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自然科学   2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了TBBPA对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幼鳗体内谷胱甘肽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在本实验暴露剂量和时间范围内,GST活性高浓度组被显著诱导;GPx活性高浓度组首先在暴露第三天被显著诱导,其后暴露第七天降低至对照组水平,中浓度组则在暴露第七天被显著诱导;GR活性仅低浓度组表现为显著抑制作用;GSH含量仅中浓度组显著增加.这些相关指标的变化间接反映了生物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氧化胁迫时表现出的应激效应,有可能作为水环境中TBBPA污染的生物监测指标.对照组中除GPx活性外,其余三个指标均随时间的变化显著升高或降低.表明这些指标易受环境非污染因素扰动的影响,因此作为生物标记时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32.
结合巨野煤田综放面停产期间压架灾害防治问题,通过对停产期间支架工作阻力进行实测,分析深厚表土综放面支架载荷时间效应及产生机制.结果表明:停产期间支架载荷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并经历与来压时类似的"升高-达到峰值-下降"过程.实体侧支架载荷时间效应更为显著,支架后柱载荷时间效应相对均衡,支架载荷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步,但峰值趋于一致.支架后柱工作阻力明显增大是顶板来压的一种前兆,可作为工作面顶板来压超前预报的指标.支架载荷时间效应产生机制在于,厚表土层载荷促使高位岩梁逐步压迫低位岩梁结构块旋转,间接造成顶煤下沉量和支架受力增大.最后,提出了支架载荷时间效应控制对策,并进行了工程应用.实践表明,通过选择停产时机,控制停产时间和利用支架活柱"下缩让压"特性,可有效控制支架载荷时间效应的危害.研究结果对采煤工作面顶板控制设计及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3.
为研究急倾斜煤层走向综采覆岩变形及破坏规律,采用力学分析、相似模拟实验及数值模拟分析,得到工作面覆岩破坏特性及岩层移动规律.研究表明:(1)急倾斜煤层综采面推进后,顶板位于工作面中部偏上覆岩处的岩层出现了挠度最大值,导致顶板断裂呈现由工作面顶板岩层的"中上部-上部-中下部-下部"的垮落顺序.(2)工作面上部覆岩以产生拉伸破坏为主,中、下部覆岩以剪切破坏为主;直接顶冒落的矸石充填下部近1/3的采空区域,且上部出现垮落区域比下部范围明显更大.(3)工作面下部应力集中系数比上部大1.2倍左右,工作面的下部端头支护处在极不均匀的高应力集中区,工作面端头及超前支护相当困难.  相似文献   
234.
以某公司所制造的水源热泵为基础,针对制冷量 Q0=180kW 的蒸发器的内部结构,利用 CFD技术对其壳程侧做了流场与热场的模拟分析,得到了具有一定价值的分析结果:1)原设计中不仅单弓形折流板的数量较多而且折流板较厚,占用了一定有效换热面积,势必影响了壳程水侧的换热效果和造成了较大压降;2)由于进水管侧的水温与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差,会在管板上产生较大的热应力,有造成管板与换热管的接触破坏的可能;3)通过对原设计的速度矢量分析,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原设计存在较多的流动死区,这些流动死区,会影响水侧换热.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地解决方案,并建立了改进后的蒸发器模型  相似文献   
235.
在不完备信息系统中把缺失值视为已知属性值集合的幂集,根据集合的性质定义了不完备信息系统中对象间的相似度和相异度,它们可以分别看作直觉模糊关系的隶属度和非隶属度,由此可以得到新的直觉模糊相似关系以及直觉模糊相似关系的截关系.用直觉模糊相似关系的截关系代替经典决策粗糙集模型中的等价关系,得到一种基于不完备信息系统的直觉模糊...  相似文献   
236.
针对在直觉模糊集中,利用下近似构建的约简只考虑了下近似而忽略了上近似,从而导致一些信息丢失的问题,基于直觉模糊集的上、下近似提出了3种熵度量,并将其应用于直觉模糊决策信息系统的约简之中。在直觉模糊决策信息系统上定义用于描述直觉模糊关系的3种不确定性度量,分别为平均决策指数、平均安全决策指数以及平均风险决策指数,并在此基础上依次提出了条件信息熵、条件粗糙熵和自信息熵,基于自信息熵给出了相应的约简定义以及属性约简算法。在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属性约简算法与其他算法相比,约简结果更具有优越性以及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