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自然科学   26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速公路中间带波形梁护栏高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高速公路中间带护栏高度不足的问题,对高速公路中间带波形梁护栏的高度进行研究.采用能量守恒方法,在构建波形梁护栏和车辆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高速公路中间带护栏高度计算模型;并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对交通事故、交通组成以及相关车型的设计参数进行分析,确定了护栏高度计算模型中的有关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适合中国高速公路中间带波形梁护栏的高度宜为87.6 cm,可有效地防止大型车跃出和小型车钻撞护栏等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2.
高速公路中间带护栏碰撞仿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速公路中间带护栏安全性难以评估及实车碰撞护栏存在危险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计算机仿真的高速公路中间带护栏碰撞安全性评估方法.建立了汽车模型、护栏模型、路缘石模型和碰撞模型,进行了多角度、不同速度和有无路缘石情况下的汽车碰撞仿真实验,并对碰撞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仿真实验可获得各种情况下汽车碰撞护栏的实验数据,为进行护栏安全性评估提供了依据;该方法具有参数容易修改、数据表达直观、实验速度快和节省费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23.
以新建小间距互通式立交区域主线范围内的交通状况为研究对象,运用交通冲突技术理论及VISSIM交通流微观仿真技术获取小间距互通式立交冲突率和间距关系模型,以小间距互通式立交区域的冲突率作为安全评价指标,运用灰色聚类理论,提出小间距互通式立交区域交通安全评价方法,把不同立交间距对应的安全等级分为四种类:不安全(D级),临界安全(C级),较安全(B级),安全(A级),对两个互通式立交间距小于700m的情况,应提出相应交通安全改善措施.应用结果表明:不同间距安全等级不相同,通过采用改善措施提高小间距互通式立交区域的安全状况,同时为新建小间距互通式立交区域安全评价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4.
山区高速公路车辆上坡最大纵坡及坡长限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实现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安全、经济和保护环境,以高速公路交通调查资料为基础,应用汽车动力学原理,提出对山区高速公路车辆上坡行驶的最大纵坡按照理想最大纵坡、缓和坡段纵坡和一般最大纵坡划分的概念,并对纵坡及坡长限制提出建议值。该成果可以指导山区高速公路纵断面设计,并为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
路线设计中车辆行驶速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在初定路线技术指标的条件下 ,综合考虑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三方面的影响 ,建立了行驶速度预测模型 ,用于检验、评价和控制技术指标和线形设计 ,达到线形协调和运行安全的目的。在纵断面预测中提出极限功率法的思路 ,在平面预测中引入了曲度 -路面宽度 -速度的方法。通过路段试验 ,实现了检验、评价线形设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为了提高公路设计的安全性,采用试验路段交通事故的调查分析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可能速度与交通事故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可能速度图上的速差数量、速差大小、速差位置与交通事故密切相关;在可能速度图上所反映的交通事故安全隐患点是真实、可靠的;从安全角度考虑,以可能速度图为依据,对公路线形设计成果进行检查和修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