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自然科学   48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土壤盐渍化是降低植物生产力、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豆科植物共生固氮菌对土壤盐渍化非常敏感,因此探讨盐胁迫下荒漠植物根际根瘤菌资源对紫花苜蓿生长及耐盐性的影响,有望为豆科植物新型复合微生物菌肥的研发和增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耐盐能力提供理论基础和优质菌种资源。方法 以从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根际分离得到的3株根瘤菌(WAW-10、WA30-5和WM30-21)为研究对象,探究0和300 mmol/L NaCl处理下3株梭梭根际根瘤菌对紫花苜蓿生长和耐盐性的影响。结果 接种3株梭梭根际根瘤菌均促进了正常条件和盐胁迫下紫花苜蓿植株的生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含碳量和含氮量均显著提升,尤以菌株WM30-21的综合效果最佳;各接菌处理均可诱导紫花苜蓿结瘤,尤以菌株WM30-21的效果最佳。盐胁迫下,接种3株梭梭根际根瘤菌均提高了紫花苜蓿的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了相对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从而维持了质膜的相对完整性;并提高了紫花苜蓿叶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从而增强了渗透调节能力;还降低了紫花苜蓿植株中的Na+含量、维持K+含量的相对稳定,从而提高了钾、钠离子物质量之比(K+/Na+),其中以菌株WM30-21的效果最佳。结论 接种3株梭梭根际根瘤菌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紫花苜蓿的生长,并通过维持质膜的相对完整性、增强渗透调节能力和提高K+/Na+来增强其耐盐性,其中以菌株WM30-21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2.
基于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具有网络结构的P(AA-co-AMPS)/MMT复合材料,通过FT-IR、XRD、TGA和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究了P(AA-co-AMPS)/MMT复合材料对Pb~(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MMT已成功接枝于P(AA-co-AMPS)聚合物中,形成了热稳定较好的复合物;相比于P(AA-co-AMPS)聚合物而言,MMT粒子的引入使得P(AA-co-AMPS)/MMT复合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位点。在pH=5.0、吸附时间100min、Pb~(2+)溶液初始浓度0.01mol/L和P(AA-co-AMPS)/MMT用量0.10g的条件下,复合材料对Pb~(2+)的吸附量达到388.7mg/g,且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与蒙脱土相比,P(AA-co-AMPS)/MMT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33.
以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 gargarizans)蝌蚪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核实验和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又称彗星实验,SCGE)检测不同质量浓度(0.1,0.2,0.3,0.4 mg/L)的丁草胺溶液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红细胞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丁草胺质量浓度越高,蝌蚪红细胞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越显著.经丁草胺溶液处理24 h,蝌蚪红细胞的细胞损伤率及DNA损伤程度(彗星DNA长宽比)出现极显著的提高,并与丁草胺质量浓度呈显著的线性关系.研究表明丁草胺对两栖动物具有遗传毒性作用,同时也说明微核实验和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是检测环境污染对两栖动物遗传毒性的合适方法.  相似文献   
34.
过程层析成象是一项新的两相流检测技术。针对十电极电容层析成象系统,介绍了电容层析成象的基本原理、电容传感器的结构以及数学模型,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传感器敏感场及不同流型对应的电容值进行了仿真计算。给出了十电极电容传感器不同极板组合之间的敏感场分布,为相关的图象重建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根据敏感场仿真结果对图象重建过程中的图象失真和电容传感器的“软场”特性作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35.
采用改进的PCA算法测量两相流相浓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现有图像重建算法以定性为主,所引起的相浓度参数测量精度有限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在对电容层析层像系统传感器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时,采用主成份分析(PCA)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反向传播(BP)算法,通过训练神经网络,得到从电容测量值到相浓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样本测试可以得到很好的结果,网络输出浓度与设定浓度之差可以控制在±5%范围之内。证明该方法测量两相流相浓度参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6.
针对模拟电路实验教学系统的应用需求,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模拟电路信号产生与处理方法,通过将具体的电路元件抽象为数学模型,采用LabVIEW 软件开发设计了抽象化的模拟电路信号产生与处理实验教学系统。根据教学实验的内容设计了3 个实验模块,每个模块包含不同的实验项目,涵盖了模拟电路信号产生与处理的基础部分与实际应用等内容。给出了实验模块的设计原则,并依次阐述了模块的实验原理与内容,以具体的实验案例模块为例讲解了模拟锁相放大器的设计与使用方法。该系统既融合了模拟电路信号产生与处理的基本知识,又拓展了锁相放大、仪表放大、线性变换等应用实例。实际应用表明,基于LabVIEW 的模拟电路实验系统满足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7.
针对传统出租车计费系统硬件电路复杂、资源扩展有限,不利于系统整体功能升级的缺点,为研究更适应现实需要的计价器设计需求,采用FPGA技术的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更适应生活需求的车辆计费系统,其中包括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系统仿真测试。该计费系统应用自顶而下的设计思想,以FPGA芯片CycloneⅣ4CE115微处理器为核心,完善外围电路并进行扩展,通过Atera公司的QuartusⅡ软件,利用verilog语言编程,调用Modelsim仿真工具对系统各个模块进行综合仿真验证,重点对测试代码test-bench进行论述,最终将调试优化好的程序下载到FPGA芯片中模拟测试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完成了计程、计时、计费和译码动态扫描的功能,成本低,设计灵活,操作简单。研究认为,由于FPGA具有高密度、可编程及有强大的软件支持特点,通过修改Verilog语言,可扩展更多的计费系统功能,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小叶杨(P.simonii)F1代无性系苗期生长变异,发现F1代无性系生长性状变异规律,为后期在统计分析方面开展杨树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以南京林业大学下蜀林场美洲黑杨×小叶杨F1代无性系为研究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苗高和地径...  相似文献   
39.
皮亚杰说过:"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英语学习更是如此。要使小学生长期保持学习的兴趣并非易事,需要小学英语老师认真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英语学习的规律。  相似文献   
40.
姚丹 《安徽科技》2015,(7):34-35
<正>专利布局是指企业对某一技术主题的专利申请进行系统筹划,以形成有效排列组合的精细布局行为。合理的专利布局可以提高企业专利的整体价值,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专利武器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一、找问题——现有技术调研在企业准备开展某个技术方向的研究时,一定要先调查行业发展现状。对包括竞争对手的产品和现有专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