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自然科学   1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双相不锈钢管道焊接残余应力参数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焊接残余应力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其大小和分布与焊接热源、接头形式和材料性能等多种因素有关,作者利用热弹塑性理论为基础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对SAF2205双相不锈铜管道接头环焊缝残余应力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了管道内外表面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即,在管道的焊缝及近缝区,内表面轴向残余应力是拉伸应力,外表面轴向残余应力是压缩应力,而内外表面环向残余应力都是拉应力;研究了不同的焊接线能量、管内径与壁厚比值R1/d和多层焊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残余应力受焊接能量变化的影响不大,外表面残余应力和内表面轴向残余应力部随着壁厚增大而增大,多层焊的残余应力有不同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62.
引进了面向对象着色Petri网的概念,提出将其应用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3.
计算纯铜氧化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熵变和氧分压,并用Matlab绘制各曲线.分析铜氧化产物的热力学稳定性、反应过程、热力学限度和氧分压对纯铜氧化的影响,通过EDS研究最初的氧化产物和氧化膜的生长过程.利用氧化增重实验研究影响纯铜大气中氧化的动力学因素,并结合实验结果解释热力学中温度升高纯铜氧化趋势减小和氧化速率增大不矛盾的原因.  相似文献   
64.
沈阳地区鸟市鸟类物种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2008年1月对沈阳市鸟类市场进行的调查中,共记录鸟类50种,隶属于5目21科,其中人工繁殖饲养的鸟类种类有9种,其他41种均为我国有分布的野生种类,比例达82%.野生鸟类以广布种类为主,有19种,占所见种类的46.34%;古北界种类17种,占41.46%;东洋界种类5种,占12.20%.在猎捕自中国东北地区33种野生鸟类中,居留型则以夏候鸟为主,共17种,占所见种类的51.51%;留鸟14种,占42.42%;冬候鸟1种,占3.03%;旅鸟1种,占3.03%.鸟市上遇见率最高的为雀形目鸟类17科42种,占总种数的84%.鸟市上交易的鸟类偶见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种.针对鸟市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65.
曹军 《山西科技》2008,(1):37-38
文章分析了当前校园网面对的威胁,并提出了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两种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66.
对碱渣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表面形貌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于碱渣的微观结构影响较大.结合SEM图像分析,升温过程中,由于熔融固结,碱渣由结构松散的多孔聚合体颗粒,逐渐形成联结紧密、结构致密的团聚体.碱渣的BET比表面积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400℃是碱渣比表面积变化的阈值,当温度达到400℃后,碱渣的比表面积出现大幅度减小.同时,碱渣的孔隙容积大幅减小,当温度达到600℃,其孔隙容积达到低点.需要注意的是温度的变化对于微孔和大孔的影响相对较大.由于升温过程中,大孔的比例持续增加,碱渣的平均孔隙直径随着温度升高呈现明显的增大,其中圆形孔的孔径的变化较线形孔的孔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7.
介绍了宜兴地区变电站计算机监控信号管理的建设情况和主要特点,提出了监控信号归类和分层处理及有关信号在监控时需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8.
对一般的控制流测试思想和一些基于FSM模型、LTS模型的控制流测试方法进行概括和介绍。并介绍了相应的优化技术。  相似文献   
69.
柴达木盆地石灰沟地区克鲁克组烃源岩分子地球化学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有机地球化学相关分析测试,对柴达木盆地石灰沟地区石炭系克鲁克组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进行研究,发现该地区烃源岩表现为有机碳含量较高、氯仿沥青"A"含量低,正烷烃分布具有低碳数优势,C_(27)-C_(28)-C_(29)规则甾烷呈现V字型和反L型分布,说明烃源岩母质为水生生物和陆源有机质混合输入;Pr/Ph1.0,Pr/n-C_(17)和Ph/n-C_(18)值及伽马蜡烷/C_(30)藿烷的较高值表明烃源岩沉积环境处于弱氧化-弱还原的咸水环境;镜质体反射率(R_o)测定结果显示,研究区浅部烃源岩已处于成熟到高成熟阶段,深部烃源岩处于过成熟阶段,但生物标志物成熟度参数如Ts/(Ts+Tm)和C_(29)甾烷αββ/(αββ+ααα)等指示正常成熟,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可溶有机质较少主要是因为原油裂解所致,也可能与盆地抬升后的烃类散失有关,总体评价认为柴达木盆地石灰沟地区石炭系克鲁克组发育一套良好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