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5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利用SBR反应器,控制曝气量为60 L/h,考察实际生活污水在不同分段进水模式下短程脱氮过程中N2O的产量.结果表明:N2O主要产生在硝化阶段;随着分段进水段数的增加,NO2-的积累减少.不同进水方式下SBR短程脱氮N2O产量不同,3种进水方式N2O产量由小到大顺序为:3次进水,2次进水,1次进水.其原因是由于氨氧化细菌(AOB)主要是以NO2-为电子受体,以还原性氢或者氨为电子供体进行好氧反硝化.  相似文献   
32.
不同活性污泥中污泥质量浓度对沉降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污泥质量浓度对活性污泥沉降性的影响,采用100 mL量筒进行批沉降试验,分别研究了不膨胀污泥、丝状菌膨胀污泥和非丝状菌膨胀污泥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沉降性能.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过低时,所有污泥都具有沉速快,泥水分界面模糊,沉后上清液浑浊的特性.当质量浓度升高时,沉速都会减慢,且泥水分界面分别因拥挤沉淀(不膨胀污泥)和交联分离(膨胀污泥)作用而变得清晰.当用污泥沉降比(SV)来表征沉降性时,不膨胀污泥对质量浓度变化敏感,而膨胀污泥则一直保持在90%以上.当用污泥容积指数(SVI)来表征沉降性时,对不膨胀污泥取沉降60 min的SVI可消除质量浓度的影响.对膨胀污泥需要设定一个特定质量浓度下的标准值,其他质量浓度下的SVI按照反比例关系换算到该质量浓度下再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3.
为了解决A2O工艺生物脱氮除磷不稳定、出水氮磷难以达标的问题,在A2O工艺好氧段添加悬浮式生物填料以保证高质量浓度的硝化细菌及高硝化率.考察不同COD与总氮质量浓度比x、旁流比对工艺脱氮和除磷的影响.此外,在COD与总氮质量浓度比较低条件下对装置进行了改装,即在厌氧段前添加了一段预缺氧段,使其达到深度脱氮除磷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x=3.6~8.1,COD,TN和TP去除率根据硝化液回流比的不同而不同,x和硝化液回流比越高,出水硝态氮越低;当x为8.1,硝化液回流比为300%时,脱氮除磷效果最好,其出水硝态氮质量浓度仅为4.23 mg/L.当COD与总氮质量浓度比较低时,TP的去除率较低,当x>4.5时,磷的去除率几乎为100%.A2O系统中生物膜硝化作用占总硝化作用的81.6%,而活性污泥硝化作用只占18.4%.这说明生物膜具有良好的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34.
SBR法好氧段碳源浓度对吸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厌氧/好氧(A/O)生化反应器中的聚磷菌为研究对象,采用SBR工艺处理实际生活污水,探讨在好氧段碳磷质量比(m(C)/m(P))对聚磷菌(PAOs)合成聚β羟基丁酸脂(PHB)及吸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好氧段中易降解有机底物的存在,可使聚磷菌(PAOs)继续进行PHB的合成反应,并伴随磷的吸收,而不是磷的释放,这与传统理论不符;当好氧段挥发性脂肪酸(UFAs)质量浓度为150 mg/L时,PHB在好氧段的合成速率ηO远远高于反应开始在厌氧段的合成速率ηAn,前者约为后者的5倍;A/O运行模式有效地富集了PAOs,并有效抑制了普通异养菌(OHOs)的增长,并且氧化还原电位(ORP)可作为A/O除磷系统表征吸磷结束的特征点。  相似文献   
35.
为了深入研究黏性膨胀与丝状菌膨胀的异同, 采用 SBR 反应器, 系统地考察了黏性丝状菌膨胀和丝状菌膨胀状态下污泥的脱氮除磷特点。试验结果表明, 在 pH 7. 2 ~8. 0, 温度 22 ~24℃的条件下, 提高好氧阶段的溶解氧(DO) 可以保证氨氮硝化过程不受黏性膨胀的影响。对于黏性膨胀来说, 黏附在污泥表面的胞外聚合物(EPS)会使絮体内部形成缺氧微环境, 有助于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的发生。其好氧阶段的 SND 率要比丝状菌膨胀高出47. 80% , 导致黏性膨胀污泥的硝化过程易出现亚硝酸盐的积累。黏性丝状菌膨胀比丝状菌膨胀会更加恶化污泥的沉降性能, 且污泥的除磷性能也有退化趋势, 其比释磷速率和比吸磷速率较丝状菌膨胀污泥分别降低了17. 65%和25. 00% 。  相似文献   
36.
为了解处理生活污水的强化生物除磷(EBPR)系统的除磷和脱氮特性,采用SBR接种普通活性污泥,通过逐步提高进水COD浓度的方式,结合短污泥龄控制,实现了EBPR系统的快速启动,并对启动后系统的脱氮除磷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浓度由200 mg/L左右逐步提高至500 mg/L左右时,29 d可实现EBPR系统的启动,此后30 d内出水磷浓度稳定维持在0.5 mg/L以下,磷去除率平均达99.4%.该系统还可长期高效稳定地用于高磷污水(含磷40mg/L)的处理.成功启动后的EBPR系统内聚磷菌(PAOs)为优势菌,占全菌总数的34%±3%,但也存在硝化反硝化菌和聚糖菌.在EBPR系统稳定运行时的好氧段,PAOs吸磷的同时伴随着脱氮菌群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作用,使得平均总无机氮(TIN)损失达7.6 mg/L,系统总氮(TN)去除率在70%左右.EBPR系统内除磷耦合同步硝化反硝化,可实现污水的脱氮除磷.  相似文献   
37.
煤化工污水水质复杂,处理困难.重点阐述了煤焦、煤制油和煤制气污水的主要处理工艺.着重通过物化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处理阶段阐述了国内外煤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工程应用,并着重分析各技术的优缺点.其中,结合青海某项目煤制气污水处理的实际工程案例,详细阐述了煤制气污水的最新处理技术.最后,对煤化工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进行展望,提出强化预处理技术按照用水多元化、污水资源化强化生物处理和后处理技术,实现煤化工污水的近零排放.  相似文献   
38.
针对SBR工艺耐冲击负荷,通过检测SBR工艺过程中的COD值、系统污泥浓度,30min污泥沉降比(sV)以及污泥容积指数(SVI),研究连续两个周期的有机物负荷冲击对SBR工艺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SBR活性污泥系统能够耐受一个周期的进水高浓度有机物负荷冲击,但不一定耐受连续两个周期的进水高浓度有机物负荷冲击。对此的解释是活性污泥对于有机物COD具有一定的贮存能力,并且这个贮存能力有一个最大的限度。内源氧化是造成清水冲击SBR工艺系统COD数值曲线波动的因素。有机物高浓度冲击期间系统污泥的污泥容积指数有下降倾向,而在清水冲击时则有上升的倾向。  相似文献   
39.
不同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好氧消化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考察剩余污泥好氧消化的效果及其污泥性能对好氧消化的影响,选择不同处理工艺的3个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好氧消化,污泥的SOUR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最终的VSS/TSS比率仍较高(65%~80%).初始SOUR较高的污泥,好氧消化时COD及VSS去除率相对也较高.对连续曝气与间歇曝气条件下的氮代谢和磷滤出进行比较可知,采用间歇曝气提高了总氮去除效率,还减少了约50%的磷滤出.  相似文献   
40.
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石油化工污水处理现状,重点阐述了含油污水、含硫污水、含环烷酸污水和含酚污水几类主要的石油化工污水处理工艺。通过四川某大型乙烯项目和台湾某石化企业投资大陆某项目的石油化工污水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回用的三级处理流程,实现分级处理和相对集中的污水处理优化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石油化工污水的最新处理技术。对石油化工污水的处理技术发展进行展望,提出强化预处理技术和按照用水多元化、污水资源化原则,实行清污分流、污污分治,开发经济有效的污水治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