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2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一、引言“梅县光头”小麦品种是广东小麦中较好的品种之一,为了解本品种的生长发育性,在各种不同发育阶段上对外界环境条件要求的特性,作为进一步地改进耕作技术的根据,及为创造新的南方小麦品种提供科学根据的材料;同时初步提出本品种小麦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的形态建成作用,作为今后深入研究的参考。本试验的内容是:分析本品种小麦通过春化附段及光照阶段所要求的外界条件,使能控制它的生长发育,以达到早熟和增产。试验共分为三个部份:春化阶段的分析,光照阶段的分析和分期播种的分析。  相似文献   
22.
从稻飞虱(NilaparvatelugensStal)肠道中分离、筛选出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campestrispv.oryzae)有抑制作用的桔抗菌,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spp.).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其抗菌物质是一种蛋白质.  相似文献   
23.
多个抗病抗虫基因在水稻中的遗传和表达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冯道荣  许新萍  邱国华  李宝健 《科学通报》2000,45(15):1593-1599
将2 ̄3个抗真菌病基因与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串联在一载体上,两个抗虫基因与PPT乙酰转移酶基因串联在另一载体上,利用基因枪法将它们按照1:1的摩尔比共同导入到水稻胚性愈伤组织中。通过潮霉素抗性筛选共得到55个独立的再生植株系,其中,有70%的转基因植株含有6 ̄7个外源基因,且位于同一载体上的几个外源基因总是共同导入到水稻植株中,Northern blot分析证明多个外源基因均能稳定表达。在分析的含  相似文献   
24.
对67种微生物基因组全序列进行分析,发现某些碱基组合(及其反向互补序列)在某些基因组中不存在,而这种不存在的概率很低;发现6个11bp的寡核苷酸序列(及其反向互补序列)--AGGGGGGGGTC(GACCCCCCCCT)、AGGGTCCCTG(CTAGGGACCCT)、ACGTACCTAGG(CCTAGGTACGT)、GACACACGTAG(CTACGTGTGTC)、CGCGTAACTAG(CTAGTTACGCG)、CTAGGGACCCA(TGGGTCCCTAG)在这67种基因组中都不存在。上述每个寡核苷酸序列(及其反向互补序列)在由这67种细菌基因组连接而成的DNA分子(长度为169660265bp)中不存在的概率至少小于2.5e-26。  相似文献   
25.
灰树花紫外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技术,对灰树花菌株Gr1进行了紫外诱变处理.经过粗筛和精筛后,从50株诱变株中选出两株多糖含量和产量明显优于原始菌株的突变株Gr1a和Gr1g,其产量分别为1.74%和1.62%,多糖质量含量(w)分别为11.67%和12.01%.经过摇瓶试验以及发酵试验,两株诱变菌株Gr1a和Gr1g菌丝得率和多糖含量都很稳定,表明所得突变株是比原始菌株更优秀的稳定高产、高多糖含量的新菌株.  相似文献   
26.
27.
以粗糙脉孢霉Neurospora crassa arg-13基因作为探针筛选λgt10 cDNA文库,获得全长arg-13cDNA并能表型拯救arg-13突变株,进行了arg-13cDNA测序,为了进一步证实arg-13的功能,构建了GALI诱导表达的arg-13cDNA的载体,该载体能表型互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visiae arg11突变株,证实arg-13编码线粒体内膜鸟铵酸转运酶 ,并表明酶母线粒体膜易位蛋白复合物能定位粗糙脉孢霉线粒体内膜蛋白质。  相似文献   
28.
PRV外壳蛋白基因转化番木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番木瓜亲本材料76号的成熟再生系统,以胚性愈作国组织作为转化材料,与农杆菌LBA 4404共培养后得到抗卡那霉素的再生植株,经PCR,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PRV CP基因已整合进番木瓜基因组。  相似文献   
29.
前言关于高等植物嫁接問題已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实践經驗,获得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資料。可是对无性杂种仍存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李森科(1952、1956)、格魯森科(1948、1957)等认为是由于可塑性物貭定向影响的结果。而保尔(Baur、1909)、溫克列尔(Winkler、1907、1910)、克連开(1947)等则有“联合体理論”,柏梅(1953)认为是由于“体細胞回复突变”,安田貞雄(1956)认为是基因“活子”的作用,否认无性杂种的存在。这些情况表明,有必要在前人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