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自然科学   3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为有效促进渡河工程保障侦察手段的改进和侦察装备的发展,综合运用实时动态定位GPS-RTK(real time kinematic)、超声波测深和数字测图等技术实现数字化江河测量.介绍了RTK方式江河测量总体构想,阐述了测点定位、水深测量和流速测定的技术原理,提出了测线控制和数据传输的解决方案.与传统测量手段相比,RTK方式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全天候和实时性等优点,是渡河工程侦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2.
为了满足战时部队车辆装备通过民用桥梁时进行安全性快速评定的要求,在分析已有的旧桥承载力评定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快速评定法。根据战时特点给出了进行承载力实时评估的基本标准,叙述了其实施流程和基本原理,并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符合平战结合的要求,战时便于实施,能较准确地评定既有桥梁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93.
首先分析了辊式楔横轧机刚度好,但扇形模具加工困难,板式楔横轧机刚度差、占地面积大,但平板模具加工容易,而且两者都不宜加工较大工件.据此分析结论,提出了辊压板式复合楔横轧机的力学原理,进而提出了复合楔横轧机的设计原理和整机设计.在上下滑动压板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下压辊,压辊与滑动压板滚动接触,平板模具是嵌装在上下滑动压板中,而且成形过程中上下压辊的中心线与轧件的中心线始终在同一垂直面内,这既保留了辊式楔横轧机刚度好和板式楔横轧机模具加工简单的优点,又克服了板式楔横轧机刚度差和辊式楔横轧扇形模具加工复杂的缺点,而且能轧制较大工件.  相似文献   
94.
95.
为满足大学生改善自身体质及提高运动能力的需求,在大学生田径素质训练课中实施了个性化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能使大学生具有健康的体态、积极的运动态度及乐观的心态.从强化健康价值角度出发,给出精化运动处方的具体措施,可优化和提高大学生田径素质训练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6.
作者采用二维流动模型,进行混炼室内的物料流动理论分析,进而定量的求解密炼机的计算功率,并对此计算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两者比较吻合,故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为了进一步优化现代先进燃机高压涡轮静叶前缘区域的冷却性能,基于NASA C3X叶型建立了上游腔室采用冲击冷却与气膜冷却组合的阵列冲击-气膜复合冷却静叶模型,采用流固共轭传热方法数值研究了涡轮静叶内部冷气的流动和传热特性,针对常用的冷气流量范围分析了引入二次冲击结构对静叶前缘冷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冲击对靶面对流换热影响较小,但能有效提高冷气在整个流路中的对流换热强度,还能平衡不同区域气膜孔排的冷气流量分配。二次冲击有效降低了气膜孔附近的固体温度,尤其是对于气膜孔较密集的前缘。同时,在固体导热的作用下,气膜孔附近的低温区会影响到无气膜孔区域,降低整个固体域的温度。二次冲击显著改善了叶片上游表面尤其是前缘的复合冷却性能,其中,对上游表面的优化率大体上随冷气流量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在质量流量比M为1.25%时最高,约为4.44%;对前缘的优化率大体上随冷气流量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在M为1.50%时最低,约为9.66%,在M为2.25%时最高,约为11.70%。  相似文献   
98.
99.
针对传统评估方法中自然语言难以定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的云服务评估方法。根据云服务的服务等级协议和用户反馈,构建了以服务费用、性能、服务协议、声誉、安全性为评价指标的云服务非功能服务质量(QoS)评价体系,利用模糊数学中的三角模糊数量化自然语言类型的评价,以实数、布尔类型和自然语言型3种异构数据描述的QoS信息对云服务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操作性,得到了参与实验云服务的测评得分矩阵。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属性指标建立对云服务的判断,是对云服务质量的一个全方位的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100.
数值研究了无发散冷却与3种发散冷却气质量流量比下的涡轮静叶端壁附近涡结构、总压损失系数和端壁、叶表绝热冷却有效度以及两种冷却气在端壁上的流动结构。研究表明:发散冷却气质量流量比由5%增加至7%时,进口截面端壁附近的总压峰值升高3.7%,峰值区流体在叶片前缘滞止后向上卷起形成冲击涡;发散冷却流量增加会增强冲击涡而吸力面角区涡对被削弱。低流量冷却气会使整体总压损失降低,而发散冷却气质量流量比由5%升高至7%时总压损失增加4.5%。发散冷却气注入时,冲击涡会将冷却气携带至叶表,在压力面形成显著的泛冷却效果;发散冷却气质量流量比增加至7%会使冲击涡纵向伸长并分裂出三次涡。发散冷却贡献占比的计算结果表明,边界层分离线上游端壁由槽缝射流冷却气覆盖,而叶表和下游端壁的冷却由发散冷却主导。静叶端壁流动结构受到上游燃烧室内壁发散冷却的显著影响,并将改变端壁冷却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