱼之城”莫普提是马里第三大城市。它位于马里中都尼日尔河及其支流巴尼河汇合而形成的三个岛上,四面环水,满城绿荫,因而有“马里的威尼斯(意大利名城)”之称。每年雨季,莫普提地区河水漫溢,交错的河湖连成一片,形成两万四千多平方公里的大湖泽。这里渔业资源丰富,是马里的主要产鱼区。莫普提还是尼日尔河下游廷布克图、加奥等产鱼区渔产品的集散地。每年由这里加工和转运的渔产品,运销上沃尔特、加纳、象牙海岸等国家,甚至远销欧洲市场。因而莫普提又有另一个绰号,叫做“干鱼的城市”。马里的渔业在全国经济中居第四位,是贸易决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