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1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美洲黑杨×欧美杨F1无性系的多性状联合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美洲黑杨(I 69杨)×欧美杨(I 45杨)33个F1 无性系第 12 年生数据详细研究了林木生长、木材品质和干形性状联合改良的可行性,并与单性状直接选择进行了比较。通过独立淘汰法可以选择出生长和材积均较优良的无性系;应用指数进行综合选择时,综合性状得到改良,但单个性状的遗传增益比单性状直接选择的增益有所下降;用材积和木材密度两性状构建的指数进行选择,选出的无性系是材积比较大、密度比较高的优良无性系,与独立淘汰法选出的无性系有66.7%是相同的;当用生长性状、木材品质性状和干形性状构建多性状选择指数时,材积经济权重×10 与密度经济权重×10 是两个比较好的指数;按材积经济权重×10进行选择时,虽然木材密度遗传增益很小,但是材积的遗传增益可达 5.14%,指数遗传力为 0.653 5;按照密度经济权重×10进行选择时木材密度可以获得 6.27%的遗传增益而材积几乎没有减少,指数遗传力高达0.702。运用选择指数对多性状进行综合评判和定向选择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2.
用北美一球悬铃木的叶片作为外植体建立转化体系。结果表明,用快繁所得无菌苗的第1~2叶片在MS 0.5mg/LIBA 1.5mg/LBA 0.5mg/LKT培养基上培养45d均可分化出不定芽,且分化频率达80%以上;再附加200mg/LCef时分化频率达100%。北美一球悬铃木叶盘对Km抗性本底的测试表明,在分化培养基中加20mg/L的Km时就能完全抑制细胞的生长,叶盘缓慢死亡,不定芽的分化完全停止。  相似文献   
53.
光皮桦研究现状及遗传改良策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论述了光皮桦树种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光皮桦树种的利用价值,并针对光皮桦树种现状提出应重视遗传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制订育种策略和高世代改良计划,开展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以及加快快繁技术研究等遗传改良策略。  相似文献   
54.
杂交鹅掌楸体胚系统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9年建立的杂交鹅掌楸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为研究材料,进行长期继代培养的胚性细胞系的增殖能力及再生植株遗传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体细胞胚胎再生体系经过3a甚至6a的继代培养,能够保持旺盛的体胚发生能力;染色体计数发现多数细胞系的再生植株遗传稳定性较好,为二倍体再生植株,仅在一个细胞无性系当中发现所有再生植株均为四倍体。  相似文献   
55.
东方百合的器官发生与体胚发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东方百合栽培品种'Sorbonne'、'Siberia'、'Tiber'的试管苗鳞片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6-BA(0.3~2.0 mg/L)、KT(0.5~2.0 mg/L)、NAA(0.1~2.0 mg/L)、2,4-D(0.5~2.0 mg/L)、ZT(0.1~0.5 mg/L)对器官发生的影响;以‘Tiber'的愈伤组织为外植体探讨了6-BA(0.2~1.5 mg/L)、2,4-D(0.5~2.0 mg/L)对体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激素有利于叶片分化不定芽,6-BA能提高鳞片上不定芽的分化频率,2,4-D能诱导'Tiber'的愈伤组织形成体细胞胚.  相似文献   
56.
杂交鹅掌楸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对杂交鹅掌楸体细胞胚胎发生发育途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非胚性愈伤组织和胚性愈伤组织在表面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胚性愈伤组织细胞体积较小,大小均一,多以细胞团形式存在,呈球形;非胚性愈伤组织细胞体积较大,不易成团,细胞之间孔隙较多。胚性细胞迅速增殖,其中一些细胞形成体胚的原始细胞,依次经历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胚发育成完整植株,在体胚发育过程当中保持较好的同步性和独立性。杂交鹅掌楸组织培养产生的胚状体具有明显的两极性和相对的独立性,体细胞胚尤其是成熟体胚与愈伤组织结合较松,易自行脱落。  相似文献   
57.
尾叶桉和细叶桉无性系的RAPD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9个起源地点的尾叶桉(EucalyptusurophlaS.T.Blake)和细叶桉(E.tereticornisSmith)共22个无性系的研究表明,13个引物共扩增出110个位点,多态性位点91个,在起源地点间差异显著的多态性位点25个,各无性系有其特异的RAPD扩增谱带。利用多态性位点的数据矩阵,计算了各无性系间的遗传距离,并构建了无性系间的遗传关系聚类图。  相似文献   
58.
杉木第二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的评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7年采集238个杉木二代种子园自由受粉家系,进行子代测定。8年生结果显示,杉木二代种子园中各家系间生长性状存在显著遗传差异。从中选择优良家系进行造林,生长量能比杉木二代种子园子代平均表现增加6%,比杉木一代种子园最优无性系增产20%以上。  相似文献   
59.
<正>研究表明,影响种源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和日照时数,而导致木材比重自东向西递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日照时数和降水量。种源表型的优劣与其对气候的适应性无关。在种源水平上,杉木各性状具有中等或较强的遗传力,其中以生长性状为最高。3个生长性状(H_8、D_8、H_2)之间、两个分枝性状(NB、NW)之间,以及冠幅(CD)与胸径(D_8)之间,都存在着很强的表型和遗传相关性,而木材比重(SG)与其它性状之间的相关都非常微弱。利用Smith-Hazel指数对种源进行选择,可以使木材比重保持平均水平,而使生长和形态(尤其是8年生胸径和树高)性状的遗传进度达到最大。选出的10个最优种源为:湖南会同、广西融水、湖南祁阳、广东乐昌、广西那坡、福建永春碧卿、湖南江华、贵州锦屏、福建永安大湖和广东信宜。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