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2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文章介绍了新疆温带干旱、半干旱气侯的特征。作者根据地貌的形态结构将新疆的绿洲划分为四种类型相应的形成四种类型的城市生态系统。阐述了新疆城镇的特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城镇发展的主导因子是水资源,水质是建立城镇的基础,水量是城市发展的依据。该地区水循环决定着建城后气候因子的动态变化、绿色覆盖率、城镇农业经济。最后作者提出几项合理管水用水的对策,并提出以古城的消失为戒,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与设计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2.
新疆分布甘草属(Glycyrrhiza L.)植物五种:甘草(G.uralensis)、光果甘草(G.glabra)、胀果甘草G.inflata)、粗毛甘草(G.aspera)、科氏甘草(G.korshin-skyi)。本文用一元处理方法,首先分析了各种甘草分布区与其邻近地区的分布关系。研究了各种甘草对年均温度、年积温、无霜期、年均相对湿度等主要生态因子的适应幅度,其序列是:甘草>粗毛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科氏甘草;各种甘草分布区的海拔高度与干燥度的幅度,其序列是;甘草>胀果甘草>粗毛甘草>光果甘草>科氏甘草。分析了各种甘草在各群落中的形态特性与生长发育状况。还绘制了新疆甘草地理分布图,提出三项合理开发利用新疆甘草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疏花甘草(Glycyrrhiza laxiflora X.Y.Liex D.C.F.nov.sp.)、平卧甘草(G.prostroca X.Y.Liex D.C.F.nov.sp.)是甘草属的两个新种,本文试图从四个种叶片的形态解剖比较它们的异同,从而进行了叶片形态解剖结构、表皮、气孔器、表皮毛等形态特征的观察与描述,目的是为两个新种的成立提供解剖学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14.
石河子市是解放后在戈壁荒原上建立起来的新型城市,作者对该城市主要生态因子:水、气候、人群结构、城市布局、绿化与环境污染,以生态学观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后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述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关于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据文献记载1909年罗比昆特(Robipuet)从甘草根内分离出甘草甜素(Glycyrrhizin)④。1929年维迈尔(C.Wehmer)从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根和根茎中分离出甘草酸(Glycyrrhiza acid)和甘草次酸(Glycy—rrbetimic acid)(66)。1934年条田淳三、上田诚一从我国东北产的腺毛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var.glandulifera Rgl.et Hend)根内提取分离出甘草甙(Lipuiritn)及其甙元(Liquiritigenin)(101)。到本世纪六十年代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入一个高潮,发表了约60篇文献。至今从甘草属植物中提取分离的成分多达86种。  相似文献   
16.
甘草属与其近缘属植物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甘草属( Glycyrrhiza) 植物短荚果系的3 个种和念珠状荚果系6 个种与其近缘属4 个种的子叶和下胚轴进行了超氧化物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分析。结果显示:属间、种间具有酶谱差异,每个属有其特征酶谱带。根据同工酶酶谱性状:下胚轴36 个同工酶谱性状和子叶38 个同工酶谱性状,分别对13 个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 个种可划分为2 类;甘草属( Glycyrrhiza) 植物的9 个种很好的聚在一组,盐豆木( H.holodendron) 也在此组,表明两属间关系较近;苦豆子( S.alopecuroides) 、骆驼刺( A.pseudalhagi) 和小花棘豆( O.glabra) 在另一组,它们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帕米尔高原种子植物名录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根据多年数次调查与植物标本采集和鉴定,并参阅各标本室蜡叶标本,将帕米尔高原种子植物进行初步整理,总计48科204属531种。由于交通不便,野外考察设施很不完备,还有很多未能进入的高原地,考察与野外标本采集很不系统,名录不全面,为进一步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提供初步的研究名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对甘草属(Glycyrrhiza linon)的7个种及2个变种(甘草、无腺毛甘草(变种)、光果甘草、腺甘草(变种)、胀果甘草、科氏甘草、黄甘草、粗毛甘草和刺果甘草)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属植物的每个种都有其特征酶谱,而各种间的酶谱具有明显差异,2个变种和原种间的差异也十分明显。这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前人对甘草属种闻的分类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我国利用甘草的历史,分析了近代甘草资源分布面积缩小、蕴藏量减少的原因。作者提出应用生态学原理,坚持保护与开发的原则;提出保护野生资源的途径;作者认为保护野生资源必须树立保护大环境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发表国产甘草属6新种:紫花甘草(Glycyrrhiza purpureiflora X.Y.Li),垂花甘草(Gnutantiflora X.Y.Li)平卧甘草(G.prostraca X.Y.Li ex D.C.F.),疏花甘草(G.laxiflora X.Y.Li ex D.C.F.),无腺毛甘草(G.eglandulosa X.Y.Li),阿拉尔甘草(G.alalensis X.Y.L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